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花城”是广州的别称。在广州众多行政区中,唯有花都区的名字带有“花”字。
1月19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通过广州“新春走基层”活动走访时,发现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的花都区,“花”是不可缺少的主角。在处处洋溢着幸福和希望的氛围下,此时的花都,又绝不仅仅是“花之都”。
这里,是不落幕的“花之都”
和广州不少行政区一样,花都区在2023年农历新年到来前设置迎春花市。记者1月19日现场所见,花都花市气氛不输广州其他区的老牌花市,和广州不少老牌花市般拥有着客流及“花海”场景。相比广州其他区花市只在春节前设置,花都正努力打造一处不落幕的花市——迎春花市设置地广州花卉之都,本身就是花都主要的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当各区迎春花市在大年初一到来即散去时,大家仍然可以前往花都花市所在地买到各类花木。
1月19日,市民在花都花市选购年花 梁怿韬 摄
“无论是本区还是广州全市,‘花都之花’均占有重要地位。”花都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温荣介绍,花卉是花都区农业支柱产业,2022年该区花卉产值为27.79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86.97亿元)的32%;占广州全市花卉产值(66.98亿元)约41%,占比全市第一。
“在线上和线下两条渠道都畅通的现状下,我们对今年花都的花卉产值有信心。”温荣介绍,2022年新春销售期,花都区主要通过线上方式售卖花卉。2023年1月1日至1月18日,花都区花卉线上销售量已超过3000万元,线下销售量估计也在3000万元至4000万元左右。随着花都及广州各区迎春花市启动,更多“花都之花”将上市销售,走进千家万户。温荣预计,仅2023年新春销售期,花都区花卉销售量即可突破1亿元。
花卉产业不仅只有鲜花单一品类,还有盆景苗木这一细分市场。记者1月19日在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看到,村内有园区在展示盆景。市民游客至此不仅可欣赏到各类盆景,如果确实“看上了”某一盆盆景,还可以拨打园区内的电话“问价下单”。
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盆景园 梁怿韬 摄
“盆景是赤坭的特色产业。”赤坭镇党委委员李剑介绍,赤坭部分村落一直有种植销售盆景的传统。目前赤坭盆景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亩,年产值预计超10亿元。竹洞村在推动盆景种植销售的同时,还以打造园区的方式让盆景作为观赏物吸引游客到访,间接刺激了该村的乡村旅游产业。
这里,是“乡村振兴之都”
“合适的产业导入,对于振兴乡村,起到关键作用。”李剑表示,明确清晰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路径,可推动一条村持续振兴发展。
竹洞村因盆景而振兴。在竹洞以南10多公里的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也在根据自身特色,创意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记者1月19日在该村看到,这一建于1367年的古村,保持着古色古香的村容村貌,小桥流水、青砖建筑、幽幽小巷,游客闲逛于此,可以深度体验保存完好的岭南古村落。
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 梁怿韬 摄
“2023年春节期间,游客到塱头古村游玩,可以逐步享受到创新乡村振兴方式所带来的成果。”炭步镇旅游办工作人员汤沛莲告诉记者,花都各级政府部门历来十分重视塱头古村的保育和振兴工作,通过自2009年起的持续投入,塱头古村目前已获得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广东旅游名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相比传统的政府财政投入,近年来花都区在塱头古村的保育振兴工作上持续探索适当的市场化导入。通过广东省乡村振兴推荐渠道,塱头古村牵手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获得2亿元的项目投资,被列为2022年度广州市级“攻城拔寨”项目和花都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通过近一年的投入,截至2023年春节前,游客已可看到初步投入成果,“不少古旧建筑,我们对它们实施修旧如旧改造。从活化利用角度考虑,一些被修复的古旧建筑可作为文化类展览或经营场所。”汤沛莲说。
“我们看重这里的,是完好的风貌。”唯品会项目塱头古村运营负责人张玲介绍,花都区持续对塱头古村的前期投入,让塱头古村始终保持岭南古村落形态。在后期运营中,唯品会将会为塱头古村引入匹配古村落的文化产业,适当引入配合旅游业发展的餐饮业。从保护古村落风貌角度出发,引入的产业也将以“国潮”风格为主。这些产业的引入,预计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到塱头古村旅游,增加塱头古村居民收入。
“通过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我们已开发出‘粤乡寻韵之旅’这一特色旅游线路,通过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花都区旅游发展中心负责人梁嘉琪介绍,“粤乡寻韵之旅”包括了塱头村(3A景区)、石头记矿物园(4A景区)、洪秀全故居(3A景区)、广东圆玄道观(4A景区)、资政大夫祠等景区,以乡村古建群、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珠宝矿物主题博物馆等为特色,展示了花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置身于此可真正了解广州本地的人文历史、名人故事,欣赏典型的广府古村落特有风貌,感悟岭南传统文化。
