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园林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区;园林景观;方案设计;思路研究
1 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属性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具有美学、文学与建筑学等相关知识的人对自然环境所进行的有意识改造的策划过程。具体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畴内,采用园林艺术对地形种植植物进行特定改造,并营造建筑物等的途径与方法。园林景观的生态属性主要是从人的角度分析,通过在景观的创意、内涵、视觉方面形成独特的展现形式与特点,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要有对自然要素的概括,又要突出人工化的要素,只有园林系统可以实现。园林景观在维护城市整体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理想的生活家园,借助大自然的优势来实现自我控制与调节。近年来,园林景观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了园林的生态属性,展现了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形成了一种和谐稳定的立体园林群落。
2 居住区内园林景观方案设计思路
2.1 居住区内园林景观方案的设计原则
在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中,要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园林景观设计应改变传统小区设计中过分强调景物的观赏性作用,而忽视了小区绿地满足人们基本娱乐休息的需要。景观设计要突出以人为本,综合考虑到人们的运动、娱乐、交流与休闲需求,真正做到景为人所用,以人为本。
2.2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首先,园林景观设计要尽可能的保留小区内原有的植被。原有植被的保留在园林景观设计与绿地建设中是经常会忽视的一个问题,保留小区内原有的植物并不是将所有的植物都进行保留,而是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与其景观效果进行分析,有价值的植物保留下来。一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很多原生的植物都遭到了破坏,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原生的植物要尽可能的保留下来。
其次,以互惠共生为基本原则,充分协调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互惠共生原则要求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保证2个不同的物种长期生活在一起,并且双方均获利,比如,地衣是菌生与藻生的结合体,豆科、龙胆科中很多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案例,一些物种分泌会促进另一种植物的生长,或者2种植物均有显著的相互促进关系。在园林设计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植物的分泌物会对其它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这需要设计者多多留意,尽量避免。
最后,对植物营养空间的准确定位。一般植物均会需要一定的营养空间,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并发挥其观赏性价值,植物会受到空气、光照、土壤等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生长规律,不同生长型的植物会分布在不同的营养空间上。在小区绿地设计中,最好有2个配植层次,比如,乔木与小灌木的搭配,以有效的充实顶层,并在中间留出虚空保证视线,还能避免植物对营养空间的需求而出现的“拥挤”状况。
2.3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居住区内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注意动静的统一,这种处理主要表现在水景上,一般水景是作为第4代建筑基本设计理念,已经得到建筑设计单位的认可,并深受居民的喜爱,因此,在居住区绿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要突出水景的设计,强调水质与水形,保证居住区内水流的畅通,也就是所谓的活水。这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水景的过程中,对水的补充、循环、排泄与净化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水景的生态属性。最好以涌泉或者瀑布作为动力,创造水位的高差感,让水体呈现自然的循环流动,产生涓流或者跌水等动态的水景效果,也可以增加水体与沙石的接触,以提高水的含氧量。另外,在不同的水体环境中,也可以布置不同的植物和构筑物,比如,莲花、芦苇、石头、长廊、小亭子、花草树木等,以多种形式来点缀水体,加大景观的层次性与深度,凸显出水的灵性与建筑物的韵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感属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需要与居住区的整体规划、建筑物的基本风格,以及企业文化进行配合使用。景观设计的宗旨与目标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居住区内绿色景观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居住者的身心需求,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促进生态平衡。因此,在居住区园林景观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营造一种绿色生态的居住空间,更好的展现出“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Abstract: urban landscape is the center of the city people's leisure activities, is also one of the best places to enjoy the quality of life. Good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is to bring people to the final benefits. In city planning, ci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design is the cor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article first from some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design theory, then contact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of chongqing garden show park design examples for the analysi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design process. Key words: desig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ity garden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园林给排水的特点
