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泉州湾河口湿地基本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地质地貌
1.1.3 水文及湿地环境
1.1.4 气候
1.1.5 土壤
1.1.6 造林
1.1.7 红树林分区
1.2 国内外对红树林植物环境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1.2.1 红树林植物对盐分的适应
1.2.2 红树林植物对淹水的适应
1.3 红树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的研究意义
1.3.1 积极应对海平面上升
1.3.2 指导红树林湿地生态建设
1.3.3 抵御滨海环境污染
1.3.4 科学利用红树林资源
1.4 泉州湾河口湿地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优势植物的生长与环境适应性
2.1.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泉州湾河口湿地优势植物的生长
2.2.2 泉州湾河口湿地优势植物的生物量的增长
2.2.3 泉州湾河口湿地优势植物的生长与环境的适应性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域土壤淤积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土壤淤积的时空分布
3.2.2 土壤淤积的季节变化
3.2.3 植物对土壤淤积的影响
3.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域土壤的盐度变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域土壤的盐度和pH的空间变化
4.2.2 植被影响下的土壤的盐度和pH变化
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域土壤元素的时空分布与植物的环境适应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土壤有效氮磷的测定
5.1.2 土壤有效态金属元素Cu、Zn、Fe、Mn的测定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植被影响下有效氮磷的时空分布
5.2.2 植被影响下的土壤有效态铜锌铁锰的时空变化
5.2.3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域土壤氮磷及金属元素的相关性
5.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域土壤酶的时空分布与植物的环境适应性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域土壤水解酶的分布规律
6.2.2 泉州湾河口湿地洛阳江红树林区域土壤氧化酶的时空变化特征
6.2.3 泉州湾河口湿地洛阳江红树林区域土壤酶活性与营养元素的相关性
6.2.4 不同植被下土壤酶活性与营养元素的相关性
6.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植物的光合特征及其环境适应性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叶绿素荧光测定
7.1.2 光合作用测定
7.2 结果与讨论
7.2.1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
7.2.2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植物的光合特性
7.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造林树种选择
8.1 红树植物的习性分析
8.1.1 纬度与年积温的影响
8.1.2 盐度与泥质的影响
8.1.3 潮汐的影响
8.2 洛阳江红树植物概况和自然因子分析
8.2.1 洛阳江红树植物历史与现状
8.2.2 洛阳江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8.2.3 洛阳江的盐度范围适宜红树植物生长
8.2.4 洛阳江的潮汐条件分析
8.3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造林树种选择原则
8.3.1 耐寒性原则
8.3.2 生态安全性原则
8.3.3 向海性原则
8.4 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湿地红树林造林树种选择
8.5 建议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工作总结与结论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著和参加的科研工作
相关知识
泉州湾河口湿地植物环境适应性研究及其应用
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合肥大手笔建10个湿地公园!地点就在.....
渤海湾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多元分析
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研究及植物景观分析
基于公众审美偏好的植物美学特征研究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复旦、云大、兰大互花米草合作研究系列进展(第1期):《植物入侵生态学:互花米草案例研究》——20年持续研究阐明互花米草入侵格局、机制、影响与管理策略
重庆四种乡土植物环境适应特征研究
安顺市本土植物资源及其景观应用研究
网址: 泉州湾河口湿地植物环境适应性研究及其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412.html
上一篇: 美美的花箱种上这些花卉,道路颜值 |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