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产值168亿元 山东省花卉交易崛起八大区域市场

产值168亿元 山东省花卉交易崛起八大区域市场

2012-06-18 07:05:00     作者: 曹雷    来源: 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花卉产业 花卉种植 花卉生产 区域特色 标准化生产技术
[提要] 随着一批花卉产业基地的建设、知名企业的培育和交易平台的搭建,全省花卉种植面积、产量和销售额逐年递增。优良品种选育方面,建设1处省级苗木花卉工程中心和10处特色苗木花卉区域工程中心,突出抓好6处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争取新增4处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强力推进20处省级重点苗木花卉良种基地及良种繁育场建设。

  本报6月17日讯(记者 曹雷)随着一批花卉产业基地的建设、知名企业的培育和交易平台的搭建,全省花卉种植面积、产量和销售额逐年递增。截至目前,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147万亩,产值168亿元,我省已成为国内花卉产业大省,并崛起八大区域市场。

  花卉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是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目前,花卉业已成为带动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效产业,成为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特别是发展花卉业,对于加快绿色山东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速花卉产业发展,我省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花卉业的地位。去年,我省又将花卉业列入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进一步加大对花卉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到2015年,全省苗木花卉将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苗木生产面积保持稳定,花卉种植面积扩大50%以上,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亿平方米,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30万亩,总产值超过300亿元。

  目前,我省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较大规模的花卉产业,如菏泽牡丹、莱州月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花卉生产特点,各地大力推行花卉生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培育大中型花卉企业210多家,建立花卉生产基地1000多处。花卉交易流通网络逐步完善。通过举办花卉博览会,为花卉的生产和交易搭建平台,培育和扩大市场,已形成济南、青岛、青州、兖州、滕州、泰山区、罗庄、牡丹区等八大区域性花卉交易市场。花卉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制定的牡丹和月季苗木质量标准,主要鲜切花产品质量标准及石榴生产标准,已成为山东省地方标准,有的成为国家行业标准。

  我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重点是:重点保护主要造林树种、珍稀濒危树种、名特优新品种的种质资源,建设1处省级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库和17处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区域库,保存林木花卉种质资源5000份,创新种质资源100份,获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50个。优良品种选育方面,建设1处省级苗木花卉工程中心和10处特色苗木花卉区域工程中心,突出抓好6处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争取新增4处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强力推进20处省级重点苗木花卉良种基地及良种繁育场建设。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相关知识

目标产值400亿元 广州发布花卉产业三年行动方案
云南昆明花卉产业链产值力争达400亿元
[云南]云南昆明花卉产业链产值力争达400亿元
到2025年,昆明花卉产业链产值力争达400亿元
到2026年“花经济”开出400亿元产值
花卉苗木产业“化危为机” 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
宁德:花卉苗木全产业链产值26.93亿元
2000亿元花卉市场崛起:如何“美丽经济”点亮消费新趋势?
年产值17.8亿元! 青岛花卉产业成农民增收主导产业之一
云花全产业链产值超1200亿元

网址: 产值168亿元 山东省花卉交易崛起八大区域市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637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滨州苗木花卉产业将提档升级 苗木
下一篇: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兰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