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新物种!大理发现苍山鸢尾,云南生物多样性再添新篇

新物种!大理发现苍山鸢尾,云南生物多样性再添新篇

【中国绿发会讯】云南大理,苍山巍峨,云雾缭绕。“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2024年6月,来自云南省大理大学的科研人员在苍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了鸢尾属(Iris)植物的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苍山鸢尾(Iris cangshanensis)。该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北欧植物学期刊》上发表。这一发现,为苍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增添了新的一笔,也为鸢尾属的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上图来源:国际学术期刊《北欧植物学期刊》

据介绍,苍山鸢尾归鸢尾属鸡冠状附属物亚属(subg. Crossiris),株高可达50厘米。花被呈蓝色,外侧具有深紫色的斑点,十分美丽。与同属的其他物种相比,苍山鸢尾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包括明显盔状的附属物、粗壮的根茎、直立并反卷至花柱分枝的旗瓣以及略呈纤毛状的花柱分枝顶端。

为了确认苍山鸢尾的新品种地位,科研人员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该结果表明,苍山鸢尾与普通鸢尾 (Iris tectorum complex)和宽柱鸢尾(Iris latistyla)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但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

苍山鸢尾的花期为5-6月,主要生长于高山草甸和林缘灌丛中,繁殖方式以种子繁殖为主。

鸢尾属植物,是植物王国中一类令人惊叹的开花植物,形态多样,花色绚丽。它包含了300多个物种。鸢尾属植物的分布范围广泛,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通常生长在山坡、草原、林地和水边等地,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较强的。上图为刚被鉴定为独立物种的苍山鸢尾。图片来源于中国日报的报道。

苍山鸢尾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苍山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科研人员表示,他们将继续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苍山鸢尾的生态学特征和遗传多样性,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感兴趣的“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读者可以参看全文:

Jiang X, Yang Y, Liu J, et al. Iris cangshanensis (Irid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southwest China[J]. Nordic Journal of Botany, 2024: e04400.

https://nso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jb.04400

https://doi.org/10.1111/njb.04400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

如何鉴定新物种?

地球是一个充满生命奇迹的星球,物种的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经过了数百年的探索和研究,但我们对于地球上存在的物种数量仍然知之甚少。据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可能多达数千万种,甚至上亿种,其中大部分尚未被人类发现和命名。

新物种的鉴定绝非易事,需要多管齐下的科学手段。不过,得益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系统学方法的进步,让新物种发现的速度不断加快,就像我们日常感觉到的——时不时就蹦出来新发现的物种。就像这个研究中的案例——苍山鸢尾的发现,不光能丰富我们对地球物种多样性的认识,也的的确确的凸显了科技进步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最初,科学家们根据这个植物的一些独特的形态特征,初步感觉到:它可能属于一个尚未被发现的新物种。但,如何验证/进一步确认呢?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一推测,这群科学家们采用了分子系统学分析方法。

他们从苍山鸢尾和其他114个相关物种身上提取了基因片段,并基于这些片段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苍山鸢尾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进化枝群,同时揭示了它与Iris tectorum complex和Iris latistyla之间密切的遗传关联。咱们换句话说,亦即:苍山鸢尾虽然拥有着与近亲相似的某些基因序列,但同时也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足以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新物种。

笔者不得不感叹:苍山鸢尾的发现之旅,可以说,正是形态分析和分子系统学分析“携手合作”的一个典范案例。

毫无疑问,未来要更多未知的物种、进一步揭开地球生命演化的奥秘,越来越多的会需要这种系统化的方法和多管齐下的研究工具。不过,感兴趣的“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读者可能注意到,“传统”与“新技术”之间,其实并不总是“合作”的,有时候可能是在争夺话语权的“逐鹿”状态。一个好玩的案例是,之前一批科学家,提出了2024年7月西班牙马德里国际植物学大会(IBC)上进行的与DNA序列相关的命名法规修改的初步投票的呼吁。不防读读这篇文:

《科学家们呼吁将《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更新至基因组时代》

https://mp.weixin.qq.com/s/2fIlMQD4Bfr7Rtm_vYuNjQ

上图:针对“你是支持or反对与DNA序列相关的命名法规修改?”这个问题的调查问卷,一共收到了61份投票。其中,40票(占65.57%)的“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读者支持“将《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更新至基因组时代”。上图来源:“海洋与湿地”

END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资讯源 | 北欧植物学期刊、海洋与湿地

编译 | 王芊佳

审核 | Samantha

编辑 | Samantha

【参考资料】

云南大理苍山发现一个植物新物种

http://www.news.cn/20240626/bf1aa50980124915a7a680a337e55b04/c.html

中国西南地区一新种苍山鸢尾(鸢尾科)

https://www.ablesci.com/assist/detail?id=k0o4Da

海洋与湿地:科学家们呼吁将《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更新至基因组时代

https://mp.weixin.qq.com/s/2fIlMQD4Bfr7Rtm_vYuNjQ

本文来自“海洋与湿地”微信公众号

相关知识

新物种!大理发现苍山鸢尾,云南生物多样性再添新篇
【生物多样性】“上新”!云南再添33个中国植物新记录
生物多样性大家庭又添新成员
【人民日报】漾濞槭重生记(美丽中国·关注生物多样性(上))
保护多样生物 共建美丽云南
大理苍山植物园,满园精彩等你来
【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红棕杜鹃: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发现135种珍稀濒危物种 连云港生物物种多样性省内领先
生物多样性,就在你我身边
“动植物基因库”再添新品种 ——雅安发现凤仙花新种,以“荥经”命名

网址: 新物种!大理发现苍山鸢尾,云南生物多样性再添新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441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绿色建筑创新理念
下一篇: 科技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