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由于人类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等,致使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不仅严重影响园林景观,同时也大大降低园林植物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1、病虫害类型多样
        在现在的城市园林建设中,为了增加城市园林的观赏美感和植物种类,园林建设单位一般都会选择从外地引进或者人工栽培非本地植物种类。受植物种类多样性以及生长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影响,病虫害问题频发,甚至产生了一些新的病虫害类型。随着病虫害种类的逐渐增加,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加大。
2、病虫害危害性大
        城市园林中的植物相较于在自然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植物而言比较脆弱,因为城市园林中的植物大多数是经过人工精心培育的,所以生长环境、土壤成分限制、有害气体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会降低植物的抗病能力,使植物无法抵抗病虫害的侵害,致使病虫害的侵害日益猖獗。这不仅影响植被的观赏性,更会因为病虫害的灾害性、多发性、不可预见性等使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陷入持久战。
3、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大
        城市园林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形态会因为城市的气候、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有些种类甚至会因为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产生异变,使得病虫害种类增加,加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治理过程中要根据病虫害的动态变化及特征进行有效防治。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问题
1、重视建设而忽视管理,病虫害种类较多
                由于国家越发重视城市生态发展,政府加大了城市园林建设的资金投入量,然而并没有获得显著效果。主要原因是因为重建轻管。也就是在种植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合理进行规划和选种,只是追求短时间内的成林成景效果,存在栽植密度高、植株间距小及生长发展空间透心不好等问题,从而导致植株势弱而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此外,引进的新品种植物也容易形成外来物种侵害。园林中病虫害种类较多,外来物种危害较大,提高了后期病虫害防治难度。此外,缺乏后期养护管理投入,对植物的生态习性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从而加重了病虫害。  
2、防治技术单一,防治措施不合理
        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主要还是采取化学防治措施。随着绿化建设日益发展,园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针对病虫害过度使用化学药剂,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一直使用化学药剂,也容易使病虫害形成耐药性,从而提高防治难度,导致病虫害防治陷入恶性循环,影响城市园林发展,这与目前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相符。
三、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主要措施
1、天敌昆虫
        天敌昆虫是园林植物病虫害最重要的自然控制因子,也是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方法,分为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2大类。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草岭、食蚜蝇和捕食螨等,可直接杀死蚜虫、叶蜻、介壳虫、鳞翅目幼虫等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它们不直接杀死害虫,而是寄生在害虫体内,导致害虫逐渐死亡,广泛应用的有赤眼蜂、姬小蜂、蚜小蜂等,使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和刺蛾,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已经可以工厂化生产瓢虫、草岭、赤眼蜂、蚜茧蜂等天敌昆虫。
2、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防治法是指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具有对人畜安全、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等优点,可用于微生物防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病毒等。
2.1病原微生物杀虫。昆虫病原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侵入虫体内,导致败血症或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使昆虫死亡。