“通过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我们正在打造‘花漾年华’新乡村示范带。”花都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胡志仪介绍,该示范带以路为廊,连通马岭片区、岭南盆景小镇片区、九曲河片区等三大片区,是花卉、渔业和“互联网+农业”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域。花都区致力打造该示范带,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这里,是“冰雪产业之都”
“到广州赏雪吧!”如果有人发出这样的邀约,千万不要觉得是开玩笑。常年温暖的广州,如今不仅可以赏雪玩雪,还可以将冰雪当作产业做大做强。1月19日,记者在花都区广州融创文旅城看到,通过先进的建设和降温技术,文旅城打造出总面积达7.5万平方米,常年温度保持在-6摄氏度的热雪奇迹景区。市民游客穿着羽绒服,或在景区内滑雪,或与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或就在景区小店喝着姜茶静静赏雪。
1月19日,市民游客在广州融创文旅城赏雪玩雪 梁怿韬 摄
“这个景区,持续吸引游客到来。”广州热雪奇迹运营负责人杨德明介绍,自2019年6月15日广州融创文旅城正式开业以来,广州热雪奇迹于2020年9月底累计客流量突破100万,成为全球最快突破百万客流的滑雪场之一。随着旅游市场的复苏,杨德明表示他已明显感到游客的增加,“春节假期来临前的近几天,广州热雪奇迹每天接待的游客在2000到3000人左右;预计春节假期,广州热雪奇迹每天接待游客可达5000人。”
“对于广州来说,冰雪不仅仅是游玩,还可以是门产业。”杨德明表示,广州热雪奇迹将在2023年6至8月,承接“南国花城·第二届湾区冰雪文化节”工作。在冰雪文化节举办期间,广州热雪奇迹将承办多场滑雪比赛,并通过科普展览、公开课等方式,向公众介绍滑雪知识。粤港澳大湾区滑雪爱好者,无需离开湾区就能够在家门口看到乃至参与到一流冰雪运动会。作为一座布局在一线城市的文旅城,游客不仅可以在融创文旅城赏雪玩雪,还能游玩水世界、体育世界、大剧院、商业中心等设施。来广州花都,逛融创文旅城,游客可以在一年四季的任何时期,玩到各种一年四季专属的游玩项目。
这里,是“绿色金融之都”
也许您未必清晰“绿色金融”这一概念,但“绿色金融”已悄悄走近您身边。记者1月19日在走访位于花都区的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时获悉,多款绿色金融产品,正服务着广州市民,并为多个产业发展提供便利。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梁怿韬 摄
“我们在持续落实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工作。”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原介绍,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正式批复以花都区为核心建设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是广东继珠三角金融改革、南沙金融改革、自贸区金融改革之后,第四个国家级区域金融改革项目。试验区获批以来,花都区紧紧围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四大定位,大力探索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创新。2017年以来,花都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5倍,区内银行机构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6.84%,其中绿色信贷增长4倍。
“增长中的绿色信贷,支持了不少行业的振兴。”李原介绍,花都梯面林场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广东省森林保护碳普惠方法学》核算林场公益林的林业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经核算和碳减排量,作为“花都区公益林碳普惠项目”通过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交易。控排企业通过购买碳排放量提升产能,购买所花金额支持梯面林场经营。在“花都区公益林碳普惠项目”引导下,花都已有533家企业注册企业碳账户,172家企业已完成2021年碳排放数据填报并生成报告,不仅支持了花都金融业发展,还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为支持花都现代生态农牧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该基地发行了8亿元的绿色中期票据,通过该票据基地获得了建设中的融资保障。当基地经营取得成果时,按照票据利率回报投资者,使得票据发行者和投资者同享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成果。为支持水产养殖制种育苗,花都还推动了全国首单创新性水产养殖制种育苗保险成功落地。
编辑:吴方舟
相关知识
【新春走基层】走进花市赏新春,年宵花“红”出中国年
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时政要闻 【新春走基层】花卉市场开张早 浓浓花香话吉祥
新春走基层|新春花市“年味儿”浓
新春走基层
新春走基层 | 广州天河:精品花带花境等你来打卡
春节大同消费强势回暖:文化盛宴拉动旅游市场,消费券掀起购物潮|新春走基层
龙年新春走一线丨新春到,年花俏!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花经济”势头正旺
北京绘就建设先进文化之都“路线图”
新春走基层丨兔年新春近 花卉销售忙
探访云南昆明鲜花产地和浙江杭州花卉市场——春花灿烂 生活美好(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网址: 新春走基层|这里,不仅仅是“花之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918.html
上一篇: 花卉常见繁殖方法之扦插繁殖 |
下一篇: 新海南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