园林给水的特点
园林用水点分散,地形起伏,高度变化差距大,水质也各异,需要分别处理,因为时间的不同,导致季节性变化大。
水源选择
只要是满足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的要求的水质,就可以从就近的城市给水管网系统接入,也可以从一处或者几处就近水厂的给水干管接入。如果附件没有给水管网,那可以首先选择地下水源,再就是湖泊、河流或者水库的水。
选用的水质标准为不浑浊、无有害物质、无色、无味,并且经过检测不含有传染性病菌。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细菌等都达到相关的标准。
园林给水管网的布置与计算
给水管网的基本布置形式和要点
1、树枝形式的管网。这种设计方案比较简单、省材料,样子像树枝状,适合用于比较分散的用水点和建设初期的构造。它的缺点是不能保证供水一直很通畅和顺利,如果有一点受到影响,那么就会大面积的被牵连。2、环状管网。环状管网是闭合的形状。在建设的时候耗费材料多,投资大,但是其可靠性高,并且供水可以互相配合和调剂。
给水管网布置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在设置管网的时候,要确保安全可靠、布线简单,投资尽量减少、管线布满,三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且要将以后的规划设计考虑在内。
布置给水管网时,应该靠近调节设施和主要供水点,并且在确保不受冻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的选择铺设方式,避开难以施工的地段,并且尽量减少土石方的工程量。尽量避开园路,埋设在绿地下,与其他管道按照相关的规定保持一定的距离。
布置管网的相关规定
布置管网的深度问题,在容易受冻的地区,应该埋设在冰冻线下四分米的以下的地方,不易受冻的地区,埋设的深度也不能小于七分米;因为埋得过深,会导致工程花销大,埋设的过浅,管道的安全问题又会受影响。
选择管道材料的时候,可以选择黑铁管、铸铁管、石棉水泥管、白铁管等等。
阀门及消防栓的配置是必要的。为了便于检修,在节点的地方应该设置阀门、阀门井等设施,其中每隔500米的地方可以设置一个阀门井。配水管上消防栓的安装问题,间距一般都为120米左右,然后其离建筑距离大于5米,离车行道距离小于等于2米为最佳。
用水量计算
用水量是管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项基本数据。用水量标准是国家根据每个地方、城镇的一些生活水平、习惯、气候、性质或者生产性质等要求的不同设定的标准。
最高日用水量除以平均日用水量,就是日变化系数Kd,农村的用水量偏高,一般是1.5到3.0之间;城镇的一般是1.2---2.0之间。把最高时用水量除以平均时用水量,就是时变化系数,农村的时变化系数一般是在5—6之间,城镇的一般取1.3到2.5之间。总变化系数为两个系数的乘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一般取Kd为2—3,Kh取4—6。
管段计算流量等于管段传输流量和节点流量之和。管道流量的含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管道的水量,其数量等于管道断面积S和流速的乘积V。Q=S*V,由这一定义和公式可知,S和V就是相互制约的。当Q一定时,S变大,那么流速就变小,但是管道断面积变化的情况下,对管材的投资也会变大;当S变小,那么V就会变大,这样对水头的损失就会随之增加。这两个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流速,使得水头损失和管材的浪费达到一个中间平衡的状态。这一流速就是经济流速。经济流速一般可以采取经验值,比如小管径情况下,D在100---400毫米之间时,可以选取V为0.6—1米每秒,在大管径的时候,D大于400毫米的时候,可以选取V为1—1.4米每秒。
在实际的公园各个节点的用水中,时间是不同步的,比如浇灌一般是在清晨或者傍晚,而餐厅用水一般在中午前后。用水时间不同,所以可以合理安排用水时间,错开用水高峰期。
分析重庆园博园给排水管网实例
本文针对管网的设计,选取了重庆园博园为例子,进行排水管网设计的分析。根据它山地公园的特点和地形外貌,设计出了适合山地公园的排水管网设计方案,做到了因地制宜和依山就势,并且满足了给排水的功能要求。园内的最高标高是427米,最低的是271米,高度相差100多米,山势险峻,地势复杂,并且有一定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园区主管道设计
如果在山地采用和一般城市市政主干管的管道埋设方式,那么就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优点是安装简便,而且便于检修,但是缺点是管沟安装在人行道的下面,这样就限制了人行道的最小宽度。所以根据园博园的地势要求,采取了管道直埋的方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管道断面如下图: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山区地势需要考虑其实际地势,采取不同的雨水排放方式,并且还要考虑水资源短缺和防洪的问题。所以,在园博园的雨水系统中,设计了雨水收集、储存、利用系统。山区公园一般在下雨的时候,雨水汇集迅速,并且容易造成对水土的冲刷和破坏。所以为了绿化植被,一般采取明沟排水,在广场的雨水可以采用管道收集。
雨水储存系统中,可以利用地形、雨量和气候条件,来营造雨水花园,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雨水利用系统中,可以利用水泵来绿化和浇洒周围的道路;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环境、为景观补水,这样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污水的处理问题
园博园面积很大,地形变化复杂,所以一般采用污水就地处理方式、环保生态厕所相结合、利用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等三种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
总结
园博园的设计有它自己的特色,主管道采用的是依地势直接埋设的方式,合理利用高位水池,并且利用雨水花园和水体来收集和利用雨水,污水处理方式也根据地势的变化来实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在园林给排水系统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方面的节约问题,也要考虑实际的地形和需要,从而设计出符合规划设计的管网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罗建、任荣志.重庆园博园给排水管网设计探索,风景园林,2012(5).
