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济青高速公路淄博段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实测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防护林建植状况以及林带的交通噪声衰减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段中央隔离带采用百叶窗式生物防眩;边坡采用护坡草种的满铺建植;防护林采用的是不同树种的带状间植,局部路段与果园、农田建设相结合。为兼顾整齐美观的视觉效果,建植模式较为单一,生物多样性普遍较低,且不同路段生物多样性的波动较大。其中,紫薇、蜀桧林带下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高。(2)试验段交通噪声污染极为严重,24小时A声级平均值L_(dn)可达76.2 dB(A),且受行车状况影响较明显。对交通噪声与车流量关系进行回归分析,以幂指数模型Y=49.5930X~(0.06)的拟合效果最优。其中,交通噪声与小型车车流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5595,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其次为大型车,与交通噪声变化显著相关;中型车与交通噪声无显著的相关关系。(3)通过在有林地和无林地进行交通噪声对照监测,对美国联邦公路局噪声预测模型、美国森林衰减模型、林带衰减经验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可将试验段地面覆盖系数α确定为0.38,等效频率f确定为1000Hz,衰减系数k确定为0.12,经检验该取值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4)各林带对交通噪声的削减效果有所差异,但均优于无林地;试验表明经过125m的防护林带,林带愈量衰减约为6dB(A),削减百分比为18.7%~26.7%。在试验段的各林带中,以蜀桧的降噪能力为最强,其次依次为槐树林带、杨树林带、女贞林带,这与树木的枝叶特性等有关。(5)林带宽度是一个重要的降噪因子,运用多种模型对林带的交通噪声水平衰减状况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各个可适用模型的拟合中,均以三次多项式模型Y=b_0+b_1x+b_2x~2+x~3为最优,R~3值可达到0.99。由该模型可知,经过100m宽的林带,交通噪声衰减可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衰减趋势明显变缓。(6)林带的降噪效果有季节性差异。其中冬季与秋季、冬季与夏季、春季与夏季之间的降噪效果有显著性差异,而冬、夏之间的差异最显著。夏季植被茂密,较窄的林带即可有效地削弱交通噪声;冬季则需要林带具有相当的宽度才可起到声屏障的作用,在植被建植时要注意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合理搭配。(7)株行距、树高、枝下高、胸/地径、冠幅、林带郁闭度、林带疏透度、林下植被多样性等林带参数均是影响林带降噪作用的参数。其中树高、冠幅、林带郁闭度、林带疏透度、林下植被多样性与降噪效果的相关性较高,尤其是冠幅这一因子,对噪声削减的影响最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相关知识
济广高速公路济南至菏泽段改扩建工程绿化施工评标结果公示
重盐碱次生裸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淄博S102济青线道路施工公告
景观植被减少噪声
景观植被减少噪声.ppt
甘肃高速公路环保和绿化对策.pdf
横断山区干热河谷气候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采石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规划——以山东淄博高新区玉皇山生态恢复工程为例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成效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自然草甸对花卉混播群落建植的启示
网址: 济青高速公路淄博段植被建植及其对交通噪声影响的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6561.html
上一篇: 植物如何在噪音中受伤? |
下一篇: 噪音污染如何悄悄破坏植物繁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