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开始,紫金山金铜矿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和“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采取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的方式,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持续推进矿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打造“矿在林中、林在矿中”的生态景象,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在矿山高速发展的同时,他们力求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做到矿山开发扰动土地的复垦工作,稳定一块、恢复一块:
一、尾矿渣边坡治理工作。采用“分层治水、截短边坡、土壤改良、植物选择”等快速植被恢复技术,完善边坡排洪设施,对堆场、废渣、尾矿边坡等进行综合整治。工程措施上,建设了截水排洪设施,防止雨水冲刷形成沟壑,建成了拦渣坝、拦水坝、尾矿坝、挡土墙;植物措施上,采用先草本后乔、灌、花卉,以草、灌、乔、藤相互结合的方式,使其逐步演变成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目前已筛选出适合矿区生长的草本、地被、灌木、藤本、棕榈、竹类、乔木等共计150余种。
二、开挖边坡治理工作。在坡顶先采取引流汇水,再根据边坡类型分别采取点撒播草种绿化、草坪绿化、挂铁丝网客土喷播绿化的方式快速使边坡复绿,防治水土流失和边坡塌方。
三、暴露岩体边坡的防护治理工作。先用混凝土锚喷的方法治理,在混凝土面硬化后,在边坡脚再种植攀缘藤本、丛生竹及种类花卉等进行垂直绿化。
四、生产生活区绿化美化工作。根据厂内不同区域,科学地选择树种,以人工的方法形成植物群落,起到滤尘、隔音、净化空气的作用,从而创建环境优美的厂区环境,更好地为生产、职工健康服务。
据统计,过去十几年间,紫金山金铜矿累计投入植被恢复资金超亿元。至2013年底,投入的水保与生态恢复资金有5亿多元,绿化面积1.2万亩。今年3月21日,紫金山金铜矿顺利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评审,紫金山的绿色生态之路受到国家级的肯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生态文明”提升为战略高度。紫金山金铜矿抓住这一契机,适时提出了“超常规”的生态水保与植被恢复概念,即对矿区生态恢复工程设置“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优先安排资金,保证“绿得快”、“绿得好”、“可持续”。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年上半年,紫金山金铜矿利用植物生长季及有利施工条件,在原铺植过的草皮上再种植乔、灌植物,使边坡快速演替为公益林。至5月底共种植黄山栾树、香樟、木荷、山杜英等乔木24160株,双荚槐、毛杜鹃等花灌木7942株,马尾松、巨尾桉等先锋树种151134株,合计造林固坡面积达1113.59亩,仅有5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年度造林任务,计划完成率达到189%。
相关知识
矿山水土保持的策略
紫金山金矿矿渣边坡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
守护秀美山川——花垣县水土保持工作纪实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
以生态之笔绘就绿色画卷——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绿色高质量发展纪实
重庆市石灰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植物的筛选与应用
绿色植被水土保持生态屋面.pdf
让首都的天更蓝 ——北京威克冶金有限责任公司绿色发展纪实
防止环境破坏 夯实生态屏障——内蒙古加快绿色矿山建设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的新思路
网址: 编织矿山绿色梦——紫金山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工作纪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7989.html
上一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恢复植被和 |
下一篇: 还矿区一片绿色——紫金山金铜矿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