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暮春品花

暮春品花

http://s6/middle/6a400665hbea20e57a5d5&690

不知不觉四月将尽,抒写早春的愿望和美好词句也随着日月交替苍白褪色。

“人间四月芳菲尽”、“开到荼靡花事了”,浮华散去,喧嚣声歇,心里却感觉到了久违的清静,仿佛看到了金色的希望。花开花落正如人之死生,哲理一点说,生是另一种形式的死,死却又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了,既是如此,何必沉湎花开而感伤花落呢?暮春是奠定丰收的时节,文人墨客雅爱花酒歌诗,却未曾料到花落才可结果,良醪最易沉沦,声色难能娱情,诗赋却成浮躁。花开了,欣赏她的美丽,品味她的馨香,理解她的艰辛,从美丽的背后看得出她的初衷并不为哗众取宠而来,方才是爱花赏花到了极致。伴着暮春的律动,朝云暮雨、阴阳交泰的两性法则更为彰显,花儿经过晚春时节疾风暴雨的洗礼,纷纷脱去了姹紫嫣红的嫁衣,赶趟儿似的孕育和拥抱着沉甸甸的未来,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蓬勃张力令人由衷地赞叹。不慕虚荣,不尚浮华是暮春给我们带来的一份精神大餐,从花开花落领悟了生命的真正含义。

我自认为是一个有高雅爱好的人。有一段时间,确切地说是在九六年以后的十年间,特别喜欢一些展示风雅的花草:君子兰、旱地莲、雏菊、竹子、腊梅等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阳春三月,蜂蝶翩翩,花香四溢,院子里如百花园。只要上街,只要出差,两个地方是必去的,一是花棚,二是书店。专程买来养花的书籍,仔细研读,为一暏繁花娇艳,真要消得人憔悴了。有朋友说我不像赏花之人,倒像是花圃园丁,我深感此言良是:先是附庸风雅,后是专心致志,大凡人一专心某事便会上瘾,乐此不疲,留恋难弃。当时特别感叹暮春时节,每到此时繁华热闹的景象走入轮回,一切都单调起来,到处是蓊郁的绿色,一点也没有感觉到书上所说的“生机”。天气也无常起来,今天是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明天也许就是墨云连绵、檐雨如绳。当时的认识自然是有偏差的,如果一年四季都繁花似锦也一定会看厌的。

九八年的时候,有花农出售一种杜鹃花,花棵上基本没有叶子,有好几种颜色的花嫁接到一起,一簇一簇的。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一般是快到春节时,让她按照时间开放,完全打乱了花开的季节性,只做应景之物,开放完了任务就完成了,因为养这种花要有特殊的温度、特殊的酸碱度、特殊的土壤,所以一般离开花棚后很短时间就干枯了。虽然我很喜欢花,但我对养这种花不感兴趣,特别对那些残酷制造应景花的人们更是有些讨厌,正如《病梅馆记》里龚自珍描述的那样“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而真正观花的人也显得肤浅。

年龄渐长,对养花观花的热情减了不少,倒不是对事不执着,没有常性和耐心,而是对赏花有了新的认识,“道法自然”,自然界有它的规则和道理。一个人也如一朵花,绚烂地开放,扎实地结果,开花只是个过程,而结果则是人生的目标。当年在平房院子里种的花大都已经送人了,只留下一盆龙舌兰,这是我从老家挪来的。我母亲喜欢种一些花草,她老人家不管花开不开,种花只是为消遣一下,年龄大了不再种地了,又不是爱出去东奔西走的脾气,闲起来反而会不适应。这棵龙舌兰当时很弱小的样子,不知道母亲从哪里要来的,我要带走,她说什么也不愿意,说我不是养花的料。好说歹说挪到县城来,一直悉心照料,却一次花也没开过,至今十多年了,无论搬家到哪里,一直带在身边,绿乎乎的都长满了也没分过盆。曾经有两年工作不很如意,心情不好,也没时间照料这盆花,十冬腊月天就摆在外面,竟然没有冻死,生命力可谓强矣!这几年全然没有赏花品酒的想法,即使踏青也很少去。

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花开花落,多了一份从容淡定,少了一份惆怅忧伤。暮春,在浓浓的绿意里,我感受到了丰收的希望。

(2012年4月27日草稿)

相关知识

暮春的花暮春的雨
别过暮春,走向浅夏
那朵暮春的花
花謝暮春
暮春之美
《蝶恋花 暮春》 苏轼
那朵暮春的花优秀作文
暮春的拼音
暮春,那些花儿
又是一年暮春时节

网址: 暮春品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726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玛瑞丝塔:小众品牌的坚守【品味】
下一篇: 泰安梨树苗、泰安梨树苗批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