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方法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非常感谢片区领导给予我们的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我们带着学习、取经的目的而来,下面所谈是我们复习时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及点滴体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九年级的复习工作早已是如火如荼,究其目的不外乎“巩固提高、查缺补漏、熟能生巧”,以求取得理想考试成绩。为达成有效复习,我们的复习教学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吃透《说明与检测》和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命题方向;二是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三是熟悉考题——细致体会考题模式和考点;四是恰当做题——举一反三地学会知识并适当的拓展延伸。
我们这一届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阅读能力水平偏低,学习习惯不尽理想,与兄弟学校相比又没有早晚自习的时间保证,要取得一个细微的进步,投入和付出都要更多。如何将整个初中三年的语文知识点、能力点覆盖到位,将学生的薄弱点弥补到位,将学生的应试能力提升到位,这一直是我们中考复习教学的核心,因此,针对我们的学情特点,作出了如下的复习安排:我们的总复习从3月21日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立足教材,夯实基础。(3月21日——5月6日)
我们按照从九下到七上的顺序,同时又兼顾到文体知识能力点,因此以单元为复习单位进行复习,。第一轮复习既要过词语关,又要重点掌握课标古诗文,另一方面还要重视课本中现代文的“例子”功能。复习前首先让学生整理、梳理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课堂上老师重敲相关知识点,然后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强化记忆,课下完成相关配套练习。复习时采用了下列方法:
1.梳理字词法。同学们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所学过的生字词进行筛选。着重对九年级下册到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生字词与常用词进行归类,用作文本抄写并听写。做到“正确、规范、美观”。词语理解,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形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
2.诗文默写检查法。每册教材复习时古诗文默写都是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防止死记硬背。应在背诵全文或全诗的基础上,对重点句作理解性的背诵,同时要勤于动笔以求准确,还要加强书写的规范和工整。抽时间进行小测验以加强巩固。
3、文言文阅读指导法。古诗文的重点篇目复习要做到 “字字过关,句句过关,篇篇过关”,循环检测,逐一落实。课外文言阅读篇目浩如烟海,实在难以把握,只有用课内已有知识解决课外问题,因此对于非基本篇目也要通读一遍,然后重点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这样夯实基础,可以为课外文言文阅读找到解读的钥匙。
4、现代文阅读指导法。复习时采取划分文体归类的方法,以教材课文作载体,对其相应的知识能力点逐点复习。首先将课本中现代文有代表性的讲读课按文体大致归类,教师先教学生掌握这类文体相关的阅读常识,记叙类文章以《故乡》、《孔乙己》、《背影》为例,说明类文章以《看云识天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议论文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课外文章《谈骨气》为例,然后根据文章写作特点,每篇文章确立一个阅读方法的切入点,精练内化,融会贯通。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强化训练(5月6日——6月6日)
明确中考语文150分的分值分配,按照我们河南语文中考试题的板块进行复习:
⒈语言积累与运用:①字音、字形及书写;②词语(包括词语的理解、词语的运用);③标点;④修辞;⑤句子(含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仿写、补写、续写);⑥文学常识、名著;⑦古诗文积累;⑧语言运用:信息提取、语意理解、品联写对、标语广告、图表漫画、口语交际;⑨综合探究。对这一版块的复习采用以练促讲的方法。
2.对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我们首先给学生明确考点,然后进行专项训练。
散文复习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含义;
2、对句子的理解;
关注下列句子:写景句、肖像句、指代句、议论句、直抒胸臆句、使用系列动词的句子、细节描写句、侧面烘托句、深刻含义句。
3、概括内容;
用谁+事情来回答。多个人物时——找准主要人物。
4、补充心理链;
从提供的词上找规律、定范围,尽量找原词。
5、对句子和重点段落的考查;
结构上的作用:过渡、埋伏笔、设悬念、照应、点题、点明中心。
6、结尾的作用;
是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还是画龙点睛,深化文章的中心。
小说复习
1、题目 含义:⑴表层义(2)深层义(3)蕴含情感
作用:(1)内容上的(2)结构上的
2、故事情节 概括情节或补充情节链
(抓住富有特色的情节先圈定范围,再做补充)
3、环境 写了什么景,烘托了什么心情,渲染了什么气氛,交代什么背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什么内容作铺垫。
4、人物形象 刻画方法即描写方法
概括人物形象:(品质精神,人性光辉)
评价人物形象:(先说形象,后作评价)
议论文复习
1、筛选中心论点; 2、论据的判定(道理、事实);
3、补充论据(事实论据要典型;道理论据补充名言即可)
4、论证方法的判定及作用 5、理清结构
6、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7、理解关键词语的作用
8、开头的作用(引出论点或论据;趣味性强,吸引读者;充当论据论证论点)
9、非议论成分的作用——可读性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10、结尾的作用;(1)总结上文,重申论点,强调论点的重大意义,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2)论点在结尾,水到渠成,提出论点。
说明文复习
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事物的什么特征)。
