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组织培养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组织培养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组织培养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摘要】:为揭示组培因子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以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研究了组培因子导致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表现变化。结果表明:在生长季的大部分时间里,草莓微繁殖苗的株高、叶柄长和冠径,均比普通苗要小。在果实成熟期后,普通苗株高呈明显下降趋势。草莓微繁殖苗整个生长期中的4个主要物候期要比普通苗早2~3 d。而茎尖分化出的微繁殖苗的叶面积和植株冠径都要大于不定芽分化出的微繁殖苗。叶片再生植株移栽后的生长情况因不同品种而异。再生植株的生长势较差,在叶面积、叶柄长、株高和植株冠径上,都要低于正常继代培养的微繁殖苗。继代次数不同的微繁殖苗移栽到温室后,在植物学性状上表现出差异,表现为:继代8次的微繁殖苗>继代6次>继代10次>继代4次。这说明草莓的继代次数要限制在10以下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一般继代次数以5~10次为宜。


1234187246572142592

1 李晓玲;丛娟;于晓明;董英山;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8年01期 2 刘岩;钟云;孟祥春;卢美欢;“粤脆”菠萝吸芽组织培养苗变异性调查[J];中国南方果树;2006年01期 3 张馨宇;张志宏;高秀岩;李贺;杜国栋;草莓微繁殖苗及其后代性状表观遗传变异研究[J];果树学报;2006年04期 4 肖辉海,陈良碧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周岩,李保印,赵一鹏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郭素枝,李晓琳不同培养基和外植体对草莓不定芽诱导的影响[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曾少玲,容世清,梁庆华,王燕,全吉文香蕉组织培养中变异的发生与控制途径[J];云南热作科技;2001年04期 8 艾勇,赵佐敏,胡春芳,吕少平,杨友福,黄小瑜草莓组培苗与生产苗对比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00年06期 9 邓馨,胡文玉草莓叶片再生芽及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J];植物学通报;2000年02期 10 刁现民,孙敬三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1999年04期

相关知识

植物组织培养对月季观赏性状的影响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学论文范文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与应用
多种草莓种苗繁殖方法,学到就是赚到!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
园艺专业教学设计 园艺植物的繁殖—组织培养繁殖教案
圣诞红草莓苗、圣诞红草莓苗报价及价格
草莓苗供应基地、草莓苗培育基地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的过程,细胞不可能发生

网址: 组织培养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789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阳春砂仁微繁殖技术研究
下一篇: 微繁殖.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