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古茶树体内的寄生虫——金针虫如何防治

古茶树体内的寄生虫——金针虫如何防治

需求背景

古茶树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部分西南地区茶农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我国古茶树资源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气候变化、过度开发利用、疏于保护和管理等,致使病虫为害日趋严重。“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地处滇西南中部的景东县,古称银生,该县西部的无量山深处,古茶树繁茂生长。2018年8月,笔者在该县调研古茶树时,一茶场负责人前来咨询,表示茶园中的多株古茶树“生病”数年,但不清楚是何种病虫害,亟需帮助确定,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避免园内更多古茶树受害。检查这受害的古茶树,并未发现叶片受害虫取食的痕迹,而在树干基部可找到一些疑似钻蛀孔洞。其中1株受害较重的茶树,茶场管理人员已剖开了树干基部,从基部剖面可见大量钻蛀孔洞,主要分布于木质部,蛀孔中布满木屑。沿钻蛀孔道搜索,可见乳白色、被短毛的虫体,或体淡黄色、头部棕红色的虫体,以及全身棕红色的虫体。经鉴定认为这是不同发育时期的金针虫。因此判定,该茶园数株古茶树是受金针虫为害。作为一类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的害虫,金针虫在国内茶树上为害报道较少,加之其钻蛀的特性,寄生于茶树树干内,茶农对其相对陌生。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通过一系列防治手段,快速有效的达到治理效果。

一、分类地位与分布

金针虫隶属于鞘翅目,叩头甲总科,叩头甲科,是我国一类重要的害虫,由于其幼虫狭长似针,故名金针虫。我国已知的金针虫有600多种,国内优势种群为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和宽背金针虫等,在我国云南、贵州、山西、甘肃、河北、辽宁、新疆、台湾、浙江、福建和湖南等地均有分布。金针虫是杂食性害虫,食性广,寄主包括茶树、禾谷类、薯类、豆类、人参、甘蔗、竹笋等。

二、形态特征

1. 成虫金针虫体型小至大型,长2~80 mm,体狭长,两侧平行,末端尖削,略扁,体色大多暗色,少数鲜艳,具金属光泽或者花斑等。头小,横行,嵌入前胸。触角11~12节,多锯齿状。前胸后侧角成锐刺状,前胸腹板突狭长并伸入中胸腹板沟内,前中胸之间具可动关节,被捕捉时借前胸腹后突和中胸腹窝形成的关节不断作“叩头”状,故名叩甲。2. 卵金针虫卵圆形或椭圆形,长***~*** mm,乳白色。3. 幼虫金针虫幼虫,体细长,圆柱形,略扁,幼时白色,蜕皮9~15次,后渐变黄褐色至红棕色,头部和腹部末节特别坚硬,触角3节;蜕裂线呈倒凸字形,胸足4节,腹部10节,有尾突,气门二孔式。4. 蛹金针虫的蛹,体长5~30 mm,初蛹为淡绿色或乳白色,后渐变深色。

三、危害及习性

金针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植物茎干或根部。在茶园中,特别是老龄茶树,由于金针虫深入树干内部为害,具有隐蔽性强、周期长等特点,较难防治。幼虫群集咬食茶树近地主干和根部,形成蛀道并产生大量木屑,导致韧皮部和木质部受损。茶树地上地下营养运输受阻,叶片发黄稀疏。同时金针虫造成的伤口也会导致病原菌入侵,对茶树造成多种危害,严重时可导致茶树枯死,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金针虫成虫可为害茶树花、芽或树皮等。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茶园土壤为金针虫的主要聚居地,在金针虫产卵化蛹期结合中耕除草,可将虫卵翻至土表暴晒而致其死亡;也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来调节土壤温、湿度。茶树若有症状时可用钢丝沿枝干虫粪孔插入钩杀幼虫。2. 诱剂捕杀金针虫对新枯萎的杂草有极强的趋性,可采用堆草诱杀;也可将玉米、小麦或甘蔗发芽种子装入塑料盒中埋于15~20 cm土坑中进行诱捕。采用“地下害虫地上治、成虫幼虫结合治”的防治策略,利用成虫信息素进行诱杀,降低翌年虫口密度。3. 生物防治由于金针虫生活隐蔽,当前生物防治只能作为控制金针虫的辅助手段。可利用其人工饲养作为动物饲料的特性,吸引鸟类捕食防治。将油桐、苦豆子、苦皮藤及臭椿等植物茎、种子或根皮粉施于土壤中进行趋避。已有报道称绿僵菌和白僵菌对金针虫有明显的寄生效果,孢子能在害虫种群中形成重复侵染,可采用菌土或菌肥撒施方式防治土壤中幼虫,将孢子菌粉分别与细土或有机肥混匀后使用,幼虫钻蛀在枝干内时也可从蛀孔中灌入孢子菌液。4. 化学防治目前控制金针虫的主要途径仍依赖化学防治。由于茶树为多年生植物、茶叶采摘期短等特征,针对金针虫的特性,需采用低毒、持效期长且安全间隔期短的农药。可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或噻虫胺颗粒剂拌有机肥,也可用两者复配药剂氯虫·噻虫胺悬浮剂拌腐熟有机肥,在土壤温度上升时期撒施毒土进行防治。

需求解析

解析单位:“科创中国”茶产业科技服务团(中国茶叶学会) 解析时间:2023-11-28

综合评价

需求比较清晰,可以根据受害程度和时间选择治理方式。防治要点: 1. 在金针虫产卵化蛹期结合中耕除草,可将虫卵翻至土表暴晒而致其死亡;也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来调节土壤温、湿度。茶树若有症状时可用钢丝沿枝干虫粪孔插入钩杀幼虫。2.金针虫对新枯萎的杂草有极强的趋性,可采用堆草诱杀;也可将玉米、小麦或甘蔗发芽种子装入塑料盒中埋于15~20 cm土坑中进行诱捕。3. 可利用其人工饲养作为动物饲料的特性,吸引鸟类捕食防治。将油桐、苦豆子、苦皮藤及臭椿等植物茎、种子或根皮粉施于土壤中进行趋避。已有报道称绿僵菌和白僵菌对金针虫有明显的寄生效果,孢子能在害虫种群中形成重复侵染,可采用菌土或菌肥撒施方式防治土壤中幼虫,将孢子菌粉分别与细土或有机肥混匀后使用,幼虫钻蛀在枝干内时也可从蛀孔中灌入孢子菌液。4. 化学防治目前控制金针虫的主要途径仍依赖化学防治。由于茶树为多年生植物、茶叶采摘期短等特征,针对金针虫的特性,需采用低毒、持效期长且安全间隔期短的农药。可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或噻虫胺颗粒剂拌有机肥,也可用两者复配药剂氯虫·噻虫胺悬浮剂拌腐熟有机肥,在土壤温度上升时期撒施毒土进行防治。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冬季茶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茶树病虫害智能化防治专家系统研究与应用
番茄防治桃蚜,从源头杜绝寄生虫危害
茶树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茶树虫害智能诊断与防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茶树病虫害农业防治
茶树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家里也能种茶树(如何在家里种茶树)
多肉寄生虫
绿化寄生虫病虫害防治策略方案.docx

网址: 古茶树体内的寄生虫——金针虫如何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10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卢岑贝格在房干
下一篇: 睡莲的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