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加强合作携手发展 园林学院师生团队助力颐和园养云轩庭院活化利用设计

加强合作携手发展 园林学院师生团队助力颐和园养云轩庭院活化利用设计

10月中旬,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山的养云轩正式对公众开放,养云轩庭院景观的设计任务由园林学院三山五园工作室师生受园方委托完成。养云轩庭院设计是学校与颐和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之后的首个落地项目,充分体现了校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古建技艺展示及沙龙交流区

养云轩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在1860年的浩劫中幸免于难,清末时又有所增建,是一座精巧而规整的山地庭院建筑群。它在选址上依山面湖,轩前另有一条葫芦形水系,具有藏风聚气的形势。“养云”意为积蓄云雾,寄托了清代帝王对于甘霖的祈盼和对农耕的关切。2023年底,养云轩的古建筑保护修缮完毕后,园方随即启动了室内装修及室外庭院的设计工程,旨在保护古建筑风貌的同时,使其满足“颐和园研究院”的现代使用功能。

2024年6月张德强副校长带队考察养云轩工地

盆景展示区

2024年初,北京农学院三山五园工作室朱强、鲍梦涵等老师带领研究生启动了设计项目,在充分开展史料研读、实地勘测和任务沟通等基础工作后,经过多轮方案推敲与汇报交流,顺利完成了方案与施工图纸并交付施工方。庭院共占地约500平方米,设计方案尊重了庭院内的历史风貌,在科学保护古树的基础上,承接了建筑室内的新功能,共设置有盆景展示、“大槐树下的沙龙”和古建技艺展示三个分区,通过搭建木地台的方式开辟了两个树下活动空间,并增设高低石质盆景台来丰富绿地的展示功能。在植物配植上,方案依据现有的国槐、侧柏等高大乔木,主要补植了花灌木及地被植物,包括玉兰、海棠、牡丹、桂花、蜡梅、罗汉竹等传统文化意蕴丰富的植物,加强了庭院内植物景观的季相特色。

今后,园林学院将继续加强与颐和园在学术研究、古树保护、科普传播等方面的合作,并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共同推动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知识

从花境设计到花园乡村——园林学院设计实践课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园林学院与玲珑街道、锦绣村召开合作交流研讨会
学院园林艺术系获2017年河北省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和花卉园艺
我校环艺专业团队师生参加南宁市“四季花展”樱花展设计
我院师生应邀在2021中国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大会上作交流汇报
历史名园多处古建年内开放
康养学院举办“华为ICT学院”揭牌仪式并进行昇腾AI创新大赛颁奖及培训
南阳:高端借智借力 共商月季发展
黑河学院在黑河市第二届“达子香”创意设计大赛斩获佳绩
鸡蛋花修复生态环境 产学研推动地方发展——攀枝花学院师生志愿者在盐边县红格镇赖山开展鸡蛋花种植活动

网址: 加强合作携手发展 园林学院师生团队助力颐和园养云轩庭院活化利用设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164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公路绿化花卉,道路绿化花卉,小区
下一篇: 园林小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