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减负=制造学渣”么?“南京家长已疯”,你“疯”了吗?

“减负=制造学渣”么?“南京家长已疯”,你“疯”了吗?

01

这两天最hot的话题,无疑是“南京家长已疯”!这件事,核心还是“减负”引来的教育政策与教育现实的矛盾。

详细的情况,估计不少朋友都知道了。这里简单回顾一下:

最近,南京家长“炸锅”了,起因是一位南京家长投诉教育局“荒唐”的减负政策:教育局,你为什么干涉我们孩子的正常学习?

南京的政策是啥样呢?

有些还挺“接轨国际”的:不许考试,不搞排名,不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

有些比较“生猛”:还会突袭学校,翻学生书包,查课外辅导教材……

网上流传的“情况通报”:

在很多家长看来,“减负”的结果就是把孩子变“学渣”;如果不想做“学渣”,家长就要“增负”,花时间花钱让孩子把学校不教、少教的在课外补上。

“南京的父母太难了”上了“热搜”

看上去是真的难:

据说,“严厉”的减负措施,不止南京,江苏多个城市,如无锡、南通,以及其它省份,也都有在同步进行:

无锡

南通

天津

青岛

厦门

哈尔滨

长沙

还有大北京

02

问题是,“减负=制造学渣”么?

教育学者的看法有所不同:

“减负=制造学渣”,这样夸大负外部性进而对减负污名的说法,不过是拿应试教育的高压学习标准来衡量当前减负,也是教育焦虑的产物。从逻辑上讲,这根本就站不住脚。——熊丙奇,新京报评论

教育官员的看法,则更加不同。比如,今年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接受记者采访,这么说“减负”:

减负难减负难,减负再难也要减。

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

不获全胜,绝不收手!

我们讲的是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问题,不是不要负担,没有负担中国教育将会怎样?全是负担中国教育会是怎样?教育本来就是负重前行的事业。

我们现在进行的就是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问题。这些年教育部高度重视减负问题,陆续出台了一些治理措施。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号称史上最严减负令——“减负30条”,这就是综合治理的措施。

为什么要出这样一个综合治理措施呢?因为根据实践经验,我们感到,学业和课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多因一果的综合征,原因多方面,就这么一个结果,这叫多因一果。所以要多方面发力来综合整治,这就是“减负30条”的根据所在。从哪些方面减呢?这涉及学校、教师、政府、家庭和社会。

从学校这个角度讲,就是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严控课程门类和总课时,就是说开哪些课,开多长时间,要解决这个问题;严控课程容量和难度,也就是说,每门课你讲多少内容,讲到什么水平;还有一个就是严控“非零起点”教学,大家可别小看这一点,这个非常重要。

现在我们都喜欢搞超前教学,就是孩子还没上学,就教了很多知识,以为这样学生就能健康成长,实际上不是。学生的一张白纸,交给老师,老师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在这之前,左一道右一道,把孩子画得五花八道,这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这叫什么呢?打个比喻,这叫做“张飞画扇子,愁死齐白石”。所以,我们要严禁这种事发生。

就老师来说,应该办好两件事:一件事就是严格依照大纲和课程表教学。大纲是管内容的,课程表是管各种课程的相互关系,这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另外一个就是严控作业数量和难度。数量好理解,难度是什么?就是不要给孩子们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题,多出一些“师生友好型”的题。

对政府来说,主要是要在质量标准、课程教材、考试招生、评价体系以及素质教育引导等方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来解决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还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减负奠定基础。这就是政府要做的事。

对家长来说要做什么呢?我觉得就两句话:要有科学的教育观,对孩子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就是说,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长首先不做;家长做不到的,绝不强迫孩子;孩子想做的,家长理性地引导孩子。

就社会来说,一是不要传播似是而非的所谓教育理念,二是不要给一些不良机构做代言人,三是不要为一些号称懂得教育的“大忽悠”助力。今天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十个人谈教育,会产生十一、十二个观点,所以一定要警惕。

03

社会环境非常重要。环境好了,祖国的花朵就会开得更灿烂,祖国的幼苗就会成长得更健康。

很遗憾,教育政策和家长感受,看来存在不小的矛盾:

学校在不断调整制度、制定政策给学生减负,包括不布置作业、教材内容简单化、压缩学生在校时间、小初不再笔试、增加文娱活动内容等,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快乐成长和提高各方面素质

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学生的负担不减反增。

学校的减负改革确实减轻了学生在学校的上课负担,但增加了学生在校外的学习任务。

因为减负教育是在小初阶段,并没有对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进行配套改革。小初是素质教育,但升学却是应试教育。

为了小孩能够在升学中胜出,学生家长就得在校外给小孩提供额外学习的机会,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购买市场化教育。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带着小孩学习,陪伴小孩做作业,给小孩批改作业。

小初学生走出学校后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家伏案写作业,就是在培训班里上课,或者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学生的负担在减负教育中成倍增加。

不仅如此,减负教育还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让很多家长苦不堪言。

“减负”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

家长感受的焦虑、面对的实际困难是一方面,“填鸭应试教育”的弊病也是一方面。

焦虑、困难在哪里?

比如,有学者说,在"教育双轨制"下, 功课减负, 快乐童年, 都是"异想天开"!

比如,有老师说,“剧场效应”绑架下的当代教育:到最后,往往没有一个赢家 ... 你减负,别人不减负,哪来公平竞争?

比如,很现实的问题,减负了,三点半后谁来管?

然而,反对“减负”、回归“传统”,就是解决方案么?

很显然,“填鸭应试”并不是中国教育的答案,更不是有益于孩子成长的“良方”。

这个问题,放在国际视野下看,也许我们会有不同的视角: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也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他观察到,当代世界教育的趋势,还是“宽松、自由、个性”;大势所趋,应试教育需要改革,减负”势在必行。

分析了各国、尤其东亚教育趋势,他发问质疑:减负,难道真的是 “害了孩子,肥了教辅,误了国家”?

教育的真相与价值在自媒体的操弄中被极大地混淆,制造着家长的焦虑。

想不想改和能不能改,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中国教育能否从应试教育突围,是一个专门的问题。

人人盼减负,人人又怕减负,这样的“两难境地”,处在教育改革洪流中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向作者致歉,并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学生压力大 靠花家长的钱来解气
治疗白颠疯的植物(治疗白颠疯的药)
麻疯树花部特征及其对传粉昆虫的影响
变叶珊瑚花麻疯树复合盆景的培育方法
茅台,已涨疯!2两酒=1克黄金!这酒到底是喝的,还是炒的?
木槿花治白癫风(白颠疯的后遗症)
减负减压,提质提效浅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
荷兰,一个因郁金香而“疯”、郁金香而荣的国度!
南昌:情人节临近 玫瑰花身价“疯涨”
兰花开花后花茎如何修剪?教你“2法”,1年就长疯,年年开花爆盆

网址: “减负=制造学渣”么?“南京家长已疯”,你“疯”了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61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
下一篇: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