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给花草施肥,肥好不好,看这3个位置

给花草施肥,肥好不好,看这3个位置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养花草也是如此,不施肥养不出好花来,薄肥勤施,才能花开满盆。

给家里的盆栽花草施肥,除了要选对肥料、在合适的时间施,还应把握好施肥的位置,否则肥效会大打折扣,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施肥效果。今天跟大家聊聊盆栽花草施肥的位置选择,不到之处望花友指点。

叶面肥

所谓的叶面肥,就是肥料完全溶解以后,喷施到花草的叶面,叶子直接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达到促生长的目的。

花草的叶子是怎样吸收叶面肥的呢?主要是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裂隙主动吸收,使营养成分到达细胞里面,然后被分解利用。

也就是说,花草叶面的气孔和角质层裂隙越多,对叶面肥的吸收能力就越强。我们常见的花草植物中,叶子的正反面都有角质层裂隙,但气孔主要分布在叶子的背面。

常见错误

很多花友给盆栽花草喷施叶面肥时,都只是在叶面的表面喷施,而不会深入的给叶子背面喷施。

原因是叶子的表面好喷施,背面难喷施。这样一来,每次喷施的叶面肥只有叶子正面能吸收到,吸收能力更强的叶子背面反倒吸收不到,到达叶子细胞中的养分就会大打折扣,也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施肥效果。

叶面肥喷施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盆栽花草叶子的背面吸收叶面肥的能力更强。所以在给花草施肥的时候,应多在叶子的背面喷施,而不能单一的在叶子的正面喷施。

这样说也不是说叶子的正面喷施叶面肥就没有效果,正面有角质层裂隙,一样能吸收叶面肥,只是吸收能力没有背面强。

所以在给盆栽花草施叶面肥的时候,叶子的正面和背面都要喷施到。除此之外,还应在花草的茎杆上一起喷施(茎杆上也有角质层裂隙和气孔)。

只有这样做,才能最大可能地让花草吸收到足够多的叶面肥,从而达到茁壮成长、花开鲜艳的目的。

根部追肥

给家里养的花草盆栽根部施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部浅埋固体肥,另外一种是用溶解好的肥液灌根。

花草真正能吸收肥料的部分是毛细根(毛细根的主要作用就是吸收养分水分),粗壮的主根系反倒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很差(主根系主要的作用是运输毛细根吸收的养分水分)。

所以不管是给花草根部浅埋固体肥,还是用肥液灌根,都应优先往毛细根丰富的部位施,而不应该往毛细根少、主根丰富的地方施。盆栽花草哪里的毛细根丰富呢?自然是花盆周围和底部。

常见错误

在给盆栽花卉根部施肥时,有些花友错误的认为,把肥料浇在(埋在)离根近的地方,就能吸收得更好,生长更加旺盛。

岂不知这样做不但肥效大打折扣,达不到施肥目的,还很容易烧根(主根系吸收肥料的能力很差,肥料长时间聚集在主根系周围,就会引起腐烂)。

根部施肥的建议

不管是给盆栽花草根部埋固体肥还是浇灌肥液,都应沿着盆边进行。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1、盆边毛细根丰富,肥料施下以后,很快就会被毛细根吸收利用,肥效快,花草生长茂盛。

2、盆边施肥不容易产生肥伤。原因是毛细根吸收肥料的能力强,施下以后很快就会被吸收,根系周围的肥料浓度下降快。就算肥料浓度大把花草的毛细根给烧伤了,只要主根没有问题,新的毛细根又能快速长出来(毛细根的新陈代谢能力比主根强很多),对植株的生长影响并不大。

底肥

新栽种花草或者换盆时,都会施底肥。那么给花草施底肥时怎样施好?施底肥分两种情况对待:

1、花草很健康,根系茂盛,直接把底肥掺到土壤中上盆。

2、花草不是太强壮、根系不太茂盛或者有损伤,就最好不要在整个土壤中掺底肥,会加重根部负担,影响服盆。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只在花盆下面添加一些底肥,上面素土栽种。

这样等花草服盆以后根系长到下面的土壤中,就能很好地吸收到储备的底肥了。有些苗圃在花草生长期间,还会施腰肥,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小结

想让家里养的盆栽花草生长茂盛,施肥就要注意施的位置。给花草施叶面肥时,应重点喷施叶子的背面。

给花草根部追肥时,应尽量沿着盆边进行,因为毛细根才是吸收肥料的主力军。

给花草换盆添加底肥时,应根据根系的状态灵活调整,根系健康的,直接将底肥掺在土壤中上盆,根系不太健康的,可以不施底肥或者只在盆底部分土壤中添加底肥。

关于家里养的盆栽花草施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给盆栽花草施肥,把握好3个“位置”,肥效好
花草缺肥有3个症状,发现“症状”及时施肥,才能长势旺盛开花多
花草缺肥的3个表现,看到就要及时施肥,才能叶绿花红
夏天该不该施肥,该怎样给花施肥,看一眼就明白了
夏季给花草施肥,必须注意3点,否则施一株死一株!
冬天养花,“摆放”有讲究,3个“位置”别摆放!
怎么给花儿换盆?掌握3个“小技巧”,枝肥叶壮,开花多,根系旺
蝴蝶兰施肥掌握3个技巧,叶子翠绿,花开200天以上
你的果园土壤到底好不好?别着急,我们教你看这10点就知道!
花草长的好不好,土壤很重要!养花土壤配方大全

网址: 给花草施肥,肥好不好,看这3个位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036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动植物基因库”再添新品种
下一篇: 便民提示:花儿长得好 肥料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