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五三”栽培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1990年03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旱地小麦“五三”栽培技术
史继辉 蒋仲明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 1987年以来,我们针对南张乡旱作农业特点,把传统的耕作经验和现代栽培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总结出适合当地小麦生产的“五三”(三墒整地、三肥底施、三型布局、三素拌种、三早栽培)栽培技术,并在全乡应用推广。1988年,小麦亩产和总产分别比1987年增产136.8%和141.9%;1989年亩产和总产又比1988年分别增产30.2%和31.2%,亩产达到了190.1公斤一、三墒整地 1.早深翻蓄墒历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雨量为184.6毫米,占麦田休闲雨量的65%,所以,伏前趁雨深翻越早越好。据1989年2月29日测定,头年7月12日深翻的比8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继辉;蒋仲明;旱地小麦“五三”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1990年03期 2 樊青峰;李宝强;刘飞;李龙;王靖;周忠新;孔令国;高产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16期 3 司汉涛;常海涛;大兴安岭地区旱地小麦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18年19期 4 田晓峰,高成芳,张二喜,陈祥瑞,李德宝旱地小麦覆膜沟穴播集雨增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1998年12期 5 王远芹旱地小麦六墒栽培技术[J];中国农垦;2002年07期 6 梁英兰;景鹏凯;丁潞;吕芬;李蕾;孙静;旱地小麦宽窄行深墒沟播丰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年05期 7 靖华;王娟玲;王裕智;马爱平;崔欢虎;旱地小麦“一晚两增一缩一控”栽培技术[J];农村百事通;2011年18期 8 梅兹君;杨美丽;徐令超;吴勇;赵树政;章慧玉;刘平丽;旱地小麦品种鹤麦801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5年07期 9 王德安,李绍立旱地小麦膜侧条播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01年08期 10 柴永峰;李秀绒;孙来虎;王秋叶;小麦新品种运旱22-33选育与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强;孙敏;杨珍平;薛建福;林文;任爱霞;黄土高原旱地小麦根土系统与蓄水保墒固碳增产技术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2 李可;旱地小麦高产技术示范[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石岩;于振文;位东斌;余松烈;旱地小麦节水优质高产配套技术[A];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崔欢虎;张鸿杰;张松令;闫翠萍;马爱平;黄土高原旱地小麦最佳土壤库容深度模拟研究[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宏周;孙广建;张玉平;雷铁栓;王哲武;吕丽萍;不同土壤水分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张宏名;王家圣;张小平;卢志光;曹大澂;刘跃明;栽培技术对麦田反射光谱的影响[A];环境监测与作物估产的遥感研究论文集[C];1991年 7 赵新华;张鹤;钟超;王婧;蒋春姬;王晓光;康树立;于海秋;东北花生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调控与应用[A];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8 肖涛;商丘市中药材伤力草绿色栽培技术[A];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十一次、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22年 9 章秀福;水稻好氧栽培技术[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10 曹国璠;丁飞;王彦飞;玉米与辣椒间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敬敬;旱地小麦品种间产量和品质形成差异及栽培措施的优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23年 2 赵凯男;灌溉、耕作和氮肥对旱地小麦水肥利用的调控效应及生理机制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23年 3 李超;黄土高原旱地小麦增产提质增效的限制因子与调控措施[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 4 柴雨葳;覆盖对旱地小麦土壤水热和养分利用的影响及增产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22年 5 王森;土壤锌活化与品种选择提高旱地小麦籽粒锌的潜力[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6 樊华;栽培技术对新疆长期连作棉田生产力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7 段海霞;丛枝菌根真菌对旱地小麦根际调控和生产力形成的影响及机理[D];兰州大学;2021年 8 王建永;旱地小麦生理生态性状演化及产量形成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朱赛勇;干旱降低旱地小麦最适密度的数学模型构建及机理探究[D];兰州大学;2021年 10 王红叶;寒地水稻高产高效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清霞;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旱地小麦氮磷管理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魏斌;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蓄水及播种技术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3 段剑锋;氮磷互作对旱地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利用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4 雷妙妙;深翻蓄水和磷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5 宋庆赟;长期采用优化施肥方法对旱地土壤肥力与养分效应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6 邓洋;硒营养素对旱地小麦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7 冯艳莉;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孙富强;秸秆还田方式与施肥配施对旱地小麦产量与土壤性质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9 郑星辉;秸秆还田与施肥配合对旱地小麦产量与土壤性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玉玲;旱地小麦普冰143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浩;旱地小麦一稳四改绿色栽培技术增产95.3%[N];临汾日报;2019年 2 记者 范珍;科学栽培促增产[N];山西日报;2024年 3 记者 郑晓军 张春茂;亩产579.9公斤!我市旱地小麦单产创全省最高纪录[N];临汾日报;2022年 4 张平阳 实习生 谢尚园;旱地小麦也能稳产高产[N];西安日报;2003年 5 记者 王朝霞;甘肃推广旱地小麦新技术取得新突破[N];甘肃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林;“晋麦79号”成为山西旱地小麦接替主栽品种[N];科学时报;2011年 7 雷国香;打破西南旱地小麦单产纪录[N];凉山日报(汉);2024年 8 记者 戚原 通讯员 唐莉;四川会东旱地小麦亩均产量创新高[N];中国县域经济报;2024年 9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赵玉婷 张耀东;旱地小麦出国门 树起种质“芯”标杆[N];农业科技报;2024年 10 本报记者 穆骋;张养利:培育旱地小麦“希望之种”[N];陕西日报;2023年
相关知识
旱地小麦抗旱节水栽培方法
轮作模式与周期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旱地冬小麦缩行覆盖对土壤温湿度的调控影响
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 粮油类 大豆 1.黄淮海夏大豆
不同土壤条件下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在江西红壤旱地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啤酒花高产栽培技术
轮作休耕对小麦和油菜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品质特性的研究
洛神花的栽培技术
网址: 旱地小麦“五三”栽培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