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境微景观建植施工方法,属于园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大中城市随着房价的推高,容积率攀升,土地的增值,高建筑密度规划设计,导致居民室外的公共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国土空间规划向存量要资源、向存量要空间、向存量要质量的新政策引导城市扩张由“增量发展”转为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存量发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小微空间塑造和品质升级为城市微空间景观营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混合花境多以球根和宿根花卉为主,配合花灌木、多年生花卉和少量的观赏草,再结合少量的一二年生草花,搭配在一起混合种植,在形态、色彩和季相上达到自然和谐,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带状或斑状的自然造景。经过设计师们提炼,运用艺术手法再现植物多样化、色彩丰富的植物花卉应用。由仿生向生态自然拓展。现有的花镜一般为花坛、花带、花丛、花台,虽然能一定程度美化环境,但是不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雨洪也不能有效控制和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花境微景观建植施工方法,装扮生活环境的同时,有利于在城市中更多地“花质画质绿质”覆盖“灰质”,更好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控制利用城市雨洪,改善城市舒适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花境微景观建植施工方法,包括:对于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劣质土进行外运客土更换,种植土回填,选择壤土类,并进行消毒;依据图纸放线,种植区域曲线边界撒灰标识;塑造地形;建、构筑物布置;调苗到场;栽植植物;镶边;养护管理。
6.优选地,所述塑造地形的方法为:场地修整,翻耕种植区域,对场地进行粗平、细平和土方造型,清理场地,地形放样,清除垃圾,翻土,堆置地形,平整地形,地坪清整,分层铺土、耙平、压实土壤;根据竖向设计,核查坡顶标高、谷底标高、坡长、坡脊线,调整造型;将疏松、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用作种植表土,使用充分发酵的有机物质改良土壤,将改良土用作花卉种植,根据所栽植物习性有针对性添加培养土,深度20~30cm,或施肥后30cm深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
7.优选地,所述调苗到场包括:起苗:选好的苗木开挖前喷洒水分,挖好的土球用草绳包扎,落叶植物,挖好后修剪,盖好土球保水;运输:白天装车,夜间启程,装车后喷洒一遍叶面水,多个苗圃装车,先上车苗木用遮阳网覆盖,待全部苗木装车完成,盖好篷布,对苗木加以保护;
苗木进场:提前搭好遮阴棚,苗木到场后卸至阴凉处,盆栽苗摆放整齐,浇足水分,落叶植物进行二次修剪,常绿植物根据景观效果需要进行修剪。
8.优选地,所述栽植植物的方法包括:背景骨架植物种植,平面布置形成不等边三角形关系,或者飘带形组合、半围合形组合、自由斑块状组合,立面配置时背景植物开花高度为80~200cm,其色彩采用白色或深绿色;种植穴槽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等大,大小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四周和底部大出土球20cm以上,填土分层踏实,种植深度与原种植线一致,用树皮、花卉、鹅卵石、陶粒或其他形式掩饰树盘;中景植物开花高度为30~80cm,前景植物开花高度在30cm以下,配置景石,将景石埋入土中1/4,周围配置灌木、地被;质地粗糙的植物和精致的植物配置比例为1:2,且粗糙植物主要配置在花境中后方作为背景;不同区域边界留设排水沟,雨季及时排涝。
9.优选地,所述镶边的方法为:草坪镶边宽度在80-90cm,灌木镶边宽度在40-50cm,翠绿佛甲草镶边,用草坪打底,草坪铺设前对25cm深度内坪床土层翻松、施肥,加入黄砂及泥炭土,砂的含量控制在10-15%。
10.优选地,所述养护管理的方法包括:建植完成后养护:浇透定根水,结合天气和苗木情况及时补充水分;成长期养护:中耕施肥补充土壤中植物生长消耗的各种养分,同时改良土壤结构和土壤质地;病虫害防治:针对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害,用药剂防治。
