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梅花山观梅记——“车轮上的行囊”之四十三,南通网

梅花山观梅记——“车轮上的行囊”之四十三,南通网

梅花山观梅记——“车轮上的行囊”之四十三

2020-11-27 10:49:54 来源: 南通网

似乎有谁把历朝历代吟咏梅花的诗词歌赋剪碎,撒成一山的宫粉胭脂,绿萼玉蝶。春天在这里,竟是这样的饱满和烂漫,梅花把积蓄了整冬的热情都释放出来了。

□黄俊生

暗香浮动的季节,我到南京,心想,我还没去过梅花山,眼下花事正盛,怎能不去看看?

我去过无锡梅园,去过昆山淀山湖梅园,在无花的季节里去过武汉东湖梅园,可就是一直没去过南京梅花山,要知道,梅花山可是中国四大梅园之首呢!

梅花山的位置我还是熟悉的,就在钟山南麓。都说钟山是块风水宝地,我看也是。站远了看,它就像是一把朝南摆放的南官帽椅,主峰北高峰是椅背,东峰小茅山与西峰天堡山则是把手,椅子正中坐着明孝陵,东边扶手两侧坐着中山陵与灵谷寺,西边把手两侧坐着缪仲恺何香凝墓与紫金山天文台,而在椅子搁脚的地方,则是梅花山。

钟山的名气很大,史上几乎所有的文人墨客经过钟山都要留下点文字,那首小学生都会背的“钟山风雨起苍黄”更是把钟山名气推到极致。不过,我眼中的钟山却是一座大墓穴,从古到今的名人陵墓几只手也数不过来,这不,脚下的这座梅花山,原名叫孙陵岗,就是孙权与他夫人、儿子的墓地。

孙权这个人物一生中给历史留下多少个第一,似乎没有人统计过,但他之于南京来说,有两个第一不容置疑,一是在清凉山筑石头城,一是在钟山给自己建陵寝。前者为南京古都之祖,后者为六朝陵墓之先。看来,孙权挺器重孔明先生,孔明一句话“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孙权就把蟠龙和猛虎给收伏了。孙权对江南的社会发展有重要贡献,连农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都说孙权“是一条好汉”。朱元璋也真是个奇葩皇帝,就喜欢修坟,给祖父、曾祖父在泗州盖祖陵,给父亲在凤阳筑皇陵,给自己在钟山修孝陵,从生前一直修到死后。朱元璋很是看好紫气祥瑞的钟山,他把向阳的南麓留给自己,把背阴的北麓赐给功臣。孝陵建筑在钟山独龙阜,位置比孙权陵寝高了许多。为建明孝陵,朱元璋没少干迁坟拆庙的事,连一代高僧宝志和尚的墓也未能幸免,但唯独留下孙陵岗。明太祖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让他给我看大门吧。南京都城开埠的一代大帝,竟在1100年后成了朱家的门子,闻之不知道有没有像周公瑾一样呕血三斗。不过,明太祖一改历代陵寝神道拔直体例,神道绕过孙陵岗,算是给足了孙仲谋面子。

钟山自六朝就开始种梅花,而大面积种植却是在孙中山奉安中山陵以后,国父陵寝管委会在孙陵岗培植梅花,规模逐步扩大,孙陵岗的名字就慢慢躲到梅花山身后。一进梅花山大门,顿时感到眼花缭乱。漫山遍岗的梅树开满密密层层的花,白的、绿的、黄的、朱红的、粉红的,从山脚开到山顶,从树枝爬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似乎有谁把历朝历代吟咏梅花的诗词歌赋剪碎,撒成一山的宫粉胭脂,绿萼玉蝶。春天在这里,竟是这样的饱满和烂漫,梅花把积蓄了整冬的热情都释放出来了。

漫步山坡,犹如在香薰。轻柔的、优雅的暗香,像久别的情人腻在身上,抚摸每一寸肌肤,亲吻每一个毛孔。游览指示牌介绍说,梅花山方圆1530亩,梅花30000多株,品种320多个,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称,猩猩红、骨里红、照水、宫粉、跳枝、千叶红、长枝、胭脂、玉碟、送春等,属梅中珍品,其中“别角晚水”全国独此一株,尤为珍贵,可惜我没寻到,倒是在观梅轩前看到一株“梅王”,铁杆虬枝,花朵疏朗,有名士风。不过,这“观梅轩”倒是有讲究,亭子不甚起眼,上有一联“天阙远瞻鸣鹤舞,孝陵啁望伏龙眠”,是孙科手笔,但亭子的前身甚是吓人,原来是汪精卫的坟墓,1946年被何应钦派人炸墓开棺,平掉墓地,建为此亭。

梅花山顶有座博爱阁,正面横匾上的“博爱阁”三字,选自孙中山手迹。博爱阁是俯瞰梅花山的观景点,山周梅花尽呈眼底。据考古学家探测,博爱阁下方山肚子里就是孙权陵寝,在东吴大帝陵寝之上盖博爱阁,算是历史的一种巧合吧。踏上阁楼向南望,游人像花蝴蝶一样穿行于梅林,探梅、嗅梅、留影;向北看,明孝陵金水桥、方门、碑殿、享殿、方城、明楼、宝顶,历历在目。明媚的阳光下,梅花山云蒸霞蔚,如雾如霰,眼中一时竟有些迷蒙。梅花山花事如此繁茂,想必汲了紫金山钟灵毓秀之精华,沾了北高峰六朝粉黛之胭脂。自打孙权第一个在梅花山建陵寝之后,东晋的11位君主中,有近一半把自己埋在这里,那明洪武更是将钟山列为皇苑禁地。他们有谁想到,多少年后,朝代更迭,世事变易,马上得来的江山竟会落入他人怀抱。更哪堪,一代帝王冢竟有布衣钗裙登踏,岂不悲乎?对此,500多年前与徐青藤同时代的杨慎早有解答,他唱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回头再看明孝陵,红墙琉璃瓦,朱门丹樨阶,依然气象森严,但我已经不想进去了。六宫粉黛,江山别抱,干卿底事?我且赏花去。

[责任编辑: 高阳 ]

一键分享至

相关知识

赏梅正当时,邂逅南京梅花山!
#我还是喜欢南京 寻梅探花 梅花山春节档攻略来了!
帝陵赏花 梅林间难掩的帝王之气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
春日寻梅何处去 十梅庵梅花节3月16日开幕
微访谈 | 俞香顺谈赏梅史与南京梅文化
我校花卉园艺课程走进梅花山
花卉业走出“寒冬”迎春天 南通网-南通新闻-资讯-生活首选门户
南通启东花草租赁/永生花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福建省蕨类植物新记录属种

网址: 梅花山观梅记——“车轮上的行囊”之四十三,南通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800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梅花节如约而至,捧出听戏赏梅品茗
下一篇: 梅为什么要在冬天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