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城”巴塞罗那以其充满魅力的文化艺术和城市建筑享誉全球,城中9座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1996年巴塞罗那以 “城市建筑的现状和未来”为主题举办了世界建筑师大会。25年之后,这座城市再次赢得大会的举办权,并获得2026年“世界建筑之都”称号。2026 年,巴塞罗那将以“One today, One tomorrow”为主题,在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复杂背景下,与全世界建筑师共同探讨可持续的未来城市发展路径。 正如巴塞罗那政府官员所说:“这个城市已经准备好引领必要的转变,使建筑和城市规划成为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工具,并让城市在面对环境挑战时成为可持续的空间。”
城市文化构建与可持续发展
巴塞罗那的城市文化是多元和包容的,也是推动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城市中保存的罗马城墙、哥特式教堂和伊斯兰风格建筑造就了巴塞罗那绵延的历史层次。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的经典之作圣家族大教堂已经修建了140年,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还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物,施工与古建保护同时进行。高迪以大自然为灵感来源,融合了哥特式和新艺术风格,并通过无数雕塑来讲述《圣经》故事。
Media-TIC Building、Cloud 9设计
文化的表达从教堂延伸到街边的住宅,除了同为高迪设计的具有东方阿拉伯风格的文森特之家、 拥有“外星人”屋顶的米拉之家(Casa Milà),还有蒙塔内尔设计的具有异域风格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宫(Palau de la Música),以及现代主义建筑家卡达法尔克(Josep Puig i Cadafalch,1867-1956) 融合了多种风格的特德拉斯之家(Casa de Les Punxes)等等。这些经典建筑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历史传承和可持续城市的直观写照。
适合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城市规划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与人口激增令巴塞罗那老城不堪重负,拥挤的居住环境、脏乱的公共卫 生、糟糕的城市功能严重阻碍了城市发展。面对现实问题,伊尔德方斯·塞尔达(Ildefons Cerdài Sunyer,1815-1876)提出“城市化” (urbanization)概念,为巴塞罗那规划了“扩展区 (Eixample de Barcelona)”。他以棋盘式路网将9平方公里土地均分为550个街区,转角建筑建成45度倒角以方便交通,按单元区域均衡分布商店、市场、公园、学校、医院、公墓、教堂、树林、广场和城市设施,保证每个社区平等地使用公共资源和城市服务。
巴塞罗那市场(Mercatde la Barceloneta)
塞尔达对于城市的规划是综合性的,融入了商品、 信息和能源等方面的考虑。“塞尔达计划”完成的是一套包含居住、教育、医疗、交通等在内的城市生活系统的设计。“扩展区”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为巴塞罗那夯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地基,造福这座 城市至今。
城市公共建筑的翻新改造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让巴塞罗那拥有众多公共建筑,为人们的生活和休闲娱乐提供了活动空间,也展现了鲜活的城市形象。市场作为公共建筑的代表,体现着邻里社会的凝聚力,是城市角落的能量场,汇集了市民的热情与活力。对传统市场的翻新为巴塞罗那现代建筑设计介入公共空间改造提供了契机。
建于19世纪的圣卡特纳市场(Mercat de Santa Caterina),是巴塞罗那第一座有屋顶的菜市场。 时代变迁,街区环境恶化,该市场早已不适应现代生活。2005年由巴塞罗那本土建筑设计事务所EMBT完成其改造设计。翻新的建筑尊重场地的历史和文化,在原有建筑上叠加新结构,用特制六角形瓷砖拼贴成彩色屋顶。市场内部减少了摊位,但提供了更为合理的通行与服务系统,强调实用性和时代特征。
Walden 7 公寓
于2007年翻新的巴塞罗那市场(Mercat de la Barceloneta)是另一家本土建筑设计事务所MIAS Architects的成名之作。新旧材料组合成新的市场结构,建筑随结构扭动、展开、卷曲,并提供了一系列新空间供市民体验。B720 Architects 设计的巴塞罗那跳蚤市场(Mercat dels Encants)保持了室外跳蚤市场天然的开放性,地面微微倾斜并不断环绕连接各个摊位和商店。像树伞一样的大屋顶成为地标,并为商家和顾客遮风挡雨。
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社区设计和公共建筑铺开了画布。复杂的社区环境、人文信仰、市民生活需求,都是要平衡的问题。将图书馆、公园、市场衔接到街区中,看似轻量灵活,却尽显设计智慧和生活哲学。
