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北部地区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筛选
洱海北部地区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筛选
【摘要】:【目的】从经济和环境效益角度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间作模式。【方法】在洱海北部地区罗时江边上关镇兆邑村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样品经室内分析后,依据所得数据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农田养分平衡、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及土壤养分残留状况。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和土壤氮磷残留4个因素作为间作模式中影响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指标集,将指标作为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间作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蚕豆和大蒜按1﹕3比例间作在14种间作模式中综合得分最高,是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其次为洋葱和大蒜1﹕3比例间作模式,得分0.624,经济效益好,但环境效益略差。黑麦草和大蒜1﹕3比例间作模式的得分0.609,排第三,环境效益较优,但经济效益偏低。得分最低的为油菜和大蒜1﹕1比例间作模式,得分0.084,该模式主要由于作物搭配不适,导致经济和环境效益均偏低。【结论】蚕豆和大蒜按1﹕3比例间作是适宜当地种植的经济、环境效益双赢模式。
1 焦念元;宁堂原;赵春;侯连涛;李增嘉;李友军;付国占;韩宾;施氮量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氮磷吸收与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8年04期 2 叶优良;李隆;孙建好;三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水分利用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4期 3 蒲国年;大蒜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J];农技服务;2007年02期 4 焦念元;宁堂原;赵春;王芸;史忠强;侯连涛;付国占;江晓东;李增嘉;玉米花生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6年06期 5 戴全厚,刘国彬,刘普灵,梁银丽,吴发启,梁宗锁,王继军黄土丘陵区中尺度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方法探索[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6 杨恩贺,王洪愿大蒜、冬菜、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09期 7 李翠萍,续勇波,李永梅,郑毅,张维理,刘宏斌滇池湖滨带设施蔬菜、花卉的农田养分平衡[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王芬,吴建军,卢剑波国外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研究[J];世界农业;2002年11期 9 张淑莲,陈志杰,张锋,张美荣麦椒套种对辣椒主要病虫的生态效应[J];西北农业学报;2002年01期 10 陈飞星,张增杰生态农业评价综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年04期 1 王胜春;大蒜是血管清道夫[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大蒜有利于猪的生长[A];现代化养猪企业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培文;曲士松;刘冰江;大蒜种质资源研究综述[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光明;刘艳玲;柏冬星;黄凯;郭曦;赵雪敏;孙镇平;任颖;张阳军;郑建良;杨盛荣;大蒜活素粉对盱眙草鸡抗病力影响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董兴堂;无公害大蒜栽培技术探讨[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下)[C];2007年 6 张戴敏;大蒜严重滞销价格创十年最低 大名县长代言推销[A];对接京津——京津乐道 绿色廊坊论文集[C];2018年 7 大蒜吃法花样多[A];中国老教授协会农业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6年 8 王昌全;李冰;周瑾;张锡洲;冯长春;硒硫配合施用对大蒜的营养效应分析(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9 王希丽;张建丽;何洪巨;GC-MS法测定大蒜中的挥发性物质[A];2004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孙国良;大蒜价格调控机制研究[A];加快转型发展 促进富民强省——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10年学术年会文集(上)[C];2010年
相关知识
环境友好型技术
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花卉种植中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环境友好型生物质营养种植钵及其使用方法
鄢陵花卉基地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开发建设探讨
推广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生态植保路径
洱海之畔共议生态友好现代化
强化科技支撑绿色生态种植 洱海流域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强化污染减排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网址: 洱海北部地区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筛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