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野生花卉资源丰富,在天府之国四川,独特的地貌和气候孕育了多种奇特而珍贵的宝藏植物,形成了“川花”的独特魅力。而今,“川花”又多了一个浪漫又实用的新成员———‘蓝角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Blue-Horendpillar’)。
自主培育特性优良
初听‘蓝角柱’,有种江湖狭气之感。其实,该品种是由野生岷江蓝雪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选育而来,母本岷江蓝雪花属于白花丹科蓝雪花属植物,该属有多个种的别名都用了“角柱花”,因该品种与这些“角柱花”出自同属,花又为蓝色,故命名为‘蓝角柱’。
据了解,该品种的培育团队由四川农业大学园林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四川高农生态科技公司等组成,由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农业大学园林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高素萍教授带队负责。
该团队一直围绕功能型野生本土观赏植物的资源收集、引种驯化、价值评估、新品种培育及商品苗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展开工作。高素萍告诉本报记者,团队从2012年开始采集野生种,经过10年四个阶段的选育,终于在2022年2月获得了性状稳定的新品种‘蓝角柱’。
据高素萍介绍,‘蓝角柱’野生母本花期长,生长适应性强,根部等器官含有活性成分白花丹素,有抗癌、抗氧化、抗菌、放疗增敏等多种功效,现代医学已将白花丹素作为重要抗癌新药进行研究。
‘蓝角柱’在保留其野生母本的优良性状的基础上,还具有生长速度快、萌蘖能力更强、株型紧凑、直立性好、早花、花量大、花期长、单花直径较大、耐湿热能力强等优势。
母本岷江蓝雪花的前世今生
作为我国特有种,‘蓝角柱’乡土特色明显,品种优势显著,关于其母本,还有这样一则故事。
岷江蓝雪花为白花丹科白花丹族蓝雪花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为我国特有的野生药用植物,自然分布于云贵川藏等地,四川为主要分布区域。
100多年前,英国植物猎人亨利·威尔逊在四川岷江河谷首次发现并带走了岷江蓝雪花的种子。领略过它的珍贵与美丽后,他将种子寄给了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随后该种子又被转交给了英国著名园丁艾伦·威尔蒙特女士,并种植于她的花园内。据悉,岷江蓝雪花的模式标本便采集于此后代。
1914年,岷江蓝雪花在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得到广泛应用,奠定了其在世界园林中的重要地位。此后,岷江蓝雪花在欧美花园中相继绽放,直到今天,它仍然为西方园林中的优良造园植物。
岷江蓝雪花除了有良好的景观应用价值外,还具有独特的康养价值。据高素萍讲述,1930年,英国著名执业医生、细菌学家和疫苗专家爱德华·贝曲发明了风靡欧洲的花精疗法。一次,他偶然路过开满蓝色小花的岷江蓝雪花花园,他感应到了“超短波的蓝色信号”,于是将它用于园艺疗法中。
有资料记载,在爱德华·贝曲确认的38种“贝曲花精”植物里,岷江蓝雪花是唯一一种来源于中国的“花精植物”,它作为一种“可调理怀疑、恐惧及胆小的负面情绪”的康养产品,由英国Healingherbs药草公司等生产。至今,岷江蓝雪花花精康养保健产品仍畅销全球。
高素萍告诉记者,令人遗憾的是,在一百多年中,这种商业价值极高的本土康养植物在国外“开花结果发扬光大”,却在我国“默默无闻”,对它具有的药用价值也鲜有报道。至于花卉造景方面的应用,因国内市场缺乏商品苗销售及成熟的配套繁育技术体系,几乎还是空白。
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并存
高素萍介绍,目前‘蓝角柱’在成都已有应用,其效果得到了使用方和大众的认可。
“今年8月,四川地区出现了极端罕见的高温天气,这种适生于高海拔冷凉地区的植物,经受住了许多本地种都难以承受的高温、高湿考验。”高素萍说。
作为‘蓝角柱’的品种权人,高素萍深知新品种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的艰难,好在有多家公司给予了支持和协助。“成都尚植园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尚植园景)敢于冒险和创新,出资与四川农业大学共建育种基地,助力该品种进一步落地。”
据介绍,目前成都尚植园景和成都市易境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蓝角柱’的繁殖生产和经营权,两家公司年生产量可达40万至50万株。成都尚植园景总经理叶欣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已在成都一些花园和公园改造中应用该产品,反馈效果良好,并且在川外地区也进行了试种,表现同样不错。
综合来看,‘蓝角柱’适合在国内海拔500米至3400米之间、冬季最低温大于-10℃、夏季最高温小于38℃的地区露地栽植。据高素萍透露,‘蓝角柱’将在成都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大量应用。
结合品种特性,高素萍给出了几点应用建议:1.应用于花境、花海造景中
