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赤霉酸与6

赤霉酸与6

专利名称:赤霉酸与6-苄基氨基嘌呤混用促进人参种胚形态后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赤霉酸与6-苄基氨基嘌呤混用促进人参 种胚形态后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参种子采收后,其它各部分组织都已经或基本达到成熟阶段,而种胚还没
有完全发育,仅由少数胚原细胞构成。新采收的人参种子胚很小,长约0.32 0.43mm、宽约0.25mm,胚乳长约5 6mm、宽约4mm,胚乳面积是胚面积的180 300倍,属于胚发育不完全类型。因此,人参种子采收后必须经过后熟过程才能 发芽出苗,人参种子后熟过程分为胚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阶段,前期未完成, 后期则不能通过,因此胚形态后熟阶段是否顺利完成十分重要。形态后熟是胚在 胚乳中缓慢生长分化及定型过程,如果将采收后的人参种子秋播于田间,在自然 条件下需18 22个月才能完成后熟过程。如果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等条件 下进行人工催芽,需要3 4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形态后熟,但出苗率较低。因此, 采取一定措施,促进胚的分化和生长,有利于人参种胚形态后熟,具体表现为种 子裂口率、胚率和出苗率均较高。
检索表明,目前尚未发现有将赤霉酸与6-苄基氨基嘌呤配制成混合水溶液, 用于促进人参种胚形态后熟方面的专利技术。本发明将赤霉酸与6-苄基氨基嘌呤 配制成混合液,在催芽前处理人参种子,解决了在人参种胚形态后熟处理过程中 存在的形态后熟时间长和出苗率低的问题,达到了促迸了人参种胚形态后熟,提 高种子裂口率、胚率和出苗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赤霉酸与6-苄基氨基嘌呤混用促进人参种胚形态后 熟的方法,用于解决人参种子形态后熟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赤霉酸与6-苄基氨基嘌呤混用促进人参种胚形态后熟的方法,其技 术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比将0.002°/0 0.01%的赤霉酸、0.001% 0.01%的6-苄基 氨基嘌呤和水(余量)配制成混合水溶液,在人工催芽前浸泡人参种子12 32 小时,然后再进行人工催芽。
本发明的赤霉酸与6-苄基氨基嘌呤混用促进人参种胚形态后熟的优化方法, 其技术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比将0.005% 0.007%的赤霉酸、0.005% 0.007%的6-苄基氨基嘌呤和水(余量)配制成混合水溶液,在人工催芽前浸泡人参种子20 24小时,然后再进行人工催芽。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均为农业生产中允许使用的,成本低,使用方便。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作用
1、 至今已分离和鉴定出的赤霉素(GA)有100多种,它是植物体内普遍存 在的一种内源激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等器官中, 但含量很少。本发明中使用的赤霉素是赤霉酸(GA3),为85%粉剂,生理活性强,
用途广;分子式C19H2206,相对分子质量346.0;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 机溶剂。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打破种子、块茎和块根的休眠,促使萌发;刺激 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长高和叶片增大;刺激果实生长和提高结实率等。
2、 6-苄基氨基嘌呤(6-BA),是一种嘌呤类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纯品为白色结晶,具有较高的细胞分裂素活性。本发明中使用的6-苄基氨基嘌呤 为纯度95%粉剂,分子式C,2HuN5,分子量225.3。本品不溶于水,易溶于酸 性或碱性溶液中。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打破植物休眠,促进种 子萌发和花芽形成,此外还有诱导块茎形成,打破顶端优势和促进侧芽生长等多 种生理作用。
本发明的试验效果
试验在吉林农业大学实验室内进行。 1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赤霉酸为纯度85.0%的粉剂,6-苄基氨基嘌呤为纯度95%的粉剂。催芽箱由 3cm厚木板制成,催芽基质由腐殖土与河沙按3 : 1配制而成。试验用人参种子 是上一年采收的干种子,品种为"大马牙"。
3)试验处理及方法
种子质量标准符合GB6941---86人参种子标准,千粒重〉30g,生活力>98% (红四氮唑染色法测定)。试验前用150mg/kg的多抗霉素水溶液浸泡种子24小 时,进行消毒。
试验处理试验设4个处理a.清水(CK)浸泡人参种子24小时;b. 0.006% 的赤霉酸水溶液浸泡种子24小时;(:.0.006%的6-苄基氨基嘌呤水溶液浸泡种子 24小时;丄0.006%赤霉酸+0.006%6-苄基氨基嘌呤的混合水溶液浸泡种子24小时。 每个处理1000粒种子,3次重复。试验方法催芽前将赤霉酸和6-苄基氨基嘌呤按处理要求配制成水溶液。配
制前,赤霉酸先用微量白酒或酒精溶解,6-苄基氨基嘌呤先溶于少量(6mol/L) 的盐酸溶液中,然后再分别配制;处理a为清水浸泡,各处理种子浸泡时间均为 24小时。
