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自古以来就是春天里的一大美事,可你知道吗?古人赏花和我们可大有区别,不仅追求多形式、多层次的美的享受,更追求心灵上的感受。
如曲赏、酒赏、香赏、琴赏、茗赏等形式,还会观花之“色”、闻花之“香”、品花之“姿”、赏花之“韵”……不禁感叹古人的生活雅趣。
雅欢不同赏,只是可人风月
据说,按照朝代先后,赏花有曲赏、酒赏、香赏、谭赏、琴赏、茗赏等多种方式。曲赏、酒赏都跟唐代有关,曲赏是赏花咏歌,酒赏则是饮酒观花。插画酒赏的风气到了宋代都还挺流行,在宴会中尤其如此。
《桃花仕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所谓 曲赏、 酒赏就是赏花咏歌、饮酒观花,可谓别有一番风味。“你可以想象,古人身着一袭素衣,或于桌前饮酒赏花,或于花下颂词,时不时风敲落花瓣落于素衣、桌上。
用新编的诗词和曲子对花吟咏,达到忘我境界。”乐于研究与“花”有关的古诗词的山东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淑云给记者举了几个对花颂词的例子,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即赏牡丹之作。
而酒赏在唐代居多,多是文士雅集,或饮酒赋诗,或挥笔作画,令赏花成为一场文坛盛事。
《饮酒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李白夜宴赏花写下《春夜宴桃李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据说其间,如果作诗不成,还要罚酒三杯。
还有宋代欧阳修,在饮酒赏花时也留下这样的诗句:“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诗人希望一年四季花常开,随时可以花前酌酒,借花寄情,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花卉昆虫图册(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香赏即赏花时配以焚燃香料,不同材质的花要配以不同的香料。南唐进士韩熙载在《五宜说》中说:“对花焚香,有风味相和,其妙不可言者:木樨宜龙脑,酴醾(独步春)宜沉水,兰宜四绝,含笑宜麝,薝卜宜檀”,是为“五宜”。
琴赏则是另一番雅韵。琴是古代文人四艺之首,用以怡情养性。对花抚琴要琴与花配。文人花可配以七弦、阮咸等乐器,宫廷花则管弦交响,这清风美韵,可想而知。
《仕女消闲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茗赏即品茶赏花,茶性简朴,品茶香、闻花香,可爽神醒思明目。明代袁宏道极力推崇茗赏,认为酒赏之类太庸秽粗俗,容易冒犯花神。
观花品茗在宋代已流行。宋代将“插花、点茶、焚香、挂画”合称生活四艺。古书上常见插花品茗的画面,只是到了明代更加巧妙结合而已。
谈赏则是三五好友,谈论品花,“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花开之时,面面俱到
赏花文化从先秦时期便可见端倪,随着在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隋唐时期赏花文化开始普及,宋代开始兴盛,明朝开始成熟和完善。而先人们赏花十分讲究,观色、闻香、品姿、赏韵面面俱到。
首先是 观花“色”。明代袁宏道在《瓶史·品第》中称:“故知色之绝者,蛾眉未免俯首,物之尤者,出乎其类。”什么样的花色最为绝美?古人以一个“艳”字做了概括。
花卉昆虫图册(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闻花“香”,所谓的“国色天香”,缺一不可。春有梅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瑞香……花之香至极品,古人则称为“天香”。如唐代中书舍人李正封的名句“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写的是牡丹花香,唐诗人宋之问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写的是桂花香。
赏花“姿”,用清代画家松年的观点来说,叫“花以形势为第一”。花姿与花色一样,可以“养眼”。美的花姿可以弥补晚开的遗憾,明代陈道复《题秋海棠》诗句即称:“翠叶纷披花满枝,风前袅袅学低垂。墙根昨日开无数,谁说秋来少艳姿。”
花卉昆虫图册(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品花“韵”,古人认为,“不清花韵,难入高雅之境”。花韵可以“养心”“怡神”。虽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常见花卉之韵,古人都有说法:梅标清骨,桃有羞靥,李谢浓妆,杏娇疏雨,菊傲严霜,兰挺幽芳;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丹桂飘香月窟,百合如意安康……
良辰美景,不负刹那芳华
除观色、闻香、赏姿、品韵之外,古人赏花还讲究时令,即什么季节看什么花。
袁宏道在《瓶史·清赏》中称:“夫赏花有地有时”。不同月份看不同的花,有专门的 《花历》(花月令)可查。明程编《花历》称:“入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为石榴;秋为木樨,为莲、菊,冬为腊梅。”
任熊画姚大梅诗意册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 花期,赏花还要选择“ 良辰”,有良辰才有“美景”。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时间段欣赏,所得感受完全不同。如踏雪寻梅, “雪衬花妍”,别具神韵;披雨访园, “梨花带雨”,更有味道。
而且,赏花的地点也要选好,胜地不一定有胜景。如看桃花,清人李渔便认为不应去名园:“惟乡村和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李渔建议:“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
《胤禛朗吟阁图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总之,不管怎么赏花、去哪儿赏花,“看”固然是目的之一,但其中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心愿。借花言事、咏花抒怀,多少与之有关的诗句美文流传至今,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内容来源:视界艺术昨天以上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 原作者所有,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我们传播一种生活态度 让您一生拥有优雅气质
深圳市抱朴轩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文化艺术品投资、鉴赏、经纪的民营企业。公司依托多年累积的艺术界资源,打造一个高端的艺术品咨询、经纪与投资的文化交流平台,包括艺术精品的展销、鉴藏、拍卖等,主要经营中国美协、书协、画院等海内外名人字画,为广大艺术家和收藏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华花艺丨从兰到梅,赏风韵,品花韵
古人赏花如何观色、闻香、赏姿、品韵?古人为何这么喜欢花?
品插花之韵 悟花境之和美
花韵花境~
赏花多少风雅事
山东花境设计服务行业对女神打造妇女节花境
寿光这些花境,美翻天!
兰花香味:高雅之韵,馥郁之美
文史知识
花木文化琐谈之七:由花说画——若无寓意难入画
网址: 不清花韵,难入高雅之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40408.html
上一篇: 李清照醉花*原文及赏析 |
下一篇: 你见过凌晨三点的花开吗?被低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