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网络中国节•端午】临潭:非遗里的端午节

【网络中国节•端午】临潭:非遗里的端午节

临潭:非遗里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在甘南州的临潭县新城镇,在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的高原土地上,正上演着一场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盛大传统民俗活动——洮州端午节。

临潭新城,古称洪和城、洮州城,自秦、汉以来就是古洮州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这座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古城,曾经兴盛的古城经过的历史的雕刻,如今那依稀可辨的断壁残垣,那直插碧空的壮观庙宇,那巍峨古朴的钟鼓楼,皆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与烽火,终于安静下来了。风无声的吹过高低不平的山丘,吹过沾满泥土的颓墙残瓦,似乎风诉说了一切,可我们又懂得了什么?只知晓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洮州龙神赛会”,有名闻遐迩的“洮州卫城”,有闪耀着红色光芒的新城苏维埃政府旧址,有妇孺皆知的李家坟遗址,有风光绝美的紫螃烟云,有鬼斧神工的玉兔临凡等等,可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相映成趣,又浑然天成。因其历史文化厚重之故,新城镇于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作为全县民俗文化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龙神赛会”,不言而喻,就在此举办。

端午节临近,四路十六镇(乡)的汉、藏、回等群众纷纷赶来,身着华丽服装,心花怒放,相聚于此,沉浸体验历史文化名镇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丰厚遗存,看一场十八位龙神(十八位龙神,即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胡大海等明朝开国的十八位元勋。)齐聚古镇的壮观场景——这是洮州城最高光的时刻,宛若从江南翩然而至的妙龄女郎,为了对美的追求,为了真挚的情,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坚韧的土地。2020年,龙神赛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新城古镇,洮州花儿别具风格,独树一帜,也是当地主打的特色山歌之一。尤其全县大大小小的庙会上,花儿之声随处可闻。千百年来,它以别具特色的唱腔、丰富多彩的曲令、内容精练的唱词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唱词多采用赋比兴艺术手法,这与《诗经》何其酷似。三五个人,或七八个人围坐在一起,也有站立对唱的,人数似乎没有更多的讲究,有人唱,就有人听。花儿把式忘我的唱着,内容有情歌对唱,政策宣传、求儿祈福等等,他们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其唱调高亢悠扬、轻松愉快、委婉细腻、奔放热情著称。低吟时若溪水潺潺流经芳草,高亢时若千军万马驰骋草原,其浓郁的山野气息,给人以美得享受,美得开光。一瞬间,歌声、掌声、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古老的洮州城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据笔者了解,目前县内大型的花儿会主要有:古战庵元宵花儿会,扁都二月二花儿会,王清洞三月花儿会,眼藏四月八花儿会,新城五月端午花儿会等。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秦腔演出也是洮州民俗活动的主打牌之一。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梆子腔”,听者,多以中老年人居多,青少年懂得人寥寥无几。台上三五人千军万马,台下观者如潮似水。爱听秦腔,或许它的粗犷、豪放、夸张与洮州人民的性格相关,听起来过瘾,唱起来带劲,容不得婉约、容不得“软语”,是脱笼之鹄的响彻,是黄钟大吕的震撼。

端午的洮州大地,百草丰茂、人海茫茫、商贾云集,非遗活动活力空前释放。据了解,截至目前,临潭县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项,这些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洮州人民的文化乡愁,丰富着洮州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非遗光彩,为不断扩大洮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 玄华)

内容来源 | 临潭发布

主编 | 肖坚参 审核 | 王朝霞

责编 | 龙小菲编辑 | 仁钦扎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网络中国节·端午】买香包、挂艾草、戴花绳 市民闻香过端午
端午节玩出新“花”样
2024常州端午节景区门票免费+优惠政策汇总
端午 | 端午安康
2023“花开丰台”端午文化游园会开幕 同期启动第十一届丰台惠民文化消费季
“遇见扎染 布里生花”——青年路暖心家园端午节非遗体验活动在莲湖区中心社区举行
2024深圳世界之窗端午活动一览
节日送花:端午节送什么花合适?
端午节插花和花礼
端午节新式艾草花束走红

网址: 【网络中国节•端午】临潭:非遗里的端午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10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臻美花中】营造氛围过端午,共迎
下一篇: 2014国内端午节旅游7大最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