2007年6月25日开始催芽。先将腐殖土与河沙(过筛)按3 : l配制成混合基 质,在催芽箱(槽)底部铺5cm厚基质,再装入基质与种子的混合物(基质与种 子按3 : l混合),上层覆盖10cm厚基质。前期(种子裂口前)保持基质温度18 20°C,后期(种子裂口后)保持基质温度13 15";前期(种子裂U前)保持基 质湿度19% 20%,后期(种子裂口后)保持基质湿度14% 15%;种子裂口前 15天倒种一次,裂口后7天倒种一次。其它按人工催芽的要求进行管理,催芽第 90天测定种子裂口率和胚率。2007年10月15日用压眼器人工播种,每穴一粒,4cm X4cm点播,其它按人参生产的田间管理要求进行,2008年6月20日测定出苗率。
2、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表l),用0.005%赤霉酸+0.005%6-苄基氨基嘌呤的混合水溶 液浸泡人参种子24小时,人参种子裂口率、胚率和出苗率分别为93.5%、 91.6% 和93.1%,效果显著好于清水(CK)、单独使用0.006%赤霉酸和0.006%6-苄基氨
基嘌呤的处理,达到极显著标准。
表1不同处理对人参种胚形态后熟效果的影响
处理
裂口率/%
胚率达90%以上 的种子比率/%
出苗率/%
a (ck)56.562.359.4
b83.282.179.2
c68.873.274.8
d93.5**91.6**93.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说明
1) 裂n率裂口种子/种子总量xi00。/。(人参种胚生长分化后,胚体积逐渐增大,胚的膨压
迫使果皮沿着结合痕开裂的现象称为"裂口",裂口率是裂口种子与种子总量的
比率);
2) 胚率胚长/胚乳长X100o/o;
3) 出苗率出苗数/播种量X100n/。。
3、结论
本发明的试验结果表明,将赤霉酸与6-节基氨基嘌呤配制成混合水溶液,在催芽前处理人参种子,对种胚形态后熟有显著影响,可以使种子的裂口率、胚率 和出苗率显著增加。本发明解决了在人参种胚形态后熟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形态后 熟时间长和出苗率低的问题,达到了促进了人参种胚形态后熟,提高种子裂口率、 胚率和出苗率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重量百分比,取0.002% 0.01%的赤霉酸(GA3,纯度为85.0%粉剂),用 微量白酒或酒精溶解;取0.001°/。 0.01%的6-苄基氨基嘌呤(纯度为95.0%粉剂), 先溶于少量(6mol/L)盐酸溶液中,然后分别注入定量水中,配制成混合水溶液, 在人工催芽前浸泡人参种子12 32小时,再进行人工催芽。
实施例按重量百分比,取0.006%的赤霉酸和0.006%的6-苄基氨基嘌呤, 水余量,制成混合水溶液,浸泡人参种子24小时,然后进行人工催芽。
例如,取赤霉酸60mg,用微量白酒或酒精溶解;取6-苄基氨基嘌呤60mg, 溶于少量(6mol/L)盐酸溶液中。然后再将上述2种物质分别注入l.OKg水中, 配制成混合水溶液,在人工催芽前浸泡人参种子24小时。其它人参种子催芽条 件按人工催芽的要求进行处理,即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赤霉酸与6-苄基氨基嘌呤混用促进人参种胚形态后熟的方法,其技术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比,将0.002%~0.01%的赤霉酸和0.001%~0.01%的6-苄基氨基嘌呤溶解后,分别注入清水中,配制成混合水溶液,在人工催芽前浸泡人参种子12~32小时,然后再进行人工催芽。
全文摘要
一种赤霉酸与6-苄基氨基嘌呤混用促进人参种胚形态后熟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人参种胚形态后熟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形态后熟时间长和出苗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是按重量百分比将0.002%~0.01%的赤霉酸、0.001%~0.01%的6-苄基氨基嘌呤和水(余量)配制成混合水溶液,在人工催芽前浸泡人参种子12~32小时,然后再进行人工催芽。本发明用于人参种胚形态后熟的处理,可以缩短形态后熟时间、提高人参种子裂口率、胚率和出苗率。
文档编号A01C1/00GK101473721SQ20091006646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0日
发明者王义平, 王英来, 蕊 董, 英 赵, 马千里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

相关知识

赤霉酸结晶粉,赤霉酸,PD86183
[苄氨赤霉酸批发]广农优美苄氨赤霉酸苄氨基嘌呤赤霉酸保花调节生长农药生长调节剂价格1.7元/袋
福生920(3%赤霉酸乳油)
喷布赤霉酸对抑制芒果开花的效应
赤霉素乳油,赤霉酸,PD86101
这个新型保花保果膨大剂,比赤霉酸还好,最高增产可达77%
玉米赤霉烯酮对动物繁殖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原因/什么病
3%赤霉酸乳油
钾营养对水培棉花氮、磷、钾分配和3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
赤白芍

网址: 赤霉酸与6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197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武汉赛诺恩科贸有限公司招聘」
下一篇: 花卉化学促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