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清明节当天信报送出千枝鲜花 倡导市民文明祭奠

清明节当天信报送出千枝鲜花 倡导市民文明祭奠



    4月4日是清明节,信报联合青岛市民政局将准备的一千多枝鲜花全部送出。近百名市民放下手中的烧纸,用鲜花祭奠亲人。“不烧纸了,给我换上鲜花吧。”一位大姐主动放弃了烧纸,领了两束鲜花走进文明祭奠区 。现场一些市民表示,清明来祭奠亲人是一种仪式,不在乎用烧纸还是用鲜花,如果都用鲜花祭奠,时间久了也会成为习俗。

    “烧纸灰又呛又难闻,我们也不愿意烧。趁着清明节来祭奠老母亲,我们把烧纸放下,给我们换几束鲜花吧。”

    ——一位中年女士

    “清明来祭奠亲人是一种仪式,不在乎用烧纸还是用鲜花,只是寄托我们对亲人的一份想念。如果都用鲜花祭奠,时间久了 ,这也会成为一种习俗。”

    ——改用鲜花祭奠亲人的李先生

    “前两年,几乎没见过有人这样祭奠,大家习惯来殡仪馆或找个十字路口烧纸。近两年来用鲜花祭奠的人越来越多了。”

    ——志愿者王静

    “很多人这次虽然没要鲜花 ,可他们都告诉我,下次会考虑通过鲜花来文明祭奠。”

    ——志愿者綦女士

现场

近百名市民领鲜花祭亲人

给我换几束鲜花吧

    4月4日清明节上午7点左右,信报救命血平台的志愿者们就陆陆续续来到殡仪馆。7点半左右,10名志愿者已经全部聚齐。在殡仪馆工作人员带领下,志愿者们来到文明祭奠区。刚进祭奠区记者就看到,在殡仪馆的焚烧区内,大量市民烧纸祭奠亲人,纸灰伴着浓烟飘到半空。走在纸灰烟雾中,眼睛熏得直流泪,飘荡的尘灰在身上落了一层。

    “烧纸祭奠毕竟是几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老百姓用纸钱、烧纸祭奠亲人,在固定焚烧区是允许的。”青岛市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移风易俗、提倡文明祭祀,青岛市殡仪馆专门在骨灰堂对面开拓出一块文明祭奠区:这片区域内种满了松柏等树木,准备了石桌和鲜花祭奠区。文明祭奠区的两侧有武警站岗,阻止市民带纸进入焚烧。

    在文明祭奠区前,一千枝鲜花被包扎成漂亮的花束,摆在两排桌子前。志愿者们手拿鲜花束,免费送给来文明祭奠区祭奠的市民。活动刚开始不久,一位来此祭奠的大姐走过来,她手里拎着刚买的烧纸。她招呼亲人一起过来:“烧纸灰又呛又难闻,我们也不愿意烧。趁着清明节来祭奠老母亲,我们把烧纸放下,换几束鲜花吧。”

   看了报纸过来取花祭亲人

    据悉,这千枝鲜花是3日晚新包扎的,一束鲜花里包有5朵鲜花、一束绿叶子。这样一束鲜花在殡仪馆门口的商贩那儿,一般卖到10元左右。

    志愿者们拿着鲜花分散在三个路口,边发放传单边宣传绿色祭奠常识。多数市民对志愿者们投上理解的目光,拿着鲜花走进文明祭奠区。但也有一些老人拿着烧纸想进文明祭奠区,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劝说下默默走开。而对于不少中年人来说,劝说他们放下烧纸则容易很多。

    “我是看了你们报纸来的,每年来都带烧纸,这次我没买,直接过来取鲜花。”市民李先生跟家人一起来祭奠区。他告诉记者,“每年来祭奠,都会被烧纸灰呛得难受。衣服上沾了灰尘不说,还容易引起火灾。”李先生手捧鲜花进入祭奠区,他先把鲜花撕下花瓣,一片片散落在文明祭奠区的公共祭祀区。“清明来祭奠亲人是一种仪式,不在乎用烧纸还是用鲜花,只是我们对亲人的一份想念。”李先生告诉记者,“如果都用鲜花祭奠,时间久了,这也将成为一种习俗。”

    献血志愿者巧遇被救家属

    正当志愿者们卖力向市民推销鲜花、宣传绿色祭奠时,两位熟悉的面孔引起志愿者李春燕的注意。她手捧鲜花走到两位女士跟前,“你们还认识我吗?”两位女士抬起头,看到李春艳后十分惊喜,“怎么是你们?”