11.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小微空间景观花境的快速营建,小但多的布置于城市各处,装扮生活环境的同时,有利于在城市中更多地“花质画质绿质”覆盖“灰质”,更好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控制利用城市雨洪,改善城市舒适性。着眼于适生性,以保证植株个体生长健壮和小型植物群落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3.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花境微景观建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现场踏勘研读透施工图纸后,进行施工项目现场踏勘。了解土壤类型、风力风向、降雨排水、光照条件等花境所在环境特点,根据花境营造场地大小、重要程度、周边植栽品种等特性,编制与施工现场相符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创建融于周围环境的电脑绘制或手绘花境效果模型,进行仿真地形塑造、植物配置、色彩表达等,实现可视化三维或动态技术交底。
14.2.土壤改良相土,核查种植土理化性能,结构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好、富含有
机质,理化性能好的土壤适宜园林植物生长。通过土壤溶液酸碱度、土壤溶液电导率、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土壤通气孔隙度、有效土层厚度等项目检测,粘土类和沙土类需要改良达到壤土的颗粒组成标准。对于板结土、砂石土等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劣质土进行外运客土更换。种植土回填,选择壤土类。宜进行消毒,发芽指数>80%。3.定位放线依据图纸放线,核准场外高程控制桩后引进标高,打场内高程主控桩和网格桩。种植区域曲线边界撒灰标识。从整体到局部,各个区域范围勾勒确认。由粗到细,每个区域再放线定出不同苗木规格面积、斑块边界形状。诸如白砂水系放样、帐篷定位、曲桥定位及苗木种植放样等,定位放线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注意大面的图底关系,各空间关系的肌理及其流畅程度。
15.4.地形塑造(1)场地修整,翻耕种植区域,较大土块敲碎,去除杂物及无法破碎的大块颗粒,第一年要深翻,40~50cm。土方回填前,摸排附近管线、土层厚度、土质情况等。对场地进行粗平、细平和土方造型。清理场地,地形放样,清除垃圾,翻土,堆置地形,平整地形,地坪清整,分层铺土、耙平、压实土壤。(2)根据竖向设计,一一核查坡顶标高、谷底标高、坡长、坡脊线,依据对空间的藏与露、开与合等准确理解和把控,将造型适度调整到位,做到高低起伏、坡脊线变化多端,坡形过渡自然,与周围地形和环境相融合。地形饱满,起伏有致,平顺。多整成龟背形、斜坡型等,边缘低于路面或道牙3~5cm,表面平整,无坑洼。考虑土壤的自然沉实,所填地形高度高出设计标高,一般为填土深度的的1/8~1/10。(3)将疏松、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用作种植表土。使用充分发酵的有机物质改良土壤,将改良土用作花卉种植。较高植物种植结束、地被植物种植前,将覆盖的种植土再次充分细碎整平,塑造顺滑微地形,设计没有明确坡度的,4%左右以利排水,保证排水通畅,无积水现象。内部株高未到设计标高的,用土垫高。根据所栽植物习性有针对性添加培养土,深度20~30cm。或施肥后30cm深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5.建、构筑物布置如果存在分隔不同小地块或组织游览路线的园路,供游人休息、驻足观赏的平台广场,雨天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可供消防用水和浇灌用水以及水景用水的小型水系,水电配套设施,寓意家的帐篷、白砂抽象水系的短木桩护岸、家与园的过渡代表木质曲桥等装饰小品进行放线定位,施工建设。6.调苗到场(1)起苗,选好的苗木开挖前如果苗圃黏性土壤干涸,适当喷洒水分,利于土球挖掘。沙质土壤则绝不能挖前浇水。挖好的土球用草绳包扎,保护土球,保证土球完整,降低根系损伤,提高苗木成活率。落叶植物,挖好后修剪,盖好土球保水。目前多用苗圃的容器苗,直接搬运上车。
16.(2)运输,尽量白天装车,夜间启程,减少高温运输对苗木的损害。必要时,装车后喷洒一遍叶面水。多个苗圃装车,先上车苗木用遮阳网覆盖,待全部苗木装车完成,盖好篷布,对苗木加以保护。
17.(3)苗木进场,提前搭好遮阴棚,苗木到场后快速卸至阴凉处。盆栽苗摆放整齐,浇
足水分。地栽苗土球不散是洒水上限。落叶植物二次修剪成活率,常绿植物根据景观效果需要进行修剪。
