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感染;一、基本概念;二、细菌感染三因素;(一).致病菌;(二).宿主;(三).环境;三、细菌的致病作用;毒力(virulence): 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毒力是量的概念,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 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 ID50) 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侵袭力(invasiveness) 致病菌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等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定植、生长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在感染早期或初始阶段起关键作用。;a. 粘附因子(adhesive factor) 大多数细菌表面具有有粘附作用的特殊结构??相关物质,这些表层结构或组分称为粘附因子或粘附素(adhesin)。 粘附是细菌与宿主细胞接触、定植、引起感染的第一步;b. 侵袭机制 粘附是细菌侵袭的第一步,病原菌的进一步入侵还有其他机制,其关键是抵抗、逃避机体免疫防御功能。;12;图为定植于静脉导管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扫描电镜照片(×6000)。(From Lansing M. Prescott et al. Microbiology, 5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2: p920;毒素 (toxin);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外毒素;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由脂类A决定;2、细菌侵入的数量;四、感染的发生和发展——来源 ;传播方式与途径;经粘膜感染: 呼吸道(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等) 消化道—粪口途径(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 泌尿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淋球菌、梅毒螺旋体等) 经皮肤感染:如破伤风梭菌、致病性葡萄球菌 性接触:如淋病奈瑟菌,性传播疾病(STD) 多途径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炭疽杆菌;(二)内源性感染 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表,大多为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如感染过潜伏下来的细菌引起的重新感染)。 内源性感染已成为临床细菌感染中的常见病,是细菌感染的新动向,也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现象之一。;病原菌侵入机体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两者作用力量的对比及其变化,决定着感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临床感染类型:带菌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侵入的病菌毒力较弱、数量不多,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 特点:机体获得足够的特异免疫力,是传染源。 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传染病) 宿主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带菌状态(carrier state): 在感染后,病原菌未被完全清除,而继续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并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带菌者。;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 1.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 2.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为: 1.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 痈、伤口化脓 2.全身感染(systemic infection):菌血症、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毒血症(toxemia):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白喉、破伤风等。 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也可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
相关知识
校园的花坛ppt课件.pptx
《百合花》PPT课件3
绿色清新花艺培训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
室内软装设计项目教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植物病原细菌ppt课件.ppt
四季的花PPT课件
花卉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022年新编)《19 生物的栖息地 》课件.pptx
《病毒》PPT课件5
插花基础培训现代插花的基本技巧教育PPT实施课件.pptx
网址: 细菌的感染PPT课件.ppt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8443.html
上一篇: 血常规细菌感染怎么回事怎么办 |
下一篇: 小儿细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