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又是一年赏菊时

又是一年赏菊时

北京市天坛公园、北海公园举办金秋菊展,四川省成都市第五十九届菊花展开幕……霜降时节,百花凋零,菊花却悄然绽放,全国各地纷纷推出菊花节、菊花文化展等,满足人们观菊赏菊的需求。我国的菊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至今,人们赏菊、咏菊、画菊,以菊花傲霜、高洁之精神自我激励、涵养身心,留下许多趣谈、佳话。金秋又至,我们在菊花展中流连之时,不妨再温习一下文人雅士笔下的菊花。

1_2955_4681_4211_5930.jpg

周敦颐《爱莲说》中,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让陶渊明“赏菊者翘楚”的名号广为人知。事实确然如此,无论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洋溢着野逸之趣,寄寓着陶渊明的田园情思。

也源于陶渊明,“东篱赏菊”成为历代画家喜爱的主题。画的题目也大多由此衍生而来,如《采菊图》《陶潜诗意图》《对菊图》《东篱赏菊图》《陶潜赏菊图》,等等。这些画的构图亦相似,通常是:背山面水,草屋几间;沟壑边、山坡上或者竹篱旁,野菊数丛;人物多为老者一二人,一人者常常是“策扶老”而望之,二人者要么对弈,要么饮酒、品茶,一派潇洒、闲适、高远之情味。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的《采菊图》,构图则略显特别:远山,近树,房屋夹于沟壑间,山坡上菊丛隐隐,见菊不见人。采菊之人在何处?深山不见人,但闻菊花香。或许,所谓“采菊”,更重要的是心中有菊。心中有菊,即可“悠然见南山”,那份野逸之心自在“悠然”中矣!

古人风雅,受陶渊明的影响,赏菊之风颇盛。菊花盛开,金黄一地,若无友朋共赏,岂不大煞风景?于是,菊花与朋友有了关联。

明代王伯縠在《寄孙汝师》一笺中,有如此表达:“江上黄花灿若金,蟹筐大如斗,山气日夕佳,树如沐,翠色满裙,顾安得与足下箕踞拍浮乎?”菊花金黄,螃蟹如斗,美酒满杯,再加上“山气日夕佳”,树如新洗,翠色一地,如此美景、美时、美色、美食,可谓“四美俱”矣。能不邀朋友共赏之?如此赏菊,该是多么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神采飞扬之事!

古人赏的菊花是何品种,已难考证。不过,有人说,应该是野菊花居多。野菊花乃自然之菊,最能体现菊花之本色。深秋至,山坡上、沟壑中、河岸边、碎石间、篱笆下,野菊花遍地开放。野菊花小、碎、密集,成片时,花团锦簇,给人一种铺张的气势。单株的野菊花则瘦伶伶、娉婷婷,有一种摇曳之风姿。野菊花,怎么看都好看!

野菊花的香是一种浓浓的药香,清凉凉、寒颤颤的,闻起来让人禁不住身体一抖--抖出的是精、气、神。我特别喜欢野菊花的药香,每年秋天都会采几束,插入长颈瓶中作为清供。直至彻底干枯,野菊花的药香仍在房间里弥漫,好似它要倔强地把秋天留住。某次,我读到一些画家的《瓶菊图》,方知“瓶菊”作为清供之物也是古人赏菊的一种方式--菊在案头,秋天就留在了心头。

菊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自古画菊者数不胜数。不过,多数画家笔下的菊花呈纷繁之姿态、鲜艳之色彩,像唐寅、八大山人这样画出独特之菊者甚少。

唐寅有一幅《菊花图》:山石一块,荆棘数丛,菊花一株。菊株很大,可谓“一菊如树”,枝干挺拔,花朵纷繁,一派傲霜迎寒的骄姿。画上题诗曰:“彭泽先生懒折腰,葛巾归去意萧萧。东篱多少南山影,挹取菊花入酒瓢。”此画、此诗正是唐寅桀骜不驯的写照。

八大山人画菊,只画折枝,且往往只有一枝。一枝菊茎,三四朵花,菊叶黢黑,菊花垂垂,呈萎靡状,多颓败相。作为明末皇室遗民,彼时的八大山人看不到未来,故其画亦多“有骨无相”。不过,相是皮毛,骨在心中,八大山人傲骨立世、特立独行,亦是一奇人。

画家画菊,亦是赏菊。今人读画家画中之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赏菊。

(题图为小品画《品秋图》)

相关知识

又是一年赏花时 莫斯科花卉节正在进行中
又是一年樱花季
又是一年暮春时节
三都县:遍地油菜花香溢,又是一年赏花时
赏菊
又是一年樱花季散文
健康提示:又是一年赏花时,踏春郊游,花粉过敏需警惕
又是一年葵花开(2024.6.26)
今宵月圆花更好 又是一年中秋时
又是一年桂花香

网址: 又是一年赏菊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79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5年来,首次重启!诸暨赏菊盛会
下一篇: 秋来菊花开!快来南岸铜锣花谷共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