首页 > 分享 > 《云南日报》发文点赞楚雄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工作

《云南日报》发文点赞楚雄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工作

2月27日

《云南日报》刊发文章

《“三化”推动“三起”——楚雄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步履铿锵》

点赞楚雄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工作

图片

全文如下:

图片

将清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让廉洁意识深深根植师生们心中。本报通讯员 黄永美 摄

图片

让学廉、知廉、守廉、敬廉成为医院干部职工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准则。本报通讯员 易存明 摄

图片

严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倡导过“廉节”。本报通讯员 徐燕梅 摄

图片

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本报通讯员 李光洪 摄

    本报记者 杨富东 通讯员 邓永平

    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牢牢把握党关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根本性要求,用好化字诀,下足实功夫,在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同时,全力筑牢廉洁文化新高地,不断彰显清廉之美、形成清廉之治、放大清廉之效。

    化古融今 廉洁文化宣教活起来

    “杨壬林考中进士,即将赴任之际,母亲杨肖氏准备了一百面镜子和一百碗清水,沿着黑井各街一路排开,让杨壬林对着一一叩首,立志做官清如水明如镜。”清晨,黑井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姝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为游客讲解禄丰市黑井镇历史文化。有关杨壬林等黑井历史先贤的清正廉洁故事,她不知道已经讲了多少遍,但是常讲常新,越讲越热爱。

    黑井镇是西南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千年盐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当地深挖廉洁因子,把廉洁文化建设和古镇旅游发展结合起来,以景述廉、以旅促廉,使游客在“一路清风”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廉风颂千年,化古以鉴今。楚雄州坚持从古今对比、文化传承中探索活化廉洁文化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中的廉洁思想,整理古圣先贤、清官廉吏、名人志士的嘉言懿行,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治理,不断厚植廉洁文化沃土。

    姚安县光禄古镇以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为支撑,深入挖掘勤廉为民故事,生动解读古镇孕育的“廉因子”,让勤廉古迹和故事历久弥新;

    大姚县石羊镇依托石羊孔庙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在孔庙广场、游客接待中心、文庙泮池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让游客体悟重礼仪、明义理、知廉耻、树家风的传统;

    楚雄市子午镇立足中国传统村落的乡愁品牌优势,在以口夸村打造“清廉街巷”,积极营造人人崇廉、人人倡廉的良好氛围。

    化古融今需要在实践、形式、渠道等方面推陈出新。基于这样的认识,楚雄州纪委监委精心整理彝文古籍中记载的警醒教化的经典名句,通过互联网赋能,整合优势资源,加大新媒体产品制作力度,创作推出《中国彝族古训文化微动漫作品》三季,因时而动进行全媒体、多形态、多落点传播。作品言辞朴实、意蕴深远,引发广泛关注,取得良好反响。

化虚为实 廉洁文化阵地强起来

    “清廉自矢,廉理生风。”2022年6月2日,随着县委书记金鸿的讲解,双柏县开启了全县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宣讲活动。全县各乡镇、县级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以“专题+约课”模式,着手开展各具特色的廉洁文化建设宣讲活动。

    在此过程中,相关单位和部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各乡镇组建廉洁文化宣讲队伍,党政班子成员挂村宣讲,推进廉洁文化宣讲全覆盖;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开展廉洁文化建设进农村宣讲活动;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为所监督联系单位廉洁文化宣讲工作支招出力。通过分层分级、联动协作,推动流动的文化阵地、行走的宣教课堂持续服务、浸润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

    廉洁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深刻影响着基层的政治生态。楚雄州认真处理虚与实的关系,多措并举推动廉洁文化由抽象表达转化为可感可触可亲近的实在形态,形成“连廉看”的文化阵地,在潜移默化中铸魂育人、固本培元。

    制度上有保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开出廉洁文化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并将组织、宣传、文旅、党史、民宗等部门一体纳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矩阵,全方位、多角度激发廉洁文化建设活力。

    组织上有支持。制定廉洁教育“十个一”系列活动方案,搭建指尖上的廉洁文化课堂;分领域分主题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为不同的受教育对象提供个性化菜品,同时在常委会、党委(党组)会、工作例会上组织学习典型案例。

    行动上有特色。针对不同地域、领域、层级特点,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构建廉洁文化品牌集群,如今,在楚雄市、禄丰市、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等地,花灯歌舞、彝剧小戏、话剧小品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优秀剧目轮番上演,为基层干部群众带来了别样的廉洁文化大餐。

化风成俗 廉洁文化氛围热起来

    “连年参加云南省传统戏剧曲艺汇演;每年组织近200场演出,超过10万名观众捧场;2022年,创作清廉建设主题节目36个,集体修改后编排、演出28个。”说起协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助力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的成绩,姚安县农民戏剧家协会主席赵章才颇显兴奋。在390名会员的不懈努力下,协会清廉建设主题创演在县内外持续不断线地输出,“大家不计报酬,创演工作热情高涨。”

    楚雄州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引导、激励、浸润和约束功能,使廉洁文化建设的蓬勃之势与境内“三山鼎立”“二水分流”的山川具象之美交融、相映生辉。

