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枇杷栽培管理技术

枇杷栽培管理技术

枇杷栽培管理技术

目 录

枇杷的主要栽培要点

枇杷栽培管理技术

枇杷周年管理历

枇杷的主要栽培要点

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

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

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不久脱落;种子1-5,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5-6月。每个果子长3-5厘米,成圆形、椭圆、或长状“琵琵琶形”。果肉软而多汁,主要可分为白色及橙色两种。

一、生长特性

枇杷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和肥水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寒,不耐严寒,生长缓慢,平均温度12~15以上,冬季不低-5℃,花期,幼果期不低于0℃的地区,都能生长良好。

一般情况下河南省也可以栽培,但结果期低于零下2度幼果即受冻,栽培适区是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广,一般土壤均能生长结果,但以含砂或石砾较多疏松土壤生长较好。

二、发展前景

枇杷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均很高。一方面,枇杷加工主要是用于制果汁、果脯、罐头产品以及枇杷膏等止咳药物,然而枇杷的深加工及其综合应用还有待加强,对枇杷药理成分分离的深入研究还较少,因此对其深度开发还具有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枇杷的种植面积较少,产量较小。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各国对绿色蔬菜水果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而以枇杷的优势,其国际竞争力会不断增强,市场前景广阔。

枇杷栽培技术要点

枇杷为亚热带常绿果树,耐寒性比柑桔强,凡年平均温度在12℃-15℃以上,冬季不低于-6℃,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枇杷。

一、果园建立:(一)果园地的选择:首先应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园,枇杷对土壤适应性很强,但仍以深厚肥沃,H值在6-6.5左右的微酸性土壤为最好。

(二)苗木定植:

1.栽植时间。枇杷在冬季较冷的地区,为避免冻害,应在春季定植。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温暖,在9月至次年3月均可定植,但以10-11月为最好。

2.苗木处理。苗木栽植前一定要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浸泡15-30分钟,浸泡苗木至嫁接口10厘米以上,此为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打泥浆栽植。枇杷叶大蒸腾量大,栽时应剪去所有叶片的1/2-2/3,嫩梢全部剪掉。每天叶面喷水3-4次。

3.栽植密度。对矮密早果园可按株行距1×3米或1.5×2米(栽222株)和2×3米(亩栽111株)几种方式栽植。

4.栽植方法。栽植时应将根系分布均匀,分层压入泥土,以刚盖到根颈部为宜,并使根颈部分高于周围地面10-20厘米。然后在植株周围筑土埂,在土埂内浇灌定根水,每株浇水20-25公斤,必须浇足浇透,这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关键。待水透入土壤后,再盖上一层细土,最后用薄膜覆盖树盘1平方米的范围,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提高地温。栽后若长久干旱应继续浇水。

二、肥水管理

1、幼年树施肥采取薄施勤施的原则。定植第一年保证8次以上的肥水,每次亩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清水粪500公斤以上(按111株/亩计)。

2、成年果园:(1)春季壮果肥。2月上中旬施用,每亩可施尿素(氮肥)25-50公斤,过磷酸钙(磷肥)50公斤,硫酸钾(钾肥)25公斤,人畜粪水(清粪水)4000-5000公斤。(2)夏梢肥。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采果后施用(晚熟品种采果前施)。一般亩施尿素50-80公斤,磷肥(过磷酸钙)50公斤,有机肥(清粪水)4000-5000公斤。(3)秋肥或花前肥。在9月─10月上旬,抽穗后开花前施用,亩施N、P、K复合肥50公斤,有机肥(清粪水)2000-3000公斤。

3、水分管理。(1)冬季干旱,应该保证整个冬季的土壤湿润!(2)3─4月春旱期间应适当灌水。(3)在果实成熟期间若降雨过多,应注意开沟排水。(4)夏季暴雨和秋季绵雨期间应加强开沟排水。

三、土壤管理

1、成年果园秋季可全园中耕一次,以10─20厘米深为宜,结合翻压有机肥。

2、成年果园冬季最好全园灌一次粪水后,进行地膜覆盖保湿,可有效防止干旱,促进幼果膨大和增强抗冻性。

3、深翻扩穴改土。秋季在行间的一侧深翻扩穴压入杂草、稿杆、磷肥等,2-3年后再在另一侧进行。

四、整形修剪

1、整形:(1)小冠主干分层形:适合株行距2×3米(亩栽111株)的枇杷密植园。主干高30─40厘米,第一层3—4个主枝与中心干成60度─70度夹角,第二层2—3个主枝与中心干成45度夹角。第三层2个主枝与中心干成30度夹角。层间距80-100厘米。3─4年完成整形,成形后树高2.5米左右,以后随着树龄的增大应落头开心,减少主枝层数。(2)Y字形:即两主枝开心形,是生产大果高糖性果实的首选树形,适合株距1米、行距2-3米,亩栽222—333株的密植园。主要整形方法步骤为:第一年栽苗时按南北行向栽植,不要中心干,春季萌芽时只选留两个生长健壮的腋芽枝作主枝培养,分别斜向上伸向行间呈东南、西北方向,与行向呈45度夹角(当行距较大时,两主枝可垂直伸向行间)。其余所有枝条全部作下垂状拉枝和扭枝,待结果后视空间大小而逐步回缩修剪去掉。树体高度控制在2米左右。

