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花韵”中国传统插花非物质文化艺术展正在中国馆展出。2008年“传统插花”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插花艺术插花自起源发展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插花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间插花、寺观插花、宫廷插花、文人插花四大人群插花;瓶花、盘花、碗花、篮花、缸花、筒花等类型容器插花,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蕴、系统的插花理论、精湛的插花技艺与独特的赏花方式。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102736_gdhj_am16mhfs.jpg)
本次展览主题为“国风花韵”意为“品国风精粹,承中华花韵”,以宣传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为主旨,展览分为传统花器形制复原,古画瓶花作品再现,瓶、盘、缸、碗、篮、筒六大类传统插花容器作品,寺观、宫廷、文人、民间“四大人群”插花情景,“诗赏”插花创作和作品插制步骤六个部分,生动展现了历史悠久、博大恢弘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给游客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领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谛的场所。
根据中国馆的建筑特色和具体场地特点,展览采用半封闭式空间布局,提高游客的体验感;为满足长期展示,让更多的观众能欣赏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插花文化,采用仿真花与鲜活枝条组合的艺术手法;文字和实物结合,重点介绍了传统插花的名著之一唐 罗虬的《花九锡》,让观众能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插花的文化内涵;花篮插制步骤展示,期望能引导观众热爱插花,学习插花。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102736_gdhj_pv2o6vu0.jpg)
古画瓶花作品再现
通过对北宋·三十一孔瓷花器、明·青花阿拉伯文七孔花插、清·冬青瓷福寿海棠式瓶等七件容器的形制复原,形象展示了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后人们在插花过程中对花枝固定方法的探索与尝试。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102737_gdhj_fp1hdmko.jpg)
六大类容器插花
花艺师通过对清·吴规臣《岁朝清供》、清·郎世宁《午瑞图》等五幅瓶花作品的复原,从立体的角度呈现了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102738_gdhj_d61gkrao.jpg)
瓶、盘、缸、碗、篮、筒是传统插花的六大类典型容器,花艺师通过六件创意作品,分别诠释了六大容器插花的特点及特色。
通过对寺观、宫廷、文人、民间“四大人群”插花情景的创意再现,结合花艺师精巧的插制,营造出四种不同风格的场景。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江深竹静两三家,
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
应须美酒送生涯。
作品插制步骤
通过对篮花插制步骤的分解展示,为广大插花爱好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现场学习机会。通过本次展览,期望观众在感受中国传统插花的技艺魅力同时,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