    原来,前不久,这两位女士的妹妹刚接受了信报救命血平台的救助,在生命危急的情况下,志愿者们撸袖子跑到医院献了手术所需的血。清明节当天,常女士的两个姐姐来此祭拜亲人,恰好碰到了当时的献血者李春燕。常家两姐妹得知志愿者们做公益活动,放下手中的烧纸,换了两束鲜花。常女士告诉记者:“多亏了咱们这些志愿者,我妹妹才挺过难关,志愿者们无私奉献,我们理所应当支持。”

    截至上午11点左右,一千枝鲜花已经陆续送出去,近百名市民放下手中的烧纸,改用鲜花祭奠亲人。“以后再有这样的公益活动,你们一定要叫上我们。”志愿者笑称。

志愿者

母女齐上前,信报志愿者忙坏了

    4月4日清明节当天,不到早上7点,重庆南路上的青岛市殡仪馆前已经有众多市民前来祭奠。为了向市民送上鲜花,10名信报志愿者早早集合。

    “今天本来是我自己来的,跟女儿说了一声,她也跟着过来了。”家住市北区的王静是信报救命血平台的志愿者,跟她一起来的还有在上小学6年级的女儿江小艺。提及即将开始的志愿活动,王静表示,非常支持信报发起的送花祭奠亲人活动。“前两年,几乎没见过有人这样祭奠,不管是清明节还是别的节日,大家都习惯来殡仪馆或找个十字路口烧纸。”

    王静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感觉最近两年用鲜花祭奠的人越来越多了。原来都是只烧纸,现在大部分人都会备上一份鲜花,“用鲜花祭奠亲人的慢慢越来越多了。”

    同样带着女儿参加这项公益活动的还有黄伟江女士。通过她的自我介绍记者获悉,热心肠的她是广西壮族人。她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从广西来青岛已经有近7年的时间了,期间通过信报的救命血平台,结识了众多好心人。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机会,她带着刚上初中的女儿来参加用鲜花换烧纸的公益活动,希望用这种方式,倡导更多人文明祭奠。

    除了热心的母女,前来“助阵”信报公益活动的还有还在上高二的庄延增、已经工作多年的靳庆宣等“帅哥”。采访中他们都略显腼腆,可都毫不犹豫地表示,放弃节假日的休闲时间没啥,自己肯定能干好志愿者的工作。

    在人流攒动的祭奠场所,信报志愿者们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漫天的烟灰和呛人的味道,有时,他们还要面对一些市民不理解甚至提防的目光。但即便是这样,他们都没有一人后退,大家都很敬业地向前来祭奠亲人的市民大方地递出每一束鲜花。

    “我想我今天送出的花束可能是最多的。”志愿者綦彩杰女士一直站在2号骨灰存放室外,活动期间,她一直坚持询问每一个祭奠者。在活动结束后她非常开心,连连强调说,“每送出一束花,都是一份值得骄傲的成就感。”

    尽管在活动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綦女士递出鲜花的行为不只被一个祭奠者拒绝,可她告诉记者,许多市民虽然有的已经买好了纸钱、祭奠用品,婉拒了换成鲜花的好意,但众多信报志愿者的友善举动仍然感动了许多人。“很多人这次虽然没要,可都告诉我,下次会考虑通过鲜花来文明祭奠。”綦女士说,烧纸祭奠是青岛人的传统,但这种文明、无污染的鲜花祭奠亲人的方式值得倡导。

    文/图 记者 李敏 王川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李敏娜]

相关知识

清明节当天信报送出千枝鲜花 倡导市民文明祭奠
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方事业动态 倡导文明祭奠 高新区清明节“鲜花换纸钱”活动受群众点赞
宣城市区首推鲜花换纸钱 提倡文明环保祭奠
清明节更清明!献花、植树、网络祭奠... 文明祭祀成新风尚
市民线下鲜花祭扫线上网络祭奠 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明”
清明:环保文明寄哀思 鲜花祭奠已故亲人的越来越多
河北:清明节文明祭奠成新风
网络祭奠 鲜花代祭 家庭追思
誓师表明决心态度 鲜花文明祭奠故亲
聊城清明期间换出鲜花4000多枝 网上祭奠人数增多

网址: 清明节当天信报送出千枝鲜花 倡导市民文明祭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36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清明节祭奠 谁动了我们送给逝去亲
下一篇: 祭奠送花——老人去世送什么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