建筑涅槃与空间再生
令人感动的是巴塞罗那有多栋可持续标志建筑是由旧建筑再造而成,甚至是在杂草丛生、荒废破败的残垣断壁中重获新生。
巴塞罗那废物处理中心(The Waste Treatment Centre)
蓄水箱图书馆是巴塞罗那著名的可持续建筑案例,原建筑于19世纪末由建筑大师何塞普·方瑟雷 (Josep Fontserè)建造,原作为蓄水池来调节公园瀑布的水流和浇灌花园。一百多年间作为各种用途被不断改造——市政庇护所、消防、移动公 园、司法档案馆……它于1992年成为庞培法布拉大学的资产,并从1999年开始作为大学的图书馆。建筑厚实的承重墙结构撑起高耸的内部空间,新设计的天井将自然光引入室内,照射在朴素的原始砖墙上,提供了安静且神圣的阅读环境。
Walden7公寓和La Fábrica都是对巴塞罗那旧水泥工厂进行再造的建筑项目。Walden7如同拼积木般,有序地将各自独立的30平方米单间模块排布在建筑空间中。Ricardo Bofill设计的La Fábrica被棕榈树、橄榄树和桉树覆盖,使用“狂野的都市主义”来淡化混凝土的物质性,住宅、办公、展览等多种功能的空间设置使其成为城市扩张中的避风港。
城市生态与生态建筑
巴塞罗那近海,气候宜人,城中生长着150余种植 物。多样的植被与当地建筑合在一处,成为可持续城市怡人的都市风景。
La Fábrica 、里卡多·波菲尔(Ricardo Bofill)
由Batlleiroig Arquitectura设计的巴塞罗那废物处理中心The Waste Treatment Centre(WTC)坐落在一个原本为垃圾填埋场的山坡上。当地自然环境被垃圾填埋活动破坏。作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应对之策,新建筑依地形而建,完美地融合于由土壤、沙砾和植被等构成的周围环境。建筑用水来自雨水收集,能源供应来自沼气。屋顶以圆形为单位设置植被区、通风口和天窗,根据项目和方位呈现出不同的几何形式。
110米高的巴塞罗那会展中心万丽酒店从一个棕榈树花园拔地而起。整个建筑内含一个布满绿植的温室中庭,像一个不断攀升的林冠。精选多国造景花卉的巴塞罗那植物园(Jardí Botànic de Barcelona)将生态美学与几何建筑有机结合。由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园艺师和生物学家组成的跨领域设计团队展现了巴塞罗那建设可持续生态之城的严谨与执着。
新技术与新材料
可持续建筑往往有两种形式,除了前面提到的木质的、生态的,还有一种是超现代的、技术的。巴塞罗那并未陶醉在经典建筑的荣耀中,在探索新技术、新材料的可持续建筑方面同样成绩斐然,致力于塑造一个绿色的“智能”城市。
Cloud 9设计的Media-TIC Building是对抗全球变暖的杰出建筑案例,其独特的膜结构让整个建筑排放量减少了60%。方盒子建筑拥有独特的 ETFE立面, 不仅可以过滤紫外线,还能对不断变化的天气条件做出反应。光伏屋顶供应了建筑所需的一半能量, 进一步实现绿色目标。建筑内部设计从水母中汲取灵感,采用生物发光涂料,白天从太阳中吸收能量,晚上释放能量,散发出令人陶醉的绿色光芒。
圣家族大教堂(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Media-TIC从建设环节起就将新技术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快速度,无错误,无超支,代表了可持续建筑的未来。紧邻Media-TIC的Indra Corporate Building由b720和R&AS联合设计,同样是巴塞罗那城市更新和改造的重点项目。建筑立面外墙覆盖了一层特殊的不锈钢金属织物面板,发挥着隔热和控制采光的作用,展现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可持续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巴塞罗那的建筑生态与城市样貌体现出强烈的创造性、地域性、文化性、市民性和可持续性。从19世 纪超前的城市规划到当代对建筑的翻新改造与再生利用,巴塞罗那将建筑赋予生命,表达着对空间与环境的尊重与感恩。从自然生态到新技术、新材料的建筑创新,展现了巴塞罗那对可持续城市的多层次解读和探索。城市的设计者与建设者让冰凉的石墙变得温暖,令残缺的砖瓦散发出柔情,让自然融入社区,技术赋能建筑,在构建完善的城市服务和丰富的城市生活的轨迹中,回答着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追问。■(编辑:张倩倩)
文 Article / 赵沅沣 Zhao Yuan Feng
图 Pictures / 本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带你走进巴塞罗那黄金地区——扩展区
建筑世界中盛开的“古典之花”
欧洲之旅(19)——地中海明珠·巴塞罗那(中)
西班牙巴塞罗那MANGO设计中心景观设计
巴塞罗那自行车道交通路径设计
花世界巴塞罗那国际花艺比赛(FWBIC) 林子涵夺冠
花世界巴塞罗那国际花艺比赛(FWBIC) 林子涵夺冠
打造世界湿地之都 未来5年武汉将建设500公里赏花绿道
法国:香水之都举办玫瑰花节
【多国积极探索推广绿色建筑】
网址: 巴塞罗那:2026世界建筑之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6472.html
上一篇: 权威发布: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森林生 |
下一篇: 森林城市生态标识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