[2]陈幸.园林中给排水工程的特点及相应措施,江西建材,2011(2).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规划
中图分类号:U6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园林景观的概念
1.1园林的概念。关于园林的定义,人们一般采取的是园林界专家的说法。陈从周教授认为:园林是有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中和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埋水要造成一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这个定义主要是概括式园林是综合艺术品,描述了其精髓所在。孙莜祥教授认为,园林是有地形地貌与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合而成的统一体。这个概念则侧重于讲述构成园林的条件以及其特性。张家骥教授对园林的定义是: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物质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的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定义其都涉及到借助物体进行规划设计而达到所要求的目的的。
1.2景观的概念。景观原意是指风景,首先是一个地理学名词。但随着发展,在现代具有广泛的概念:地理学认为景观是一种地表景象,指相互隔离地段,按照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比如常说到的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文学艺术上认为景观即是风景,是艺术表现和再现的对象,比如山水秀美,原野广袤,都受到文学家和艺术家的描绘;旅游学认为景观是一种资源,是自然和人类经过长期的活动的产物,具备一定的利用价值可以开发。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园林景观实际上可以概括为采用山水、树木、建筑物等素材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艺术的设计而达到充当景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性。
2 宜人原则
园林景观是为人们的休闲、放松、娱乐而建设的, 所以必须应该以“宜人”为首要原则。当人们暂时放弃俗世事务, 信步来到园林里放松紧张的心情时, 园林作为一个栖息地应该提供给人们轻松、惬意、安全的氛围。那么在园林的建设中, 设计者应该考虑应用环境心理学。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 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 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 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都会对人的生活发生重要影响。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当设计师要布置一座假山或某种植物, 不仅要考虑它们的空间位置关系, 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它与人的关系, 设计师应该通过一系列关系的设计来充分发挥这一景观设置对人心情、性情的陶冶。城市园林是一个公共性质较为强烈的场所, 互不相识的人们来到这里共同享受这一公共空间, 广阔的草坪、舒适的座椅带给不同人们相同的轻松感受。但设计者同样应该考虑到保护人们的私密性。私密性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可以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人对私密空间的选择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独处, 或希望按照自己的愿望支配自己的环境或几个人亲密相处不愿受他人打扰。在竞争激烈、匆匆忙忙的社会环境中, 特别是在繁华的城市中, 人类极其向往拥有一块远离喧嚣的清静之地。这种要求在家庭的庭院、花园里容易得到满足. 而在城市园林这一公共空间也应该力求满足, 比如可以通过植物种植等设置来达到这个要求。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运用是创造私密性空间的最好的自然要素。设计师考虑人对私密性的需要, 不一定就必须设计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 但应要对空间有较为完整和明确的限定。一些布局合理的绿色屏障或是分散排列的树就可以提供某种程度的私密性, 另外, 园林中的座椅、方凳应该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 并可掩映在树下或草丛中, 从而可以使人们可以静坐其中,或读书, 或交谈, 或私语, 但彼此不会互相搅扰。
3 安全原则
城市园林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所以无论男女老幼在闲暇之余都会来此处寻找一份快乐, 但杂乱的人群往往会有不安全因素, 尤其老人和孩子这些弱势群体更容易出现某些突发事故。如某处城市广场, 一女孩在一个木马上玩耍时不小心将手伸入这一器械的连接空隙处而“难以自拔”, 当家人赶到时小女孩的手已受了严重创伤, 后在各方人员共同营救中小女孩才顺利脱险。所以园林设计者因该以此为戒, 在一些公共设施的安排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性。可在一些小池塘周围设置富于装饰性的小栅栏或种植密集的灌木, 以阻挡有人不小心跌落其中。在一些器械、玩具上要注意加固和定期维修, 以求人们能在此获得稳定感和女全感。
4 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的重要性以及思路
园林景观设计和规划是城市市容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合格良好的设计和规划方案不仅仅是植树、种草、摆放雕塑,而是要通过科学的种植规划、空间分布以及源于艺术美学的统筹设计。园林景观在满足美观的同时更要注重其功能性的体现。园林景观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也可以为城市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居住舒适性。所以,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讲,园林景观存在着以下问题:
