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ꄲ 花店花艺 ꄲ 蔡仲娟大师领衔 融入莫高窟文化元素 《花见敦煌》插花展亮相敦煌文博会
敦煌是盛开在世界文明史上不朽的艺术之花,是中华文明传之久远的精神之花。
近日,《花见敦煌》插花展在第六届敦煌文博会上亮相。中国插花花艺资深大师蔡仲娟领衔,22位中国花艺大师、名师,用60件美轮美奂的作品礼敬敦煌,观者无不沉醉于千年文明的深邃和绚烂之中。
此次插花展由敦煌市民政局、花见敦煌(甘肃)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兰州国色天香插花艺术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
在一朵花里看见敦煌
插花展厅设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共1300平方米,设置八个主题展区。移步换景,充满敦煌元素的插花作品令人惊艳。
展厅的场景设计由国色天香郑君敏团队和名师韩海、王子木等共同完成。入口是用敦煌本地材料风滚草创作的三个拱门,分别代表“过去”“现在”“未来”。由此进入,眼前是高5米、长10米的《千窟千花》弧形墙面装置,布置了数百个35厘米见方的方格。内插一支盛开的花朵,外罩一层中间被烧破的玻璃纸,呈现藏与露、明与暗的关系。整面墙气势恢宏,千花百态耐人寻味。
顺着通道前行,《日出东方》大型圆球作品矗立在“沙漠”之上,半明半暗的灯光给人以视觉震撼。风滚草颜色苍黄,枯枝蕴含着新生,让人看见生命的力量。
由国色天香团队整理,敦煌研究院提供图片的敦煌插花史料,第一次以《敦煌壁画》形式展出,牵引着观者的视线。来到《亭亭华盖》大型组合作品前,取材于敦煌元素的华盖造型作品或倒或立,顶部悬镜,倒映成趣。华盖外表用干莲叶粘贴,宛如莲池海会。各色华盖如同开满花的海洋,锦绣绚烂。
蔡仲娟领衔,中国插花花艺大师丁稳林和王志东,“中国杯”花艺大赛亚军刘成林、季军梁子等22人组成的花艺团队,以《花开敦煌》为主题,以“河西走廊”“丝路花雨”“三兔共耳”等题材为灵感,用插花作品演绎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敦煌飞天是中华美学的标志性元素,由甘肃花艺大师郑君敏团队创作的《飞天花型》作品洒脱飘逸;《人间繁花》作品的主体是一尊大型佛像,佛像左耳旁是枯枝荆棘,右耳旁则是繁花似锦,寓意真正的智慧一定具有转化当下的能力。
除了姹紫嫣红的花朵,此次布展材料还依托敦煌风物,大量使用黄沙以及葡萄藤、红柳枝、风滚草等植物,鲜明的主题和特色在国内插花展中独树一帜。
敦煌的文化营养取之不尽
人类敦煌,心灵故乡。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东方插花起源于佛前供花,敦煌也成为插花研修者心中的圣地。
此次插花展发起人、花见敦煌(甘肃)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兰州国色天香插花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君敏介绍,佛国世界,以花为饰,从佛教诞生起,花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敦煌壁画中,出现大量菩萨头部饰花、天女散花、供养人持花等场面。可以说,敦煌莫高窟是一个活着的“插花艺术历史博物馆”。
插花展另一位发起人刘阜贵告诉记者,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插花脉络完整,在南北朝壁画中已经出现了盘花;瓶花则在隋朝壁画中有所表现;到了唐代,壁画中的插花就非常多了,碗花和缸花很常见。
为了这次展览,郑君敏和她的恩师蔡仲娟筹备了10年之久。创作插花之前,所有花艺师都参观了莫高窟,在创作主题、造型、色彩搭配、技巧等方面收获颇丰。
蔡仲娟的作品名为《沙漠玫瑰》,盘旋的枝叶代表沙漠中肆虐的风暴,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开出了娇艳欲滴的玫瑰。寓意以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为代表的一批女学者,无畏艰险,守望敦煌。
