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近年来,花卉种植已经成为番禺农业发展的农头产业,2009年,我区花卉种植面积80469亩,花卉企业261家,从业人员10838人,花卉总产值超10亿元。化龙镇花卉种植面积由1993年6亩发展到2009年1.5万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花卉种植已成为本地效益最好、发展最快的农业龙头产业。目前,全镇有5000多人从事花场生产和销售,花卉种植户520户,其中50亩以上的花场有40多个。2009年化龙花卉总产值2.8亿,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化龙观叶植物的品种多,种类齐全。包括天南星科、竹芋科、棕榈科、龙舌兰科等100多个品种。形成了以化龙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的石楼、石基、新造、南村、万顷沙、横沥等镇发展荫生盆栽观叶植物的产业发展。花卉产业稳步发展,但我区没有一个交易市场平台,建议区政府在交通和交易都最为便利的产地筹建花卉交易市场,选址定在化龙大道以西为最佳选择。将花卉交易市场建设列入2010年我区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重点项目进行支持。建议由化龙镇花卉产销专业协会牵头融资,化龙花卉研究中心、盛丰园艺、绿兴源园艺等花卉龙头企业及有实力的公司参与建设,政府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问题答复:李日升代表:
您提出的区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76号《关于“建设化龙花卉交易市场”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区花卉产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市型农业发展的不断深入,花卉产业发展迅猛,已由原来的家庭作坊式传统生产模式,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现代化生产模式,形成了我区花卉产业的特色,创建了荫生观叶植物品牌,其中化龙镇有“中国荫生观叶植物之乡”的美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
2009年我区花卉种植面积6.9万亩,总产值10亿元,有花卉企业260个,花农2960户,从业人员10838人;形成了化龙镇、石楼镇、新造镇、石基镇荫生观叶植物生产区,面积2.2万亩,年产量5000万盆,产值6亿元。已成为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产业。
建设花卉市场的条件基本具备,主要表现为:一是建设交易市场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我区化龙、石楼、石基、新造等镇已形成荫生观叶植物产业圈,面积2.2万亩,已辐射带动东涌、大岗、榄核等镇,年产量5000万盆以上,成为花卉生产的主产地。二是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极利于荫生观叶植物生长。加之顺德、芳村土地资源所限,部分生产企业向我区转移,我区花卉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三是具有交通便利的优势。我区位于广州市南部,区内有京珠高速、南沙港快线、番禺大道等主干道快速通过,交通发达。通过市场的建设,可进一步推动我区花卉产业发展,促进花卉品种集聚,加快商品流通,提升花卉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打造“中国荫生观叶植物生产基地”目标的实现。
然而,制约市场的因素同时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场底蕴不够深厚。我区花卉产业近年虽发展较快,但发展历史不算悠久,与顺德的陈村、芳村相差较远。二是离周边花卉市场距离较近,存在很强的同业竞争。我区周边花卉市场有顺德陈村的花卉世界、芳村的花卉博览园,此外,南海、花都近年都建设花卉市场,从我区荫生观叶植物主产区化龙至各地市场一小时可到达。三是花卉种类不够丰富,品种相对单一,主要以观叶花卉为主。
为加快我区花卉市场的建设,区政府已作了具体部署,明确由化龙镇牵头,国土、规划、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配合,共同推进。目前,花卉交易市场的选址初步规划在化龙大道西,150亩建设用地已报国土局审批。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花卉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知识
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检查番禺区节前农产品产地检疫工作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广州市番禺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番禺区2023年下半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荔湾区科协关于2022年科普资金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邂逅”化龙,一个岭南古镇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
番禺区多举措打造“广州市巾帼头雁村”,助力“百千万工程”
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番禺区花店提供广州番禺区2小时快速送花服务
广州番禺区花店鲜花推荐,番禺区10大花店排名
新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址: 关于“建设化龙花卉交易市场”的建议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8273.html
上一篇: 浅淡城市绿地中花卉栽培与养护.d |
下一篇: 迎春花市年味浓 禁毒宣传不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