4.1整体上缺乏宏观调控。有些城市盲目的追求人造景观,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重复投资重复开发、建设,已经使得园林景观不再是精品已经沦为了粗制滥造,并且景观显得“供大于求”,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4.2规模盲目求大,景观内容贫乏简单。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很多地方都投资极高,有的甚至过亿元,占据大量的土地。园林景观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作为自然风光的补充,如果投资巨大并且占据极大的资源,那么就是本末倒置现象。同时,许多景观在设计和建设后往往内容比较雷同,缺少创意,也没有与当地的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模仿、复制痕迹明显,没有能够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景点,背离了政府开发的目的而导致很多园林景观最终废弃,浪费资源和金钱。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思路主要有:
4.2.1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设计规划。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关系到城市生态的改善和保护,因此其规划和设计必须要依据城市的生态环境,在注重美观与实用的同时,还要注重景观采用的植物、动物、建筑体不应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构成危害。在进行设计和规划时,要尽量采用城市原有的植物,避免由于引入外来植物而对本地的植物造成影响,破坏本地的生态环境;
4.2.2设计规划契合园林文化主题。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通常采用许多副主题进而突出主题,在进行设计与规划前,设计人员应该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分析园林建筑风格,了解原有建筑的故事以及所有的故事,并结合典故进行设计与规划。同时,可以根据选择园林景观的主题的场地地形、城市气候特点、人文背景等,确定设计主题,进而展开设计与规划;
4.2.3要以互动性为设计规划方向。通过互动性的设计与规划,可以为居民提供生活与休闲的娱乐场所,不仅要注重“景”的体现,更要注重人与景观的互动娱乐。比如可以通过水景来提升互动效果,也可以通过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或水面秋千在满足人们欣赏的同时也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在注重景观价值的同时提升园林景观的娱乐可参与性。
5 结语
总之我们要力图营造和谐健康的绿色生态园林景观, 构建人与自然融合共处的生活环境, 将自然引入社区, 引向居民, 使居民亲近自然, 融入白然, 在自然中使疲惫的精神得到栖息。
参考文献:
[1] 王战江. 浅谈城市园林景观环境绿化技术的应用[J]. 园林规划设计, 2009, 08.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04202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我国市政建设的重要部分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方面存在很多诸如设计理念相对落后、跟风设计、盲目追求设计档次等方面的问题,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研究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是园林绿化设计师面临的重要挑战。
2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2.1不重视植物空间布局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但是不少设计师在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设计时往往只关注城市园林绿化的硬件设施和整体布局,却完全忽略了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没有全面的认识,只是单纯的认为园林绿化就是种植普通的植物,而对于植物的空间布局以及种类却完全不了解,不同的植物布局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不清楚。而植物空间布局对与绿化景观效果的营造时十分重要,如图1,在园林设计时充分的考虑到植物空间布局可以使设计效果更具有层次性。
2.2不重视植物空间造景
作为我国城市园林绿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造景必须由专业的人才进行规划设计。但是,目前有很多专业的园林绿化设计师并没有完全掌握植物的生物特性,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植物造景的过程中,不清楚该从哪方面着手,或者是在完成了植物造景设计之后才发现植物造景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基于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造景以前必须要对植物的所有生物特性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保证在设计的过程中将环境与
植物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实现园林植物的合理搭配,处理好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在保证生态环境不遭到破坏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图2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融入植物造景设计作品。
2.3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
当前,我国城市的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可使用绿地面积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人口的需求。基于这样的环境,很多的设计师往往会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增加可使用面积的目的,但是这样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做法尽管表面上看确实解决了人口的居住问题,但同时对当地原生态的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转变,而且园林绿化效果也逐渐降低,从而最终影响整个居住的环境。作为生态环境发展最关键性的因素,自然环境如果被破坏就很难恢复,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4园林绿化设计缺乏个性