    从建设廉洁文化广场、主题街区、廉政书屋、廉情驿站等各具特色的阵地集群,到谋划红廉文化学习体验路线和廉洁文化剧目下基层、举办廉洁文化书画展、举行家风主题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再到展播廉洁文化微动漫、微视频等新颖生动的新媒体作品,楚雄州持续在打造“一县一品一特色”廉洁文化品牌体系上下功夫,在干部群众身边形成了一道道清廉风景线,推动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

    值得一提的是,秉持“大家一起来”的思路,楚雄州坚持把廉洁文化建设有机融入到城市和乡村的“毛细血管”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廉洁文化的良好氛围。牟定县干群齐动手,整合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把廉洁因子巧妙植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乡风文化走廊等,打造“廉景相融”的新景观。禄丰市各乡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动群众将以前乱扔垃圾甚至随意堆肥的地方建设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形成浓郁的清廉氛围与优美的田园风光并茂的乡村新景。武定县广大干部群众围绕文化熏陶,氛围感染的目标出实招,发动干部群众出工出力,使廉洁文化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进一步增强传播力、感染力,实现了接地气、润人心的效果。

楚雄市——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2022年以来,楚雄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润物无声的廉洁文化氛围。

    该市深入挖掘本地廉政文化资源,用本土元素打造“清廉楚雄”廉政文化品牌,推出召开一次警示教育大会、开展一次纪法教育月活动、开展一次新入职党员干部廉洁教育活动、组织一次“弘扬好家风 争当廉内助”家庭助廉活动等“十个一”廉洁文化建设工程。拓展廉洁文化宣传阵地,创新开展廉洁书画摄影作品云展播和廉洁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让干部群众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深化对廉洁文化的认知。同时,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通过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细化责任内容、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本报通讯员 黄永美 陈金辉

 禄丰市——壮大特色廉洁文化矩阵

    近年来,禄丰市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本土文化中的廉洁印记、廉洁因子,不断壮大本土特色廉洁文化矩阵。

    该市在细化各级党委、政府廉洁文化建设任务的同时,积极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清正廉洁、至公无私等廉洁文化精华。将妥安乡张经辰烈士归园、红军攻克盐兴县城遗址、和平镇禄罗特委暨禄罗游击大队纪念碑等多个红色教学点连点成线,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红廉路线。彩云镇将“清风竹韵”主题廉洁文化长廊与竹林步道自然融合,营造以竹养廉、以竹咏廉、以竹传廉的浓厚氛围。广通镇甸尾社区通过建设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清廉广场、清廉宣传长廊,打造一站式廉洁教育综合体。恐龙山镇阿纳社区依托罗家大院、文氏宗祠等本地资源优势,传承清正家风。

    本报通讯员 李媛娟

大姚县——积极搭建传廉平台

    近年来,大姚县注重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儒家文化中的“廉”元素,做好结合文章,搭建传廉平台,推动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人心。

    该县将红色文化与廉洁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建成赵祚传故居、白塔山红色文化广场、大姚红色文化纪念馆3个红廉教育基地。依托昙华、桂花、三台等彝族乡镇,创作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廉洁文化作品。同时,在昙华乡建成全县首个以彝族文化为主题的廉洁文化公园,让干部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廉洁教育。在石羊古镇、孔庙等地标植入廉洁元素,建设廉洁文化墙,创作蕴含儒家廉政思想的《石羊赋》,镌刻家风浮雕《封式家风》,新建孔子文化广场、国学广场,每年举办孔子文化节,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儒学文化与廉洁文化的洗礼。

    本报通讯员 梁家礼

元谋县——打造特色红廉融合品牌

    近年来,元谋县积极挖掘提炼红色资源中的廉洁元素,着力促进红与廉有机融合,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红廉融合品牌。

    该县纪委监委以查阅历史资料、征集红色廉洁故事、老党员口述历史等方式,挖掘红军长征过元谋时期的红廉故事,打造新时代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推动全县红廉文化教育全覆盖。以编写教育读本、拍摄微电影和微视频、编演文艺节目等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呈现红色廉洁文化,把红廉故事讲新、把红廉情怀讲浓,让红色廉洁文化可感可悟;开辟多条廉洁教育线路,开展体验式学习,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拓建红廉融合教育点,依托白酒坡阻击战遗址等,推动文旅教育融合发展。本报通讯员 张海燕

    永仁县——丰富廉洁文化产品供给

    近年来,永仁县各级各部门切实担负起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丰富廉洁文化产品供给。

    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多家部门联动协作,采用“理论+百姓+文艺”特色方式宣讲新时代廉洁文化。丰富廉洁文化建设载体,把廉洁文化建设延伸到村组,推动廉洁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实现廉洁文化有效覆盖。该县还把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列入文艺创作计划,激励各文艺表演团体、广大文艺工作爱好者挖掘当地廉洁文化题材。维的乡维的村的乡亲们近期一边春耕备耕,一边编排《送火腿》《塘·茶》等彝剧小戏,为群众送上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廉洁文化产品。