在组合花境中可作为骨架用于城市绿地和私家庭院,也可以花海、花境、花篱、花墙等形式应用在多种空间,增强居民对本土花卉的了解,增强大众对本土野生花卉的保护意识。2.应用于乡村休闲农业景观中
以‘蓝角柱’乡土野趣、故事性强、管护粗放等特色为基础,结合必要的农业景观要素,营造有吸引力的农业景观,让康养主题的休闲农业园区成为景观性高、互动性强、游客留存率高的体验地,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3.应用于康养及园艺疗法
基于其母本具有的花精保健功效,‘蓝角柱’可作为花精加工原料,也可将“贝曲花精”作为古老经典的自然疗养在园艺疗法中应用。另外,‘蓝角柱’还可在康养景观营建中应用。4.可作为医药原料‘蓝角柱’含次生代谢产物白花丹素,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白花丹素抗肿瘤作用较为明显,同时白花丹素具有抗凝、抗动脉粥样硬化、降压、扩张血管等作用。因此,该品种经加工后可作为医药开发的原材料所用。
加强乡土花卉的研发与应用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丰富,在高素萍看来,加强特色乡土植物的研发与应用势在必行。
近几年,花境建设受到广泛关注。高素萍注意到,国内花境用材大多为外来品种,应用中同质化严重,缺乏本地特色品种。“以成都为例,花境所用品种要么是外来种,要么是老旧品种,新品种尤其是本土花卉新品种的应用还鲜有所见。”
她还分析,从花卉电商销售和线下实体市场来看,乡土花卉的份额很少。我国作为消费大国,具有自主品种权乡土花卉的极度短缺与庞大的市场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供需矛盾突出。“在庞大的消费端,乡土花卉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在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乡土花卉品种创新将成为制胜的突破口。”
借用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副主席张启翔教授所说的“我国要实现由世界花卉大国向世界花卉强国转变,必须充分认识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和优越性,加强中国特色花卉和乡土花卉的研发力度,加大花卉新品种的开发力度,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花卉种类和类型”。
因此,高素萍认为,“川花”的品种创新及应用,既要看到问题,又要看到研发空间,应该变问题为机遇,推进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创新。
高素萍认为,应以市场应用消费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川花”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如创制培育具有高碳汇功能和医养、康养保健功能的花卉新品种,针对家庭园艺市场,研发新奇特产品,并加强新品种在乡村振兴、绿地提升改造中的应用。
将优良品种推向市场,靠的是多方的力量,对此,高素萍给出两个建议:
一是自下而上。以问题为导向,从消费及应用端需求出发,向上(研发端)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动力机制,使得所育产品落地,并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是自上而下。以国际视野,站在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上(研发端)引领中下游产业的发展,赋予产品科技创新以及市场竞争力。
高素萍强调,一个新品种成功推向市场,只有将产业链打通,包含上游(研发端)的生物资源收集、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中游(生产端)的繁殖、栽培、管理;下游(市场端)的销售、应用、服务。“高校在中游和下游中处于弱势,因此,只有建立‘研-产-销’联盟,才能将研发产品市场化,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链条。”
‘蓝角柱’资源圃
野生‘蓝角柱’花朵
成都活水公园用‘蓝角柱’打造的林下花境
(本文图片来源:高素萍)
相关知识
高素萍教授成为首位“川花”新品种研发与推广指导专家
川花新品种将盛放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
美出圈!“野生”花草、罕见园艺新品种扮靓成都街头
全球花卉头部企业齐聚成都炫花技
北京花坛花境类植物育种研发与产业发展 | 动态
11个京花新品种首次亮相春季花展
11个京花新品种亮相,这些神秘花朵美在哪儿
川农小报春新品种首次亮相北美国际园艺展
搭转化平台,促品种研发 广东环艺所举办花卉新品种推介会
打造“世界花园”,云南花卉新品种引进及自主研发数量居全国第一
网址: 从“川花”新品种‘蓝角柱’看乡土花卉品种的研发与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206.html
上一篇: 「创造可能采购/贸易招聘」1条创 |
下一篇: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