现阶段,我国很多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都引入和参考了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园林绿化设计案例,部分地区甚至是直接将优秀案例照抄,引入稀有的树种和植物,并将其种植到大面积的草坪上,这样设计根本就没有考虑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和引入植物的生物特征,也没有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城市特色。引入稀有的树种和植物需要花费很多的资金,而且还不确定该地区是否适合这些引进的树种和植物的生长,这就很可能会造成这些引进的树种和植物成活率不高,甚至是出现死亡。此外,部分设计师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对园林绿地进行造景设计,只是对一些随处可见的树种进行了随意的组合,这根本就无法体现城市文化与绿化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有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只是在小区内部进行了小范围的植物种植,这样在秋冬季节时植物就可能会发生枯黄现象。这样明显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抄袭根本无法体现城市特色,自然也就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3解决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存在问题的有
效方案3.1园林绿化设计必须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
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植物的多样性生长特征,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尽可能的多种植一些适宜在当地生长的绿色植物。为了保证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效果和观赏价值,设计师还可以尽量种植一些彩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结合实际的施工地形选择具有优良品种的树种,充分的体现绿化植物生态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实现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如此,在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体现该城市的特色,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充分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最终设计出独具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
3.2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得以实现。不仅如此,设计师还应该将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园林绿化设计中,这样最终设计的园林作品在供人们欣赏的同时会使人们真正体会到城市的内涵。不仅如此,设计师还可以将植物造景设计加入到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通过选择一些抗涝抗旱能力强的乡土植物进行植物造景,从而创造出具有人性化的植物景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为人们带来舒适、美观的观赏价值,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例如,对于绿化要求不是特别高而且面积比较大的公共空间绿化,可以选择垂直绿化,该绿化方式操作简单、绿化效果统一、环保、无杂草等优势,而且这也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3.3建造培育树种资源的专属基地
生产用于园林绿化的苗木是园林绿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制定出园林绿化苗木的质量和数量标准,确保苗木的生产过程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如果条件允许,创建培育树种资源的专属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3.4设计师与施工企业应加强沟通
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中,相关的设计师必须与施工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优秀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作品不仅可以真实的反映出该城市的社会发展情况、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包含设计者的真实情感。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之前,设计师应该就当地的地形状况和硬件设施等基础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然后再将园林绿化整体布局与相关的施工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在确保各方面都能够顺利实施之后再进行园林绿化的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园林绿化的设计效果,使其能够真正地反映出该城市的内涵。
4结语
我国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仍然存在诸如不重视植物空间布局、不重视植物空间造景、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缺乏个性化的园林绿化设计等很多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师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园林绿化设计必须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设计师与施工企业应加强沟通、建造培育树种资源的专属基地,在保证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镜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现代园艺,2016(4):126~127.
