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赏中国兰花
耿玮
兰花的开放,是兰花价值——美的展示,香味、色彩、形状,都是为了吸引昆虫前来帮助授粉,完成物种生命的延续。为了完成物种的繁衍,各种兰花不遗遗力的展示它生命的美丽。结果,人类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来,形成了一种千年承传的赏玩文化。从帝王将相、文人士子、达商巨贾到普通百姓,很多人都被兰花深深打动,为之着迷。兰花赏玩文化的发展积淀就形成了兰花的鉴赏学问。兰花鉴赏是兰文化的重要内容,反映人们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当然,兰花鉴赏需要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即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否则,难免东一鳞、西一爪,难窥全貌。
一、中国兰花鉴赏需要以传统美学为基础
中国的文化是一种自然和谐的文化,其核心是天人合一宇宙观,是太极阴阳整体论。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学是以天圆地方的形象思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对形的追求体现在“方、圆、对称”上,反映的是一种和谐美。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从建筑、家具到其他生活用品,无不体现出东方人的方、圆、对称与和谐美。中国兰花形态体现的也是这种美,我们看,正常兰花花朵分为两轮,外为三片萼片。主瓣高居其上,副瓣分列两边。是一种对称,里三片花瓣,捧瓣两片,对称着生于主瓣之下,唇瓣则着生于副瓣中间,整朵花从中线分开,两边一样对称,体现出一种对称美。起源于江浙的瓣型学说就是以方、圆、对称为基础形成的。正格瓣型花除了对称之外对花之瓣型还有方或圆的符合几何线条的要求。而畸形花则主要以对称美、和谐美为追求。蝶花也好、多瓣、少瓣也好,其他奇形怪状也好,无不要满足人们视觉上的和谐美。若花奇得不对称,不和谐,则美中不足,美的持久性较差,初看惊奇,再看已不稀奇,称为“看一眼的花”。花是观赏的,首先要满足视觉的效果。明白了这点,才不会在鉴赏中一味猎奇涉险,走入死胡同。畸形花的追求应注意奇中有正,能产生视觉上的美感。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看,以色彩艳丽和瓣型端庄为主的正格花是发展的主流,畸形花只是一种补充。
传统美学对于色彩的追求上主要以清雅、明快、艳丽为主,以纯色为主,以红色、白色、黄色、绿色为主。
兰花是用来观赏的,其具有经济价值主要就是因为具有观赏价值。好的兰花应当具有从众之美,不仅专家学者认可,普通百姓也能一眼就看出它的美。如果仅是少数人认可,缺少从众之美,那样的花恐怕未必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就象流星划过夜空,耀眼只是瞬间。
决定兰花观赏价值的三个要素:色彩、形状、香味。
个人认为兰品的取舍顺序应该是色彩、瓣型、香味,依次递进。原因是有香味如无色彩和瓣型是粗草一株,这样的花满街都是;如有瓣型无香味、色彩亦不足取(如豆瓣兰中此类粗花很多);如色彩艳丽无比,即使瓣型不佳、无香味也还可以一观,比如豆瓣兰中就有许多这样的色彩花。古人说:“兰无香不可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这种观念正在淡化,韩国、日本的春兰是没有香味的,一样受人喜爱;豆瓣兰是没有香味的,但好花照样有那么多人追捧。如色香形同时具备,当然最好。一株兰花同时具备了色彩、瓣型、香味和漂亮的株叶,那就是极品兰花了。多年以前流行畸形花时我写过一首诗:“求奇求异一阵风,流行过后转眼空,瓣型色彩是主题,美在端庄与凝重”。今天总算瓣型和色彩重新成为主流了。
二、兰花鉴赏要以文化为底蕴
我们知道,中国兰花是人格化的花,她别具香色神韵、不与群芳同列。千百年来,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敬爱、吟、咏、歌、赋,以致把她人格化。可以说她是文化之花,若无文人推崇、文化簇拥,她也不会像今天这样,身价百倍,列群芳之首。因而要鉴赏兰花,首先要深入了解、多方位的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兰花是用来欣赏的,是一种精神食粮、精神产品。欣赏兰花,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经济条件,即食饱穿暖,经济宽裕。一是要有审美情趣即精神追求;如果一个人没有审美情趣,只满足于吃饱穿暖,他是不会觉得兰花有什么美感的,他可能会说,那不就是一株草、一株花嘛,能吃、能穿吗?因为他困在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上,还没有精神追求,还处在什么都用吃穿来衡量的地步,他的追求还停留在最简单、最原始的物质满足上,哪里看得到什么美呢。人的审美情趣何来,文化积淀、熏陶的结果。在古代,兰花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和少数富商巨贾的专享,普通老百姓难以问津。今天,我们国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有条件赏玩兰花,实是国人之福。一时间兰花身价百倍,兰花受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礼遇,也反映出祖国经济繁荣与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令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
