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提醒】防控病毒病,不可太“过头”

【提醒】防控病毒病,不可太“过头”

近些年来,病毒病已成为棚室蔬菜生产中的大敌,菜农们更是闻之色变,而病毒病的防治工作早已成为日常管理的重点。防治病毒病,除了选择抗病毒品种、培育健壮植株、做好防虫工作之外,合理使用病毒病药剂也是十分关键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少数菜农存在盲目使用病毒病药剂的问题,使得蔬菜出现了种种异常。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害虫逐渐进入高发期,同时,越冬一大茬蔬菜的盛果期维持时间较长,植株负担较重,部分出现早衰迹象;而新定植蔬菜由于前期的低温也不利于壮棵的培育,这些都会成为病毒病高发的原因所在。

不过,市面上很多病毒病药剂或配方中含有营养及生长调节剂的成分,连续多次喷施后,蔬菜可能会出现营养过剩、生长过快的情况,反而抗性降低了。这种盲目喷施药剂预防病毒病的办法是错误的。对此,记者认为防治病毒病是有章可循的。

那么先来了解一下病毒病药剂,首先是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较好,如苦参碱、蛇床子素等,既可以有效防治蚜虫、粉虱等传毒害虫,减少病毒病传播,又能直接抑制病毒病增殖,减轻病毒病的危害,是当前防治病毒病的主要药剂。

其次,生物农药也是病毒病防治中必不可少的药剂,如复合微生菌剂、核苷酸、甘氨酸、脂肪酸、菇类蛋白、氨基寡糖素等,既可以补充叶片养分,诱导植株提高抗性,又可以在叶片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病毒病传播的几率。

部分抗生素对病毒病也有一定效果,如宁南霉素、嘧肽霉素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病增殖。此外,氯溴异氰尿酸也兼具杀菌和防治病毒病的效果。

病毒病发生后,菜农可以从上面的三类药剂中任选其一,配合海藻酸、甲壳素等功能型叶面肥以及含锌铁的叶面肥,养护为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为辅,对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菜农还应把握好合理的用药间隔,日常预防病毒病可间隔15天左右喷施一次,高发期预防时可缩短至7天-10天,但间隔期设置的关键还是要结合植株长势情况及病害发生程度,灵活调整喷药种类、时间间隔,切不可盲目加大药量或者频繁喷施。


编辑丨王凯旋

校版丨马东亮

审核丨王兰坤

声明
本文系北方蔬菜报原创,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蔬菜病毒病,这7个防控技巧太实用了!
蔬菜病毒病如何防治?这7个防控技巧太实用了!
广东疾控提醒:10月,请重点防范5种病
番鸭主要病毒病及其防控要点.doc
我国常见药用植物病毒病的危害与防控
主要植物病毒病防控关键技巧研究与应用
解析番茄病毒病诊断与防控
我国常见药用植物病毒病的危害与防控.pdf
苹果“病毒病”怎样辨别?如何防控?
实用百科|茄科植物病毒病的绿色防控技术

网址: 【提醒】防控病毒病,不可太“过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532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科学预防诺如病毒健康提示,北京疾
下一篇: 【涨知识】治病毒,记住配方中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