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以来,北京市科协按照北京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通过遴选产业特派员服务企业疏难解困,形成一定成效。目前已有产业特派员3500余人,涵盖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12个领域,服务各类企业9500余家,年度取得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750.16亿元。
为进一步发挥科协组织人才优势,宣传产业特派员典型人物和案例,带动更多的院士、专家投身“千人进千企”工作,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特推出“千人进千企”专栏,介绍相关经验和成果。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在绿色环保、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大背景下,作为北京市科协“千人进千企”现代农业产业特派员的刁玉林,与北京尚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筹建新能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致力于场景应用科技技术的落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于现代农业体系中,共同创新绿色、低碳、便捷、高效的新能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合作项目展现新质生产力
刁玉林的合作项目,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创新属性。在他眼中,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产业发展的核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传统农业在追求数量和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导致农药残留、激素及抗生素滥用等问题频发,甚至出现“农民自己种养殖的农副产品自己都不吃”的现象,这严重威胁着国民的身体健康。
面对这一挑战,刁玉林选择了创新驱动的道路。他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发展新能源的数字植物工厂,二是推动无抗功能性农业产业的发展。数字植物工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精准控制,从而规避了天气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通过科技赋能,数字植物工厂能够生产出高品质、安全营养的食材食品,满足社会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迫切需求,确保了食材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在农业种养殖及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上,刁玉林和他的团队聚焦于新能源驱动的数字植物工厂,借助科技力量,实现了对主食和主要营养食材的安全、营养、高效生产。他们将科技融入传统的农业种养殖及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产业链,打造出全新的现代农业体系。这一创新点不仅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技术壁垒,还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无抗功能性农业产业的发展上,刁玉林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带领团队,充分发挥北京市科协产业特派员的技术、人才及资源优势,从农业种养殖的安全无农药无兽药环节做起,遵循病从口入的原理,通过科学的种养殖技术和加工流程,生产出高品质、无残留的食材食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还引领了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
刁玉林认为,科技创新与项目落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科技创新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而项目落地则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出口和方向。只有将实验室的技术产业化应用,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推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刁玉林注重市场调研和产业融合,与企业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探讨产业提升和项目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有效融合。这些努力不仅推动了科技创新的落地应用,还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共谱产业升级新篇章
在刁玉林看来,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对于加速科技进步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这样理解校企合作对于高校的意义:“产学研高效融合,人才是高校的优势,为企业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发展方向和人才输出的重要途径。”因此,他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刁玉林及其团队遇到了不少挑战。企业发展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而科技与人才则是其持续发展的支撑。如何沟通并实现产业提升,是高校与企业合作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刁玉林带领团队深入企业一线,结合市场与企业的优势,深化市场调研,推进产业融合,与企业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共同探讨产业提升和项目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的有效融合策略,逐渐找到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在与高校的合作中,刁玉林及其团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成果,还感受到了新的活力和年轻人的思维,这激发了团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新的思维和想法,不仅推动了研究项目的深化与拓展,还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千人进千企”搭建合作新桥梁
“千人进千企”行动是政府和科协汇聚科技、人才、市场、企业的重要举措。这一行动旨在通过专业人才对接专业项目,推动企业提升和专家团队落地,实现知识技术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作为“千人进千企”产业特派员,刁玉林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痛点。他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企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从刁玉林作为产业特派员深入一线的视角下,虽然“千人进千企”行动在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交流与转化方面,通过北京市科协的推动,已在行业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企业视野得到提升,但还存在很多需要政府和社会进一步支持的问题。比如,当前经济环境不景气,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资金周转困难,与国企和央企相比,在银行融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市场前景看好的产业项目,因得不到银行的支持而难以深化发展。这些问题都是“千人进千企”行动在未来发展中不得不面对并解决的挑战。
来源: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
相关知识
福州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养兰花这事儿:千人千面,各有各的妙招
市属国企多点开花显担当
“建碳惠行”新能源车主平台
我不要贵的只要对的,“千人千面”用起来~
韶关翁源兰花产业园:从“无中生有”到“行业翘楚”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报道系列
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行业集群式发展
【南方+】韶关翁源兰花产业园:从“无中生有”到“行业翘楚”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报道系列
900V抗压能力,东芝光继电器为新能源车保驾护航
中信证券:Robotaxi打开新思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商业化进程加速(20241016/08:11)
网址: 千人进千企丨新能源“充电”现代农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0291.html
上一篇: 伊利股份涨1.65%,成交额14 |
下一篇: AI正在解读“猪言猪语” 欧洲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