2、修剪:(1)幼年树(1─3年生,整形期间),一般不剪,让其多发枝梢。同一层内,除让主枝保持预定角度生长外,对其余枝梢均在7月拉平、扭梢以及对个别旺枝环割。所有从中心干上发出的位于层与层之间的非主枝,也应拉平和扭枝,促使其早成花,对过密枝在第二、三年适当疏除即可。(2)成年树春季修剪在2─3月结合疏果进行,主要疏除衰弱枝、密生枝和徒长枝,以及锯掉影响树冠光照、结构的大枝,对过高的植株回缩中心干,落头开心等。夏季修剪在采果后进行,主要疏除密生枝、纤弱枝、病虫枝等小枝,并对部分外移枝进行回缩,使株间不过分交叉、行间也保持了一定的作业操作距离,并疏除果桩或结果枝的果轴,以促发夏梢,达到年年丰产。

五、保花保果与果实管理

1、保花保果:(1)促花措施:①6月中下旬施一次P、K肥;②7月上中旬将各层主枝拉成45—60度,其余所有枝梢拉平或下垂,并进行扭梢,对个别旺枝还可环割(2—3圈,每圈相距1厘米)或环剥倒贴皮等。③在7─8月暴雨季节,注意开沟排水,并疏松树盘土壤以造成适当干旱(此期间果园最好不要间作其它作物)。(2)平衡梢果矛盾:9-10月是秋雨季节,花前肥的施用必须看树施用,花多者才施,花少者应不施,以平衡梢果矛盾而有利于保花保果。(3)冬季抗旱保果:冬季11—1月应在树盘灌清粪水后进行覆盖保湿,以保证幼果的迅速膨大和安全越冬。(4)疏花疏果:疏花一般在9—10月的花穗已伸展而未开花前进行。幼树一般按结果枝:营养枝=1:2;成年树按结果枝:营养枝=1:1进行疏花。按上述比例先整穗整穗地疏除弱枝花、病虫花、过密花,再将每穗花的先端部分疏除1/2-2/3或者为方便套袋而只留一个花穗支轴。疏果在2─3月份春暖后进行,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冻害果弱枝果等,每穗留1─2个果即可。

2、果实管理:

(1)增大果实的措施:①施足花前肥和春季壮果肥;②冬春季坚持地面覆盖;③切实搞好疏花和疏果;④防治叶斑病;⑤追施叶面肥,健壮树势;⑥合理整形修剪,控制旺长,平衡树势;注意树冠内膛开光,减少寄生枝。

(2)果实套袋:套袋时间以最后一次疏果后进行为宜,套袋前必须喷一次杀虫杀菌剂的混合药液。可一果一袋,或一穗一袋。先从树顶开始套,然后向下,向外套。袋口用线扎紧,也可用订书机订好。

(3)果实采收:枇杷果实最好在果皮充分着色成熟时即果皮变红时(而不是变黄)采收。采收时间在上午9:00—下午4:00或或阴天为好。不能在下大雨或高温烈日下采收。

六、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包括灰斑病、污叶病、赤锈病、紫斑病等,防治:①清除落叶,结合修剪,除去病枝病叶,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②在新叶长出后发病初期喷多菌灵等防治。

2、花腐病:10—12月的花期发生。初期花穗轴发生软腐,而后导致整个花穗干枯。防治:A、摘除烂花并出园销毁;B、发病初期加紧喷药:多菌灵、施保克

3、黄毛虫:幼虫啮食枇杷的嫩芽嫩叶,关键在幼虫期用20%杀灭菊酯液或2.5%溴菊脂液等防治。冬季清园时清除越冬茧,结合人工捕杀1─2龄幼虫。

4、舟蛾:专食老熟叶片,剩下表皮和主脉,可冬季中耕,挖除树干周围土中的蛹茧,8月下旬集中捕杀集群的低龄幼虫。若幼虫已散开取食,可选20%杀灭菊酯等药液。

5、桑天牛:主要危害枇杷树枝,幼虫先沿树皮啮食,然后进入木质部危害,引起枝条枯死。可用细铁丝勾杀或用棉花蘸熏蒸药塞入蛀孔内,再用黄泥封堵洞口。

6、刺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和9月初至10月底可用20%杀灭菊脂液防治。

7、若甲螨:幼虫易在11月的盛花期上花危害,造成煤烟。成虫易在幼叶和梢尖吸食汁液。可用杀螨剂仔细喷药毒杀。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枇杷的种子怎么种出苗(枇杷种子育苗技术与管理)
枇杷花果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枇杷花期管理技术,在十月份就要做好施肥工作
枇杷树怎么栽培,枇杷树的栽培技术
枇杷苗嫁接技术
枇杷花病虫害防控技术探讨
枇杷树什么时候修剪(枇杷树修剪技术图解)
枇杷树花期怎么管理?
枇杷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枇杷树如何种植管理与施肥?

网址: 枇杷栽培管理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131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果园土壤管理技术方案.ppt
下一篇: 花椒树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