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518057
摘要:通过实地调研深圳目前具有代表性的4个城区公共绿地的花境,整理常用的花境植物种类及应用特点,总结出深圳常用的花境配植模式,对体现华南地域特色的配植模式进行分析,为深圳的花境营造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境植物、配植模式、深圳公共绿地
花境起源于英国[1],杭州、上海和北京是我国最先开始研究和运用花境的城市。花境在珠三角地区的应用与发展相对较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 [2]。
深圳在2016年提出打造 “世界著名花城”的计划。在此背景下,深圳城区各类绿地不断涌现各种类型的花境,花境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1 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2月,选取了深圳市有代表性的4个典型花境,包括前海紫荆园、深圳书城前广场“礼园”、大沙河公园、仙湖植物园“天上人间” 景点,调查和记录花境植物所属科、属、种名,总结花境配植模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深圳公共绿地花境植物种类应用分析
通过对4个典型花境的调查统计,归纳花境植物共125种,隶属于78科102属。其中,一二年生草本花卉23种,隶属于13科18属,占总数的18.4%,主要有夏堇(Torenia fournieri)、紫罗兰(Matthiola incana)、矮牵牛(Petunia hybrida)、醉蝶花(Cleome spinosa)、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香彩雀(Angelonia salicariifolia)、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矮牵牛(Petunia hybrida)等。宿根花卉51种,隶属于35科46属,占总数的40.8%,主要有四季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 hawkeri)、蓝雪花(Ceratostigma plumbaginoides)、六倍利(Lobelia erinus)、彩叶草(Plectranthus scutellarioides)、小天使(Philodenron selloum)、狐尾天门冬(Asparagus densiflorus)、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金心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金边万年麻(Furcraea foetida)、粉花凌霄(Pandorea jasminoides)、紫娇花(Tulbaghia violacea)、墨西哥鼠尾草(Salvia leucantha)、紫花翠芦莉(Ruellia brittoniana)、鹤望兰(Strelitzia reginae)、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糖蜜草(Mellinis nerviglumis)、美人蕉(Canna indica)、波士顿蕨(Nephralepis exaltata)、彩叶粗肋草(Dieffenbachia picta)、紫叶狼尾草(Panicum virgatum)、东方狼尾草(Pennisetum orientale)、鸟巢蕨(Asplenium nidus)、文心兰(Oncidium hybridum)、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等。球根花卉8种,隶属于3科6属,占总数的6.4%,主要有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百子莲(Agapanthus africanus)、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等。
灌木43种,隶属于27科32属,占总数的34.4%,主要有蓝蝴蝶(Iris tectorum)、鸟尾花(Crossandra infundibuliformis)、虾衣花(Calliaspidia guttata)、梦幻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亮叶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雪花木(Breynia nivosa)、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粉叶金花(Mussaenda hybrida)、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勒杜鹃(Bougainvillea glabra)、雪茄花(Cuphea hookeriana)、蕾丝金露花(Duranta repens)、紫蝉(Allamanda violacea)、金边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马樱丹(Lantana camara)、珍珠马茶花(Tabernaemontana 'Dwarf')、花叶狗牙花(Ervatamia divaricata)等。上述提到的植物种类开花美丽、花期长、观赏价值高、适应性较强,在深圳地区长势良好,在深圳公共绿地的花境中经常出现,是花境中常用的品种。
2.2 花境植物配植模式分析
选取的4个不同地点的花境,分别代表深圳地区花境在公共绿地的应用历程,也是深圳目前公共绿地花境应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2.1 以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花境
前海紫荆园花境在植物配植上遵循低、中、高三个层次,形成以单面观赏为主的花境。在植物形态搭配上,注重横向形植物和竖向形植物的搭配,其中横向型植物有矮牵牛、新几内亚凤仙等,竖向形植物有狼尾草、紫娇花等。在植物种类搭配上,低中层多选择条形叶或叶形较小的植物紫娇花、雪茄花等,而高层多选择叶形相对较大的植物如嘉氏羊蹄甲等。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或时花在花境中占比相对高,能迅速成景,但成本较高,适用于重要场所的出入口、重大节庆活动的重要节点,用来渲染气氛,形成热烈欢快的节庆氛围。
2.2.2 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花境
深圳夏季长且高温高湿,能够适应这种气候的草本植物不多。深圳书城前广场“礼园”花境选取了耐热性表现较好的植物品种,组合形成以草本植物为主的花境。
花境规模较小,遵循低、中、高的层次组合,植物斑块前小后大的原则。在植物形态和叶片质感搭配上更加丰富,前后层次高低错落,花境的边界曲线也更加灵活多变,与草坪或树皮组合,形成可远观也可进入观赏的花境形式。
2.2.3 以多年生灌木为主的花境
该类型花境植物以灌木为主,搭配少量适宜深圳气候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境内植物组团相对稳定,养护成本也相对较低,是目前在深圳公共绿地应用较多的花境类型。但目前该类花境多数颜色较杂乱,在植物搭配上对叶形及质感组合考虑欠周,易造成花境整体观感杂乱的感觉。
2.2.4以附生植物及其他园林要素搭配的花境
仙湖植物园现状植被生长茂密,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小气候环境良好。花境创新的应用多种附生植物、热带耐荫观叶植物、兰科植物,并就地取材选择木桩、置石等作为配景,植物搭配形式也突破传统花境的层次组合模式,选取更为灵活自由的组合方式,形成独具亚热带风情的观赏花境[3]。
该种花境对小环境要求较高,植物品种在市场上苗源较少,且价格普遍偏高,目前在深圳地区仍然处于小范围应用阶段。
3 结语及思考
花境在城市公共绿地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如何营造适合深圳地区气候特征又能满足公共绿地低维护要求的花境,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深圳地域性的植物资源丰富,可挖掘和营造更多具有华南特色的花境植物种类和配植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美仙. 花境起源及应用设计研究与实践[D]. 北京林业大学,2009.
[2] 李昭毅. 免维护花境植物配置模式研究——以福州城市公园为例[D]. 福建农林大学,2017.
[3] 谢锐星,陈庭. “仙湖花境”——亚热带地区花境营造探索[J]. 风景园林实践,2018,2:88-94.
相关知识
花境景观——植物选择与组合艺术
长春市25种草本花境植物景观价值的综合评价
浅谈花境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与后期维护
公共绿地中的花境设计
成都地区冬季花境植物选择、设计及植物养护管理探讨——以万科五龙山公园花境为例
城市公共绿地花境的运用
兰州主要绿化植物物候学与合理配植研究
基于花境设计中植物配置色彩搭配初探
北方常见花境植物养护要点
花境种植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网址: 深圳公共绿地花境植物种类和配植模式 霍晓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2720.html
上一篇: 户外花园要装饰,怎么办?急!!! |
下一篇: 黄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大院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