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的品种和栽培技术简介
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学名Camellia ja-ponica,别名山茶、茶花、晚山茶、耐冬、洋茶、菇春等。其开花期长,花大色艳,花型、花色丰富,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各地普遍栽培。
花单生或对生于枝顶或叶腋,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3,覆瓦状排列,被短毛。单瓣花的花瓣5~7,1~2轮,大红色,近圆形,顶端微凹或缺口,基部联合成筒状。雄蕊100余枚,花丝黄、白或红,花药金黄色,子房光滑无毛。园艺品种非常多,除了单瓣花外,有半重瓣类型,花瓣3~5轮,一般20片左右;重瓣品种大部雄蕊瓣化,花瓣在50枚以上。整个种类的花期11月至翌年4月。秋季果熟,蒴果球形,径2~3厘米,无宿存花萼。种子椭圆形,种皮淡褐色或黑褐色。树高可达15米,小枝淡绿色至黄褐色。叶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11厘米,叶正面深绿色,背面较淡,叶表有光泽,网脉不显著,叶柄粗短。
较喜光,但不耐烈日暴晒,冬季要充分见光,其他季节应遮去50%左右的阳光。生长最适温度18~25℃,10℃以上开始发芽,30℃以上停止生长,超过35℃就会出现日灼。耐寒品种能耐短时间-10℃的低温,多数品种能忍耐-3~-4℃。花朵开放的适宜温度10~20℃。喜空气湿润,最适宜空气相对湿度70%~80%,忌干燥。喜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土壤,适宜pH5.5~6.5,在4.5~6.5范围内都能生长。
扦插繁殖于春末或夏季进行。选生长充实、叶片完整、叶芽饱满和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剪取时基部要带踵。插穗长10厘米左右,先端留2片小叶。将插穗基部2-3厘米浸入50~1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溶液或100~200毫克/千克萘乙酸溶液中8~12小时,然后扦插,扦插深度3厘米。保持25-30℃,空气相对湿度85% -95%。一般30~40天生根,生根后要逐步减少遮阴。也可用嫩枝扦插,需在河沙上扦插。
嫁接繁殖于5-6月选生长良好、半木质化的复瓣品种枝条作接穗。用单瓣的山茶花实生苗作砧木,苗高4-5厘米时即可用劈接法进行嫁接,或采用腹接。还可用空中压条方法繁殖。
盆栽用松叶土、腐叶土或泥炭土加少量沙配制盆土,也可用腐叶土、园土、沙土等量配制作盆土,加少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生长期每15天左右施1次稀肥,现蕾后增施1~2次磷、钾肥。在高温季节、换盆后的恢复期和开花期间不施肥。北方冬季室内温度偏离、温差小对山茶花开花很不利,晚上可放在不冻的阳台上,或把花盆放在窗台上,晚上放窗帘时,让花盆在窗帘外面。浇水要适量,过湿易烂根,也不能太干。现花蕾后用1 000毫克/千克赤霉素药液点涂花蕾,每周2次,约半个月后就能加速花蕾生长,以后每周点涂1次,加强栽培管理,即可提前到10~11月开花。当花蕾长到大豆粒大小时及时疏蕾,每个新枝留1~2个花蕾,切不可过多,植株内侧或远离枝顶的花蕾可摘除-,疏蕾时应注意枝形的美观。花谢后进行修剪,剪去枯枝、徒长枝、畸形枝、过密枝,不宜重修剪,修剪前一天浇足水。在春天花后或秋季换盆,同时剪去枯枝和徒长枝。
盆栽僵花的防治:花朵不能够正常开放,有的花蕾甚至干瘪,这叫僵花。僵花是盆栽山茶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低温、霜冻可导致僵花,一经绽开的花蕾,受到霜冻就不能继续开放,最低温度应控制在2℃以上。弱光会使光合产物的蛋白质多于糖类,降低碳氮的比例,从而抑制花朵开放,改善光照条件对防止僵花具有重要意义。现蕾后如偏施氮肥,会导致植株的徒长,碳氮比例严重失调,不能正常开花。在花谢后春梢抽出前,施足氮磷钾复合肥,秋天适当施磷、钾为主的孕蕾肥,以后酌施1次以磷为主的催花肥。开花所必需的激素是在根尖产生的,僵花与根系的好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花盆大小要和植株的大小相适应,使根系在花盆里能舒展,以利于根的生长。盆土要疏松、肥沃。及时清除根部的杂草。秋后浇水要控制,要做到润而不湿,干而不燥,防止积水烂根和浓肥伤根。
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害虫有螨类、介壳虫等。
相关知识
山茶花的花语和寓意 山茶花的简介
山茶花栽培技术
山茶花的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的简介
盆栽山茶花扦插繁殖与栽培技术
花的品种和分类 花品种和分类简介
花卉栽培技术书籍的简介
谈谈华东山茶花及其品种
山茶花品种耐寒性研究
山茶花的品种
网址: 山茶花的品种和栽培技术简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41770.html
上一篇: 山茶花花期多长时间 |
下一篇: 山茶花的种植,护理方法,以及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