关键词:园林空间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给园林行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为人们设计、建设高质量的园林环境是专业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笔者力图从园林空间角度为园林设计提供一些建议。
1园林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园林的定义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
2空间的概念
从古至今,人们感知空间、思考空间、使用空间、营造空间、存在于空间,但空间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理解和研究却是从19世纪开始的。空间不是事物本身,但要依赖事物来构成;换言之,空间似乎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远近距离等)。这些事物的主要角色或功能,似乎是一种边界或门坎。
3园林空间的概念
园林空间是一种相对于建筑的外部空间,意指人的视线范围内由植物、建筑、山石、水体、道路广场等组成要素所组成的景观区域,既包括平面的布局,又包括立面的构图,是一个综合平、立面艺术处理的立体概念。简言之就是人观赏事物的视野范围,主要是垂直视角(约20~60度)、水平视角(约50~150度)以及水平视距等心理因素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因此,园林空间的构成须具备三因素:一是植物、建筑、地形等空间景物的高度(H);二是视点到空间景物的水平距离(D);三是空间内若干视点的大致均匀度。一般来说,D/H值越大,空间越开朗,D/H值越小,封闭感越强。
创设园林空间的物质基础就是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和道路广场等要素,每一个要素对园林景观的品质都很重要,甚至成为园林景观的代表物,例如留园的冠云峰等等,并且可以影响人们对园林空间的感受。但园林不单是艺术,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和写照,也是生活所在的环境,是人们生活展现的舞台,更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空间。
4园林空间的类型
不同的构思和处理手法,可以创造出性质不同的园林空间。
4.1按形式分
按形式可以分为安静的空间、封闭的空间、孤立的空间、豪华的空间、喧闹的空间等等。
4.2按形态可分为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
静态空间是指相对固定空间范围内的内外审美感受;动态空间是指对游人来讲,园林是一个流动的空间,一方面表现为自然风景的时空转换,另一方面表现在游人步移景异的过程中。
4.3按开闭情况可分为开敞空间、闭锁空间和纵深空间
开敞空间指人的视线高于周围景物的空间,如辽阔的平原、苍茫的大海等;闭锁空间是指人们的视线被周围景物遮挡住的空间,如山沟、林中空地、四合院等;纵深空间是指在狭长的地域中,如道路、河流等两旁有密林、建筑等物挡住视线的狭长空间;
5园林空间设计
园林设计就是将各种园林组成要素进行有机组合,配合日月风雨等自然现象,创造变化多样的园林空间,再将这些空间有机组合在一起就形成完整的园林。
5.1园林设计应该注重其空间性
园林不存在于虚空之中,而有其具体的脉络,即通过空间的创设,使园林各要素之间建立联系,造园手法才得以运用,园林才能被人们欣赏和体验。
5.1.1分隔
在园林设计时,常把全园划分成许多功能不同、景色各异的景区,并用景物屏障视线,这种手法即为空间分隔。分隔可以打破园林一览无余、空旷、平淡的感觉,防止主题不同、情趣各异、各有特色的景区互相干扰,同时使空间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造成空间的大小、开合、动静等方面的对比效果。
5.1.2联系
分隔产生对比和差异,但隔死堵严,使景区之间不相往来,就会破坏园林的整体感,因而在空间分隔的同时,使景区之间保持有机联系,隔而不死,这就是园林空间的联系。
分隔能突出个体,联系是为了统一。既分隔又联系,富于变化,使整个园林成为一个有节奏、统一和谐的空间整体。
5.2园林空间具有时间性
在园林空间中,人们的感受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所谓步移景异就是人们在园林空间中的时间轴向运动的体验。
5.3序列
在划分园林空间时,根据各景区的功能和造型因素等条件,来安排各个空间的先后顺序,就是空间顺序。园林空间是一种连续的、有节奏的相互协调的空间体系,就像戏剧一样,有起景、有展开、有高潮、有结尾,可通过空间形状、大小、开合、高低、明暗以及景物的疏密等对比艺术处理手法,使空间层次分明,前后连贯成为序列。
6存在的问题
由于园林组成要素的物质实在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进行园林设计时往往忽视了园林的空间设计,导致极易出现以下问题:
片面注重对园林各组成要素的表现,过分追求设计的实物美,忽视人在园林中的空间感受,难以达到人景相融的境界,景观缺乏生动的立体感。
不能通过园林空间设计展现个性特色和文化内涵,难以达到最高艺术境界。仅是简单套用园林要素的形式,而不充分考虑园林空间的组织,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使人毫无归属感。
相关知识
2024年520情人节活动通知(精选5篇)
营销活动策划方案怎么做精选5篇
绿化设计方案范文(通用5篇)
环境景观设计案例(精选5篇)
智能景观设计软件:一键生成园林效果图与专业设计方案
园林绿化工作计划范文5篇
花艺景观设计(精选5篇)
环保观念(精选5篇)
花卉种植(精选5篇)
谁能给我一份空中花园园林设计方案?
网址: 园林设计方案(精选5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4112.html
上一篇: 江苏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 |
下一篇: 浅议室内水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