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老人花光养老钱借钱买收藏品!

老人花光养老钱借钱买收藏品!

老人花光养老钱借钱买收藏品

柳阳的二舅,一个接近60岁的山西居民,近期陷入了直播间的“古董”购物狂潮,导致家庭陷入了困境。他沉迷于购买各色“老物件”,这些所谓的古董来自不同直播间,主播们宣称它们来自“××墓穴”、“世代传承”,并暗示持有这些宝物未来能带来财富。自2020年起,柳阳的二舅在不同的直播间里购买了上百件物品,从名人书画到瓷器,价格不菲,甚至不惜透支信用卡,累积负债高达十几万元。

柳阳的家庭试图通过邀请专家鉴定来唤醒二舅的理智,专家证明这些“古董”实际上是现代仿制品,但二舅坚信这是家人的阻挠,与家人产生了多次冲突。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许多中老年人成为了这类收藏品直播间的忠实观众,他们被主播精心设计的剧本和亲密的称呼所吸引,如“家人”、“爸妈”,主播们承诺未来高价回收,利用“避税”、“监管漏洞”等理由诱导消费者购买,甚至暗示投资文玩珠宝的高回报。韦芳的公公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一个直播间花费了6万多元,购买了上百件商品,完全沉浸在发财梦中,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王梅建立的维权群聚集了许多有相似遭遇的家庭,他们发现这类直播间通常有固定的套路:长时间剧情铺设,打造主播的正面形象,如爱国青年、豪门后代,同时通过剧情和角色扮演吸引观众,逐渐让观众产生信任并下单购买。主播们承诺会高价回收,有时还会伪造回收场景,进一步巩固观众的信任。

然而,当家庭成员试图让沉迷其中的中老年人认识到被骗的事实时,却面临巨大挑战。许多人坚信自己的投资会得到回报,不愿接受真相,甚至因此与家人发生冲突,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法律专家指出,主播虚构事实出售与描述不符的商品可能构成诈骗。虽然有法律追责的可能,但举报直播间和主播往往收效甚微,部分原因是主播使用模糊语言和多账号策略逃避监管。此外,平台的举报机制和对违规账号的处理效率也影响了治理效果。

面对这一问题,专家建议提升公众特别是老年群体对网络直播诈骗的辨识能力,加强平台监管责任,优化投诉处理机制,并建议执法部门、行业组织和平台共同构建诈骗防范体系,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平台需强化主播身份验证,建立黑名单制度,优化内容识别技术,以减少违规直播间的生存空间。

相关知识

济南一老人半年买25万的收藏品,如今想退款成难题
玉玺、奥运纪念牌、钱币……柳州多名老人花几十万元购买收藏品,警方鉴定发现……
老人花费近20万搞收藏 花了过河钱还借了好几万
老人花6万鉴定“宝石”价值上亿?收藏骗局正吸干爸妈的养老钱……
老人花近280万买回“收藏品” 被骗本钱难收回
老人4年花20万买保健品 为何老人易陷保健品骗局
揭钱币收藏骗局:老人花30万买纪念币实际价格仅2万
老人花十万多元收藏名画 收藏品没见着卖方还不退钱
车迷看车展花光购买婚戒钱流落救助站
《情满傻娘心》,老无所依,57集完整版深度解读,花光五个亿的完整版,一场财富与冒险的旅程

网址: 老人花光养老钱借钱买收藏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574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赏藏花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藏品的种类五花八门另类收藏话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