三、色彩
何为色彩,色是指颜色,彩是亮丽的光泽,玉一样的感觉。有色无彩、有彩无色的兰花不入品,有色有彩的兰花才具有较佳的观赏性。兰花之色彩,万紫千红、纷繁复杂。色彩的多样性超过任何一种花卉。赤、橙、黄、绿、青、黑、紫,色色具备。既有单色彩心花、纯色素心花,又有色彩相互交错、渲染、浸润的复色花。兰花花色的变异性很大,色彩层出不穷。任何人都可以在兰展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色彩的兰花,这便是兰花的宝贵之处。
古人以素心花、纯色花为上品,原因是素心花、纯色花花色纯净,香味持久,赏心悦目,经久耐看,可使人思绪宁静,不起尘念,有净化思维、修身养性的作用。色彩杂乱的花,美的持久性相对较差,不耐看。当然,现代人受西方文化之交错影响,审美观与时俱进,与古代人相比已经有很大不同,只要是色彩艳丽、形质韵美的兰花都大受欢迎,大有市场。
四、形状
中国兰花之形状,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其变异之复杂,也是其他花卉无可比拟的。其形状可分为常态花和畸形花。常态花有花柄1个,萼片3枚,花瓣3枚(捧心2枚,唇瓣1枚),蕊柱1枚,凡不符合这个着生标准的就称为畸形花。常态花各组成部分着生部位不同则形状各异,产生的视觉效果相去甚远。3枚萼片通常称作外三瓣,以宽阔短圆为佳,其中居上的萼片通常称主瓣,两侧的叫副瓣,主瓣有俯有仰,以仰者为佳;副瓣根据着生部位不同分为飞肩、平肩、落肩,以飞肩、平肩为佳;捧瓣有分有合,有俯有仰,以合而下俯者为佳;唇瓣有长有短、有大有小、有卷有舒,以短阔不卷者为佳;蕊柱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以细、短者为佳。正格上品花主要有荷瓣、梅瓣、水仙瓣、戟瓣(蝉翼瓣)等。畸形花则千奇百怪,年年开品不同,难以一一描述。
五、兰香
兰香是中国兰花的魂,是中国兰花区别于他国兰花之重要方面。我把兰香排在兰花选品三要素之最后,并不是说兰香不重要,而是因为兰花园艺栽培品种的遴选,要求精中取精,不能把普遍性的特征放在第一位。在具备了色和形之后,兰香就是非常关键的了,有香无香档次不可同日而语。盖大千世界,万紫千红,色彩艳丽的花难以胜数,但艳丽的花多不香,香之花多色彩不艳丽。只有中国兰花则兼而有之。这便是其宝贵之处。兰香俗称幽香,不浓烈,是一种典雅高贵的香味。兰香是阵发性幽香,如丝如缕,时有时无,细察每不觉,无意时泌脾,具有耐人寻味的神秘感。也是至今无法人工合成的香味,一盆在室,芬芳四散,爽心快意,实在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兰香有数种,春剑、莲瓣兰为米兰型幽香,春兰、蕙兰、送春、珍珠矮、四季兰为清香型,墨兰为甜香型,秋芝则略带药香。
六、株叶
俗话说:“观花一时,观叶四季”、“好花尚需绿叶相配”,可见兰花之株叶对构成兰花之美的重要性。兰花的株叶有环垂、直立、半直立、扭卷、承露等类型。兰花的叶形贵在统一规整、排列有序,忌凌乱。个人认为以春剑、春兰、紫秀、四季兰、寒兰的叶片最为美观,叶片数量合理,长宽比适中,疏朗俊秀,花叶匹配效果较佳,可入诗入画。当然,各类兰花中都有个别兰花叶形规整漂亮,但我们这里讲的是普遍性。还有各人的喜好不一样,总之自己觉得美观就行。
七、神韵
兰花相学与人类的相学是一样的,人类相学的初级阶段是将人的形体、五官分开来看,到精熟以后的高级阶段则是将人的形体、五官综合起来,透过表象看内在的精神气质。兰花亦然,我在网上曾看到一些“唯瓣型”论者,看兰只讲瓣型,不论其他,看到美丽的色花,却视而不见;还有一些“唯香”论者,只问香不香,不管美不美,不免偏颇。兰花鉴赏是一门综合艺术,不能象盲人摸象那样去折腾,要综合起来,透过表象,看到深层次的内涵,这种深层次的内涵便是神韵。兰花鉴赏达到一定水平,即以看神韵为主。神韵是兰花的香味、色彩、形状的综合搭配、和谐统一后反映出的精神气质。兰花鉴赏的看神韵阶段已经脱出了香味、色彩、瓣型的限制,返璞归真,处处有美。总之,神韵阶段,以和谐为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各人凭天赋去妙悟。
此图为自育春兰“安居梅”
相关知识
中国兰花栽培与鉴赏
中国兰花鉴赏史略(一)
中国兰花的鉴赏.doc
中国兰花的鉴赏标准简介
兰花怎样鉴赏?
中国兰花奇花艺研究及奇花名品鉴赏
兰花鉴赏
兰花鉴赏纵横谈(一)
兰花梅瓣花鉴赏
对中国寒兰花艺鉴赏的初探(之一)
网址: 怎样鉴赏中国兰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8612.html
上一篇: 文人画画家笔下的兰花 |
下一篇: 抗抑郁的六朵金花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