具有杀虫作用的昆虫病原细菌主要来自芽孢杆菌科、假单孢杆菌科和肠杆菌科,其中应用最普遍的为芽孢杆菌科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其制剂可防治松毛虫、枯叶蛾、尺蛾、刺蛾、毒蛾、卷叶蛾、天社蛾、蓑蛾、巢蛾、灯蛾等鳞翅目园林植物害虫。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大类群,病原菌以其孢子或菌丝自体壁侵入害虫体内,消耗虫体各种组织和体液最终杀死害虫。目前我国用于防治园林植物害虫的病原真菌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属真菌和虫霉属真菌等,尤以白僵菌和绿僵菌应用最广,可有效控制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害虫。
        昆虫病毒具有极强的专一性,一般一种病毒只感染一种昆虫。昆虫病毒杀虫剂对环境的干扰最小,这也是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最大优点。昆虫幼虫感染病毒后,病毒会急剧吞噬消耗虫体组织,导致昆虫消化系统紊乱,食欲丧失,行动迟缓等,最终虫体组织液化死亡。昆虫病毒应用较广的为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和颗粒体病毒(GV),主要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害虫幼虫。由于昆虫病毒是专性寄生物,需要通过活体培养,给大规模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通过多年的协同攻关,破解了我国昆虫群养和病毒提取等技术难题,在国内首次分离得到高品质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生物杀虫剂原药。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4种昆虫病毒原药都是国际含量最高的昆虫病毒。
2.2病原微生物杀菌。很多放线菌、真菌和细菌能够通过竞争、拮抗、寄生、溶菌、诱导植物抗性等多种方式控制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常用的生防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生防真菌主要有哈茨木霉、绿色木霉等木霉菌,而放线菌则主要是通过生成抗生素的方式达到快速抑制病原菌的目的,抗生素种类主要有春雷霉素、多效霉素、中生霉素、庆丰霉素。  
3、昆虫病原线虫
        昆虫病原线虫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潜能的生物防治因子。昆虫病原线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对多种地下害虫和园林植物钻蛀性等隐蔽性害虫具有特定的防治效果,能够主动搜寻寄主害虫,通过释放其体内携带的共生细菌,使寄主害虫患败血症死亡。昆虫病原线虫能够持续侵染和杀死害虫,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且能与多种化学农药和生物制剂混用。园林上常用于防治蛴螬和天牛等地下害虫和蛀干害虫。
4、杀虫杭生素
一些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线菌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质,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毒杀作用,称之为杀虫素或杀虫抗生素,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分解快、残留少等优点。用作杀虫剂的抗生素多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国内实现产业化的杀虫抗生素包括阿维菌素、华光霉素、浏阳霉素等,其中又以阿维菌素应用最为广泛,它是一种神经传导介质的拮抗剂,害虫与药剂接触后迅速处于麻痹、拒食、缓动或不动状态而死亡,可防治鳞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和螨类等多种园林植物害虫。
5、生物防治措施
5.1 以虫治虫。以虫治虫是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广泛的措施,也是最主要的措施。以虫治虫,即利用园林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多种天敌,通过天敌与害虫之间取食与被捕食的食物链关系来降低有害病虫的种群密度。例如,常见的捕食性昆虫有瓢虫、螳螂、食蚜蝇等,寄生性昆虫有土蜂、寄生蝇、肿腿蜂、白蛾周氏啮小峰和花绒寄甲等。其中,寄生性昆虫寄生在其他昆虫的体内或体外汲取其他昆虫的营养来维系自身存活,导致害虫死亡,从而有效境地害虫的种群数量。
5.2 灯诱和性诱技术。因一些害虫比较喜欢光亮,所以在日常的防控过程中诱杀法应用比较普遍,常见的有灯光诱杀、性外刺激诱杀等。灯光诱杀技术是一种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具有高效、绿色、不产生抗性等特点。但是,灯光诱杀技术对害虫和益虫都具有诱捕效果,所以如何提高灯光诱捕的针对性和开发更加节能环保的低成本的灯光诱捕器是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性外刺激诱杀就是利用简单的工具和物理因素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之为物理机械防治。此方法简单实用、易操作、见效快,在虫害大量发生时可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对于某些化学农药难以解决的小范围虫害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可以在采取上述措施之外,还需要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以此严格防治病虫害。对此,有关防护管理人员应根据园林植物的具体情况,综合采用各种防治方式,对病虫害问题实施综合防治,进而真正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有点少
参考文献
[1]杜玉霞,许殿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8(3):25.
[2]秦渝和.绿化树木科学养护及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解析[J].现代园艺,2017(9):152-153.

相关知识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论文研究进展
浅谈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现状及对策.pdf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生态控制探析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现状与应对措施
天敌昆虫在我国林业害虫生物防治上的研究进展
城市园林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城市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城市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

网址: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80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海桐球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海桐球病
下一篇: 黄菖蒲病虫害如何防治,不同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