丁稳林创作的缸花,灵感来源于莫高窟壁画中“三兔共耳”的造型。以本地红枣加上干莲子,象征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节杖,作品大气而耐人寻味。“风尘淹没不了瑰宝,飞天壁画色彩多样,运用红、蓝、紫、橙等色彩,鲜明而和谐,这打破了我以往对于传统插花色彩淡雅的理解。”他说。
王志东也有同样的感悟,他创作的《河西走廊》《锦绣丝路》等作品,花材绚丽多姿,色彩以蓝绿色、红橙色等“莫高窟色彩”为主,并用本地葡萄藤上下贯穿,形成枯荣对比。“莫高窟壁画里人物的衣服、建筑、器具等色彩浓重,非常漂亮。”他说。
敦煌千年文化,深深打动了花艺名师楼旭明。飞舞的仿真桃花,《阳关三叠》的余音绕梁,都在唤起人们在恶劣环境里,无限放飞的想象力。
梁子的大型架构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灵感来源于“河西走廊”。所有的花材线条都是交错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同桥梁连接。配色则受莫高窟壁画启发,大胆使用撞色手法,色彩斑斓,给人丛林般的深邃感。
名师刘颖激动地告诉记者,莫高窟的壁画让她联想到一些国际大牌奢侈品,其色彩很可能来自于敦煌,如橙黄色、复古色、深紫色和渐变色。“以前觉得国外设计师胆子很大,现在我有了文化自信。”她在创作中不再排斥浓烈的色彩。
名师谢薇的作品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名师汉秀丽的荷花作品,复原了佛前供花造型;名师孙艳霞从武汉带来出土文物造型的青铜器,用敦煌红柳插花,表现传承的力量;名师朱陈华的作品气韵生动,将东方韵味和西式技巧融合,表达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高级园林工程师张勤从湖北带来一百多年前的老物件,创作莲荷主题作品,表现莫高窟的思想内涵。
“这次插花展规格高、影响大、意义深远,主办方投入了大量精力、财力,把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插花融入了伟大的敦煌艺术,今后还可以在敦煌策划国际级别的插花艺术展。”蔡仲娟说。
敦煌市市长朱建军在参观后说:“插花展是弘扬传统插花艺术的盛会,为第六届敦煌文博会锦上添花,使敦煌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文化宣传的途径更加丰富。”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评价此次插花展说:“用花艺表现敦煌,之前还没有人做过,非常难得。尤其是整理的敦煌壁画插花资料,非常宝贵。可惜举办时间太短,希望可以用数字化技术把它记录下来。”
“花见敦煌,见花,见敦煌,见自己。”郑君敏计划策划敦煌插花游学活动和打造敦煌花艺美学空间,让更多的插花者在敦煌文化中汲取养分。
蔡仲娟《沙漠玫瑰》
丁稳林《三兔共耳》
王志东《河西走廊》
王志东《锦绣丝路》
梁子《河西走廊》
郑君敏团队《飞天花型》
郑君敏团队、王子木《人间繁花》
楼旭明《阳关三叠》
(本文图片来源:兰州国色天香插花艺术有限公司)
相关知识
花之韵在坚持中打造品牌——访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会长蔡仲娟
蔡仲娟 花海“剪春”六十年
蔡仲娟:托起插花花艺事业的人
中国插花花艺大师风采系列蔡仲娟大师插花作品赏析
敦煌启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新年首演
蔡仲娟:中国式插花花艺新手法探讨 | 花文化
敦煌花卉纹饰赏析-敦煌艺术作品赏析-敦煌美术研究所
甘肃文化品牌:一台《丝路花雨》,让敦煌文化艺术“火” 起来
重磅文物到位!“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有序布展中
敦煌:鲜花扮靓城市
网址: 蔡仲娟大师领衔 融入莫高窟文化元素 《花见敦煌》插花展亮相敦煌文博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8108.html
上一篇: 书画✖插花✖缂丝,一场沉浸式文人 |
下一篇: “啟元花香”海派插花新春第一展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