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绽放
俗话说:“天下有九福,洛阳为花福。”北宋时,每年谷雨前后,牡丹绽放,洛阳万人空巷,争相赏花。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说:“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帘,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栗棣坊、长寿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而罢。”俨然是洛阳民间的牡丹花会。
洛阳牡丹初植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传承于后世。牡丹在洛阳,由花工们批红判白,新品迭出,历代都有不同的花王。隋唐时,牡丹花王是颤风娇、左紫、醉杨妃、一捻红、玉芙蓉等。而到了宋代,洛阳牡丹出现两个珍品,姚黄和魏紫,即为花王和花后。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引西京留守钱惟演之语说:“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
花王姚黄
姚黄,出于洛阳白司马坡姚家,其地在今孟津白鹤镇。此花重瓣起楼,层层叠叠,初开时鹅黄色,盛开时乳黄色,瓣如着蜡,光彩照人。被定为花王后,引起洛阳人的推崇。北宋周师厚《洛阳牡丹记》说:“姚黄,其开最晚,在众花凋零之后,芍药未开之前。其色甚美,而高洁之性,敷菜之时,特异于众花,故洛人贵之,号为花王。城中每岁不过开数三朵,都人士女倾城往观。乡人扶老携幼,不远千里。其为时所重如此。”
花后魏紫
魏紫,又称魏家花、魏花。这种花是由魏仁浦用寿安山野牡丹培育的,寿安山指今丰李南山到宜阳锦屏山一带。魏仁浦,在后周世宗时到北宋初年,担任宰相。其宅园,在洛阳会节坊,其地在今安乐镇军屯村。魏仁浦园规模甚大,有湖泊岛屿,魏紫等牡丹种植在湖心岛上,人们要观赏,需买票乘舟前往。宋太祖在开国不久,巡幸洛阳,魏仁浦把园子献给了皇室。皇室将其赠与相邻的普明寺,普明寺僧人却将牡丹卖掉,种植桑麻,魏紫就以这种方式传到洛阳各名园。魏紫被定为花王后,立即名闻天下。北宋王安石《题金沙》曰:“海棠开后数金沙,高架层层吐绛葩。咫尺西城无力到,不知谁赏魏家花。”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洛阳首届牡丹花王大赛颁奖,万份“数字花王”免费领
民间故事:花王和花后的来历
花王牡丹品种介绍
国之花十二钗——古今牡丹花王记(河洛广记)
花王牡丹在古代的几大传说
牡丹的花与皮
洛阳首届牡丹花王大赛暨“百花迎春 约惠老城”主题活动发布
湖湘自然历丨夏花灿烂⑯此牡丹非彼牡丹
“花王”牡丹本周迎最佳观赏期
中国·洛阳首届牡丹花王大赛颁奖典礼在老城举行
网址: 牡丹文化丨花王与花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5149.html
上一篇: 浅析我国古代的牡丹花文化 |
下一篇: 人文:真正的国花“牡丹”文化,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