    本报通讯员 李文艳

 双柏县——让廉洁之花开遍乡村

    近年来,双柏县积极打造本土特色鲜明的清廉文化阵地群,通过多元化传播,串点成线,形成“一路清风”的廉洁文化风景线。

    该县坚持把阵地建在街道、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站所、村居、村史馆等重要位置,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位于县城虎神岛的廉洁文化主题广场集廉政教育、休闲健身、观光游玩于一体,寓廉于景、廉景融合;妥甸镇制定村(社区)清廉履职公约,为村干部戴上“紧箍咒”;大庄镇柏子农家院传递“读书是路、清廉持家”的家风,教育子女传承为官清廉、勇于担当的精神;大麦地镇峨足村巧用“一约四会”制度,乡风文明与村容整洁相得益彰。

    同时,该县依托5个“清廉单元”示范点建设,打造革命文化、传统文化、清廉家风等教育线路,“一村一品”“一点一品”的廉洁文化景观随处可见。

    本报通讯员 刘余芳 王仙美

  南华县——廉洁文化绘就“清廉村居”底色

    近年来,南华县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切入点,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形成廉洁文化建设与“清廉村居”建设相辅相成的生动局面。

    该县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依托巷道、院坝等空闲墙体和乡贤能人等群体,打造清风庭院、清风巷、廉政书屋、廉政文化走廊等,寓廉于景、融廉入景,让廉洁文化留存于广大干部群众心间。利用村史馆这一载体,积极打造农村廉洁文化教育阵地,用图像、文字、音频等资料,将咪黑么村羊皮大队、民族英雄王树云等家门口的历史、人物故事送到群众身边。同时,邀请乡贤能人、老党员围绕村史馆里的老物件、老照片,讲述红色故事、廉洁故事、家风故事,使廉洁文化建设更接地气、有人气。

    本报通讯员 苏晓燕

牟定县——把廉洁理念送入千家万户

    “做人要像青山竹,高尚气节伴一生。”近日,在牟定县大街小巷,随处都能听到这样用彝族左脚调编唱的廉洁歌曲。

    该县因地制宜,努力将廉洁元素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营造人人学廉、倡廉、敬廉的浓厚氛围。依托左脚舞城建设,把党规党纪、公共道德、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编入左脚调、小品、歌舞,精心创作了《风清气正》《廉洁歌曲串烧》《在路上》等一批兼具民族特色和廉洁教育意义的节目,在全县7个乡镇89个村(社区)开展巡回展演。组织编排制作了《风清气正左脚调》《左脚欢歌颂清风》等廉洁教育视频在全县推广传唱,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左脚调旋律中潜移默化受到廉洁文化熏陶,强化清廉守正意识。

    本报通讯员 王德芹 王会琼

 武定县——发挥“红色+廉洁”聚合效应

    近年来,武定县深入挖掘县内红色廉洁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红色+廉洁”的聚合效应,增强党员干部“不想腐”的自觉。

    该县依托白路镇木高古村红军长征标语、狮子山红军哨以及武定特别支部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基地,把鲜活的红色资源转化成党员干部的红色廉洁课堂,使党员干部重温红军长征过武定的红色历史,树立廉政为民、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立足加强红色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构建以党性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法治主题公园为主要内容的廉洁文化教育矩阵,分层分类、多形式、多途径织密廉洁文化宣传教育网,唱响反腐倡廉好声音。2022年以来,武定县1万多名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接受廉洁文化教育。本报通讯员 叶向晖

 姚安县——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形神兼备”

    近年来,在姚安县光禄古镇随处可见“廉”景,让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接受廉洁文化教育。

    该县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牢牢把握现实与传统、线下与线上、正面与反面的关系,多维度、立体式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活动,让廉洁文化建设“形神兼备”。该县纪委监委深入挖掘历史名人、当地乡贤的名言警句、廉政格言、家规家训,辑录成书《古训家风润姚安》在全县发放,推动廉洁文化入脑入心。同时,结合彝族文化瑰宝梅葛的保护传承,摄制廉洁家风系列微电影《清廉篇》《家风篇》《美德篇》,持续在媒体刊播;编印《姚安县推进“清廉姚安”建设暨廉洁文化宣传演唱专辑》,唱响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好声音;把宣讲地点搬到田间地头、社区广场,使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报通讯员 马学能

来源丨云南日报

编辑丨邱君竹

审核丨雷发坤 李彦锟 周康 

相关知识

“廉”花飘香润人心 持续增强廉洁文化生命力
思源清风,化作朵朵“廉”花雨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激荡文化活水,让廉洁之花娇艳盛开
青山有“价”绿水含“金”——楚雄州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工作交流 淮安市一院打造廉洁文化品牌 微记录片《一袋花生》获奖
[精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4篇
桂林市象山区“润心田野”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建成启用
廉洁文化沁人心 清廉“沃土”绽“廉花”
云南鲜花会客厅揭牌楚雄州打造“中国火城·浪漫花都”新名片
清廉机关丨 “清”风化雨 “廉”花盛开

网址: 《云南日报》发文点赞楚雄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工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74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首府打造“文化银川·花开四季”特
下一篇: 开启老花绮旅,MLB玩妆灵感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