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
文/温星
“抚仙湖福寿螺污染”事件,经今日头条云南官号@云南范儿 独家披露后,昨(10月9日)日进入第二天,关注度更甚首日。相关报道详见:
与国内其他地方的福寿螺污染(后图)相比,作家半夏所爆料的抚仙湖污染(前图)要轻微许多,但也绝不容忽视
当日下午,澄江县人民政府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山水澂江”正式发布《关于抚仙湖径流区清除福寿螺的通告》,对福寿螺公开“宣战”。如此积极回应爆料和媒体监督的做法,让上网“举报”福寿螺的博物学女作家、昆明市作协副主席半夏感到一丝欣慰。
这份通告,就福寿螺在抚仙湖径流区域的分布即清除范围、清除措施、时间要求及奖励政策等方面,逐一做出了规定和安排。
其中,清除措施以阻断传播、人工清除、人工诱捕等方式为主;奖励措施,则是对主动采摘福寿螺及其卵交给相关部门的群众,分成螺或卵两类,分别给予每公斤6元或30元的现金奖励。澄江县分管抚仙湖环境保护工作的陈斌副县长透露:目前,县里已经安排180万元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治理福寿螺污染。
根据通告给出的时间表,澄江县的规划是,到今年12月末,可以基本完成对于抚仙湖水体及径流区内福寿螺污染的第一轮清除,2020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次防控任务。
澄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抚仙湖径流区清除福寿螺的通告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为外来物种,有“巨型田螺”之称,其食量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福寿螺繁殖力极强,以一对雌雄螺为例,交配3~5天后,夜间雌螺爬到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开始产卵,每次产卵一块,每块200~1000粒,一年可产卵20~40次,最终一年可达32万只福寿螺。卵为圆形,粉红色,卵径2毫米左右,卵粒相互粘连成块状。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会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产生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近年在抚仙湖径流区内的水田、湿地、生态调蓄带、河道、湖岸沿线均已发现福寿螺,又因今年气候特别适合福寿螺生长繁殖,所以呈现出蔓延、爆发趋势。为彻底清除福寿螺的危害,确保抚仙湖Ⅰ类水质和生态系统安全,澄江县人民政府决定打一场消灭福寿螺的人民战争。
一、清除范围
抚仙湖径流区内的湖泊及湖岸沿线,包括所有水田、湿地、生态调蓄带、河道。
二、清除措施
1. 阻断传播:在入湖河道口、湿地入湖口、生态调蓄带入湖口安装阻隔网,严防福寿螺进入抚仙湖湖岸线。
2. 人工清除:开展人工捕螺摘卵,彻底根除福寿螺。
3. 割除湿地水生植物:收割湿地内的水生植物,阻断福寿螺的产卵条件。
4. 人工诱捕:淹水后,在河道、沟渠、湿地、生态调蓄带中插30~100厘米高竹片(木条、油菜秸秆),引诱福寿螺在竹片(木条、秸秆)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数量以每亩30~80根竹片(木条、秸秆)为宜,靠近田边适当多插,方便卵块摘除。
5. 消灭越冬螺源:抚仙湖径流区内的所有河道、沟渠、湿地、生态调蓄带开展一次彻底清淤行动,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减少冬后残螺量。
三、时间要求
清除福寿螺是一个长期性的行动,决定2019年12月末基本完成一次全面的清除行动,2020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次防控任务。
四、奖励政策
澄江县范围内的全体干部职工和群众,凡主动将采摘的福寿螺成螺及螺卵交所属当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将按照成螺6元/公斤、螺卵30元/公斤的价格给予补助奖励。
五、自通告发布之日起,全面禁止在抚仙湖径流区范围内放流一切外来生物,一经发现相关部门将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六、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澄江县人民政府
2019年10月9日
图文来源:今日头条@云南范儿
END
lilang824730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清除居室装修污染的花卉
163条道路绿化扬尘污染治理完成
“粉色预警”!四川多地现外侵物种福寿螺
利用花卉清除居室装修污染
外来生物入侵四川泸州农田 福寿螺卵花遍地
“环保花卉”真能清除装修污染
农田污染土壤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分析框架与相关思考
清道夫、互花米草、福寿螺...... 警惕外来入侵物种
2016年主推技术:福寿螺全程综合防控技术
持续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过去10年全国重污染天数下降92%
网址: 持续关注 !180万经费,年底完成首轮福寿螺污染清除!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3150.html
上一篇: 每年(),入夏对开花灌木进行花后 |
下一篇: 依附苗木而生?小心致命性“寄生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