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生态文明合伙人”在昆明翠湖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间”

“生态文明合伙人”在昆明翠湖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间”

经AI“鸟类识别”,翠湖公园鸟类已达93种,去年观测到的新纪录有红胁绣眼鸟、普通秋沙鸭、红头潜鸭、白眼潜鸭、黑枕黄鹂;通过昆虫“虫口统计”对照实验,为紫茎泽兰入侵地提供参考策略;翠湖鸟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修复……近日,云南网记者来到翠湖公园,采访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云南省动物学会会员周修远、昆明市翠湖公园副主任朱蕾,听“生态文明合伙人”讲述他们在翠湖探索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间”。

1

冬日春城,鸥聚翠湖

AI“鸟类识别” 助力“鸟口普查”

——翠湖公园鸟类已达93种

冬到春城,走进昆明翠湖公园南门,一幅人鸥同乐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不远处,一只红嘴鸥飞向装有监控和圆形探头的柳树,停在树上诗意栖息。而这个圆形探头,便是今天的主人公——AI鸟类智慧监测识别系统的重要硬件。

2

翠湖公园南门的AI鸟类智慧监测识别系统探头

“翠湖公园里安装有4个这样的主控探头,它们分布在不同位置,可以看到公园里绝大部分的鸟类分布。” 李维薇介绍,4个探头可以360度旋转,能长期性、大范围、高精度监测鸟类。

她表示,以前鸟类调查,主要靠人员调查采样路线,使用望远镜或一些大型的摄影设备,再进行人工分析、统计,耗时耗力。现在翠湖通过探头拍摄,可以将鸟类拉近到人的身边,减少了人力、物力,变得更省时、省力。

3

1月3日15时56分,AI鸟类智慧监测识别系统显示共监测到7种鸟类252只

翠湖的AI鸟类智慧监测识别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鉴海防老师团队自主研发。从2020年开始,李维薇及其团队就在翠湖研究建设该系统,从只有一个移动探头到把整个服务器安装到位,历时3年。

如今,AI鸟类智慧监测识别系统在翠湖监测到的鸟类数量越来越多。周修远表示,“翠湖公园鸟类观测数据从25种提升到93种,鸟类种类覆盖了13目,37科,61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种。” 

4

翠湖公园内,停歇在树干上的红嘴鸥

走进翠湖生态文明展厅,挂在墙上的显示屏正在播放探头监测鸟群的实时画面。李维薇介绍,“在这里,除了看到鸟的数量、种类以及什么时间段在哪里出现。还可以查看关键鸟类监测数据、鸟类数据统计分析、鸟类监测记录及鸟类的体型外貌、分布区域等信息。”

5

翠湖生态文明展厅外观

在李维薇及其团队看来,AI鸟类智慧监测识别系统为生态保护提供创新性、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全面了解鸟类群体的活动状况和栖息地选择等动态变化,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支持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马氏网对照 昆虫“虫口普查”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远看翠湖公园南门附近景虹街,有一块长满了绿色植物的闲置地。走近一看,这块300平方米左右的闲置地长满了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

1月3日,李维薇及其团队成员来这里搭了一个“帐篷”。路过的市民问,这个像蔬菜大棚又像露营帐篷的“帐篷”有什么用途?

6

李维薇及其团队成员在紫茎泽兰入侵地搭建“马氏网”

记者看到,这种帐篷为“屋顶”状,正面和反面为白色网,侧面和中间为黑色网。顶部不对称倾斜,较高的一角全部为白色,与一个白色瓶子相通。李维薇介绍,这种网叫“马氏网”,原理是利用昆虫趋光性诱集昆虫。

“当昆虫从地面爬出,或飞行时被挡住,它们会往白色的顶部爬,最后爬进收集瓶中。瓶中装有75%酒精,可以将其封存做成液浸标本。”李维薇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摸清这块长满紫茎泽兰的荒地上是否有昆虫、有多少昆虫,从而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

7

已经投入工作状态的“马氏网”

当李维薇从这块紫茎泽兰“丛林”走出来的时候,她的裤脚上沾满了另外一种外来入侵植物的种子,“你看它附着在人身上,如不及时清理,它就会伺机再扩散,传播太强了。我们研究紫茎泽兰下面是否有昆虫,是为了进一步帮助相关部门如何治理这块土地、减少外来入侵物种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8

李维薇裤腿上沾满了外来入侵植物的种子

就在同一天,李维薇及其团队成员在翠湖公园也安放了另一个马氏网,作为对照组。“这边是有人管理的景观绿化区域,与那块无人管护的荒地,将形成对照实验。”一周之后,他们会将瓶中的昆虫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为什么要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李维薇告诉记者,根据一个地方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可以对其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有了生物多样性指数,了解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可以对翠湖及其周边今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指导。”

翠湖鸟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修复

——探索 “城市样板间”

“你们知道吗?元旦期间,在鸟岛发生了一起海鸥与池鹭争抢地盘的‘事件’。” 在翠湖生态文明展厅看AI鸟类智慧监测识别系统时,昆明市翠湖公园副主任朱蕾向记者说起了这个小插曲。随即,李维薇从系统中翻出了这一历史画面:只见站满红嘴鸥的鸟岛,被池鹭团团围住,双方一时难分胜负……

9

翠湖鸟岛,鸟类的诗意栖息地

说起鸟岛,这一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修复,是李维薇及其团队利用AI识别+生态修复,为生物提供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周修远介绍,“以前鸟岛的位置有喷泉,一开始只有鹭科鸟类。以前翠湖进行大型清淤是连着底泥一起抽掉的,但现在我们留了一部分淤泥在边坡,尝试搭建一个让鸟喜欢的环境,吸引更多鸟类栖息。”

有了鸟岛,环境更加友好,也拉近了人和动物的距离。用李维薇的话来说,就是“修复生物栖息地,乡土物种的回归才能让自然水体生境更加稳定,特色的物种多样性得到保护,从而提高所在区域的生态效益和生态支持功能。”

10

翠湖公园观鱼楼内举办的“科技赋能 城市多样性展览”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到AI智慧识别,从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到外来物种防控……李维薇及其团队成员一直致力于联合云南省内外十多个青年学者科技团队组成跨学科、跨领域团队,通过合伙人的方式以中国科学家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新范式来探索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间”。

11

翠湖公园观鱼楼内举办的“科技赋能 城市多样性展览”

这群“生态文明合伙人”试图将翠湖打造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样板间”,为昆明的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更多可能,将其打造成为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自然都市。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城市科普探索与实践,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空间开放、共享、融合,以“公园+”“+公园”探索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以示范点创建牵引带动公园城市全面建设,着力打造宜人宜居的“高原明珠、绿美春城”的科普示范推广效益。

相关知识

立足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植物医生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植物医生积极参与COP15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北大校园里探索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昆明 春天常驻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北京市朝阳区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中国环境网
响应新时代号召,植物医生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
绿色城市建设应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周晋峰到访中国花协
生物多样性大家庭又添新成员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

网址: “生态文明合伙人”在昆明翠湖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436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保护多样生物 共建美丽云南
下一篇: “小白花”灿若繁星!海菜花面积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