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亚洲百合顶芽形成的丛芽体为材料,进行试管小鳞茎诱导及小鳞茎培育开花球研究。结果表明:激素、蔗糖、光照强度及低温处理等因素影响小鳞茎诱导,丛芽在MS+IBA 0.5 mg/L+4%蔗糖培养基上,光照强度1.5 klx培养30d后,小鳞茎诱导率100%,平均每株诱导小鳞茎1.5个,小鳞茎直径0.96 cm;小鳞茎经5℃低温处理2周后再生形成的鳞茎,移栽后继续生长2个月后才开始休眠。直径0.8 cm以上的试管鳞茎,经5~8℃低温处理4周后,在福建省南平海拔800m处栽培8个月,收获的种球中45.8%达到商品球标准,开花性状稳定。以上述培育的商品球为材料,探讨了赤霉素结合低温处理和设施栽培对亚洲百合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5℃,56 d)冷藏处理结合设施栽培,花期提早82 d,开花率96.5%;赤霉素200mg/L处理加低温冷藏,花期提早92d,开花率97.3%;低温冷藏后用赤霉素200~300mg/L处理,可显著提高花茎长度,但对花期没有影响。设施栽培比对露地栽培花期提早31d,开花率98.5%。
相关知识
基金项目:亚洲百合小鳞茎诱导及温室繁育研究
组培微环境对球根花卉试管苗生长影响及移栽技术研究
丝石竹试管苗的繁殖及栽培
积极开发植物试管繁殖技术为国民经济服务
秋菊的花芽分化与促成栽培技术研究
龙眼子叶胚状体的诱导和试管苗的培育
朱顶红的促成栽培
荷兰百合生产及育种概况
亚洲百合盆栽新品种栽培试验
组培微环境对球根花卉试管苗生长影响及移栽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网址: 亚洲百合试管鳞茎诱导、开花球培育及促成栽培技术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8519.html
上一篇: 海南批发樱花树市场介绍基地 |
下一篇: 农药销售的实习总结.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