18.(4)苗木种植前,整地、土壤改良、定点放线、地形塑造等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就绪。7.植物栽植(1)背景骨架植物种植,平面布置尽量形成不等边三角形关系,或者飘带形组合、半围合形组合、自由斑块状组合。立面配置注意株型对比以及不同株型植物的数量配比,背景植物开花高度为80~200cm,其色彩可以采用白色或深绿色,以便产生对比,突显花境景观的艳丽。注意高低、疏密、主次、虚实、构图及群落关系。原则是较高的植株位于后面或高处,较矮的植株种在前面或四周,由高到低层层递进到地块边缘。种植穴槽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等大,大小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四周和底部大出土球20cm以上,填土分层踏实,种植深度与原种植线一致。用树皮、花卉、鹅卵石、陶粒或其他形式掩饰树盘,做到不露土。
19.(2)中景焦点植物种植中景是游人视线的焦点,一般开花高度为30~80cm,丰富多变、色彩鲜艳。设计时花境不只是植物的事情,是故事,是场景,不要拒绝任何创意跟想法。以营造视觉焦点为目的,比如岩缝间进行植物种植,在种植土中掺入苔藓、泥炭等保湿透气材料。中景位置安放主景,可重复出现。尽量丰富植物种类,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讲究“四时不同”,通过科学合理搭配,让人们在不同季节欣赏到各具特色的景观。
20.(3)前景植物种植前景植物一般要求开花高度在30cm以下,紧凑、低矮。栽种时苗木根据地形呈一定角度种植,把最美的一面展现在人们眼前。栽种完成后拍实种植土,防止下雨或浇水养护造成大幅度沉降变形。若配置景石,将景石埋入土中1/4左右,周围配置灌木、地被,自然生动。
21.(4)苗木互补微调植物材料的互补性主要指花叶互补、质地互补。部分植物花朵观赏性高,但叶的观赏性不高,如萱草、月季等,另一部分植物叶片绿期很长,但花期较短或观赏性低。配置时,将不同植物组合套种,花叶互补,可以取得极佳的效果。花境景观既要有焦点,又要有空间层次感,一般质地粗糙的植物和精致的植物配置比例为1:2,且粗糙植物主要配置在花境中后方作为背景。气候相差不大的地区,可以根据已适应区域环境条件的乡土植物品种进行组合搭配,形成花境模块化快速建植。草本与木本花卉、常绿与宿根植物、观花与观叶植物等进行合理组队,画面优美的同时植物相生,低成本自然式置景遵循我国传统的造园理念。多是盆栽苗时可以移动试摆,满意后定植,无需再调整。(5)开凿排水沟不同区域边界留设排水沟,雨季及时排涝,以免水过多,土壤不透气,造成植物烂根,无法健康茁壮成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8.镶边镶边是花境景观中重要的元素之一,观赏的花境景观在其边缘都要进行镶边。使用植物材料镶边要求植株矮小、叶和花并美、一年四季都能保持常绿美观。草坪镶边宽度在80cm左右,灌木镶边宽度在40cm左右。翠绿佛甲草镶边,用草坪打底更加突出花境的自然
美。草坪铺设前对25cm深度内坪床土层翻松、施肥,可加入黄砂及泥炭土,砂的含量控制在10%左右,以保证种植土的肥力及透水性。9.养护管理(1)“三分种、七分养”,建植完成后养护,浇透定根水,注意浇水后填土的沉降。结合天气和苗木情况及时补充水分,严格注意灌溉量,同时也要注意排水防涝。夏季需水量大,中午地温高,安排早晨和傍晚灌水,冬季则在中午浇水。水大易使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土壤中的肥分易流失、影响生长。水小表土易干燥,起不到抗旱作用。理想的是小水灌透,水慢慢渗入土中。水质以雨水、池塘水为宜,深井硬水等不要使用。
22.(2)成长期养护,中耕施肥补充土壤中植物生长消耗的各种养分,同时改良土壤结构和土壤质地。根据植物长势而定,生长良好,少施或不施,生长差则重施。修剪、松土、除杂草、浇水结合进行。通过剪去多余枝条、病枯枝,促进植物更好的生长,同时创造优美的造型。球根花卉,不能使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防止腐烂球根。设计植物配置时已多采用室外正常越冬品种,晚秋可将落叶和腐熟堆土覆盖地面防寒。
23.(3)病虫害防治,分清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害,有针对性用药剂防治。理想的是利用有益生物进行植物病虫害物理防治,可以节省能源、防治成本较低、不污染环境、持久发挥控制效果。生物防治值得推广。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知识
园建绿化施工流程
庭院中花境施工与养护
花境景观如何施工与养护?
庭院中花境的施工与养护
庭院中花境的施工与养护.docx
园林科普:庭院中花境施工与养护
花境的施工与养护
园林绿地建植与养护第5章 花坛和花境的施工和养护.ppt
园林绿地建植与养护(第2版)
庭院景观设计花境施工怎么做?
网址: 花境微景观建植施工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2594.html
上一篇: 实用~微地形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
下一篇: 园林景观微地形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