3、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的作用: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易于读者理解。
4、分析语言特色(准确、生动);
(1)引出说明对象(2)概括说明对象 (3) 吸引读者兴趣
6、题目作用
(1)点明对象(2)概括内容 (3)语言简洁、形象
文言文复习
1、重点字词:一词多义、常用虚词、古今异义(明显、典型的)、通假字、成语、词类活用;
2、重点句的翻译;在内容上占有分量的句子(情感句)
在词语积累上有分量的句子(3——5句即可)
3、课文理解: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明确中心思想。
4、手法:如对比、衬托、托物言志等。5、研读重点段落。
古诗复习
1、景:景物的特点(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的手法及作用;景物中所抒发的作者的情感。
2、情感 概括本诗的思想情感
3、名句赏析 赏析诗词的角度:
(1)内容 蕴含的哲理、画面感;
(2)手法:如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移情于物、巧用典故、修辞;
(3)炼字 品味用字之妙 ;
(4)饱含的作者情感。
4、常考名句类型
哲理句、传神句、千古名句、情感句、用典句。
第三阶段:综合模拟,提升能力。(6月6日—— 6月20日)多做几套中考模拟题,多点评几种题型,多总结答题技巧,多见识中考范文,着力培养学生的中考得分意识。
考前几天回归课本,查缺补漏。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学习的特点,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主次地把字词,古诗文默写再过一遍,对改错本进行整理反思、查漏补缺,为决胜中考做好充足的准备。
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训练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始终。中考作文从形式上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等等。作文要得高分,不仅需要解决表达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积累。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多读美文,拓宽视野,厚积而薄发。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抽出饭前饭后和睡前时间多次反复读一篇文质兼美、短小隽永的好文章,进行积累。(2)让学生从读报中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激活思维,深刻思想,同时也保障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3)写结构提纲。为训练学生立意构思,每周我们在保障一篇大作文的基础上,还让学生写两篇小作文,即只写文章开头、结尾,中间内容列提纲或概述。另外,还要注重时代的敏感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综合创新。
在备考中更应该在写作方法和技巧上给予学生以指导。考场作文要演奏好下面五乐章——
第一乐章:抓题眼
审题如同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审好题,关键要抓好三点:1、注重提示语;2、找准题眼;3、看清要求。
第二乐章:明题义
考场作文要想夺魁,必须有美好、深刻的思想与内涵。
第三乐章:精选材
考场作文的材料力求新颖,尽可能做到“言人所未言”。
第四乐章:美形式
“人是衣服马是鞍”。漂亮的新娘需要美丽的衣服装饰,美妙的文章也需要一套得体的“衣饰”以锦上添花。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
第五乐章:靓文面
文面包括“语言”和“卷面”,它好似认人的脸面与产品的包装,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首先语言要生动,不妨恰当的运用一些修辞:生动形象的比喻;活灵活现的拟人;气势磅礴的排比;整齐典雅的对偶;文采飞扬的名言古诗……
再者,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文章肯定会让评卷老师赏心悦目,会多给一点“印象分”。因此,考场作文的文面显得尤为重要,不可等闲视之。
以上所谈是我们复习时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及点滴体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考试七种调节心理方法
考前看不进书
这主要是由于考生对未来的考试结果没有把握,从而产生了焦虑情绪,无法集中精力复习。面对这种情况,考生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自己焦虑的根源,然后通过适当的心理疗法排除这种担忧。如果是因为想要看的知识点太多而思维混乱,就要理清思路,抓住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突击复习。建议考生不要在考前头一天晚上再做练习题,适当整理一下复习笔记,背背重要公式即可,否则一旦遇到不会的题,将影响考生情绪。
考前睡不着觉
考前失眠是大多数考生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考前心理紧张造成的。对付失眠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怕失眠,别有任何心理包袱,考前不要胡思乱想,对自己有信心就好。平时没有失眠问题的学生最好不要服用安眠药物,可以听听轻音乐,让眼睛自然地闭起来。
此外,要注意考前饮食,避免食用过多的提神食品,平时有喝茶、咖啡等习惯的考生,在考试前夜就不要饮用了,这些饮料会让人兴奋,影响睡眠。
考场上心烦躁
有些考生总在考试后抱怨,说考场里面声音太多,太嘈杂了,没有办法集中精神考试。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同场考生翻卷子和叹气的声音,以及考场外周边发出的声音干扰了他们答题。
事实上,考场上一点声音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你越是觉得烦,噪音反而越会往你耳朵里钻,在这种时候,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到试卷上,做到“充耳不闻”。不要刻意去感觉这些外界的杂音,就可以把它们从脑袋中清除出去。
遇难题就紧张
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必要过分紧张,可以先跳过这道题,等做上几道简单的题目后,心情就会平静下来,重新找到自信,解题思路可能也就清晰起来。这时再回头对付那根“硬骨头”,即使实在解决不了,也没有必要焦虑,可以安慰自己“这道题对我难,对别人也一样难”。
考生在考试时,往往会发现,有时候明明很熟悉的知识点却想不起来,这时考生急于解决问题,紧张地在记忆中胡乱搜索,企图能凑巧“碰上”想要找的东西,但是这种无秩序搜索的效率往往很低,并且时间越长,心里越觉得慌乱。这时,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联想,通过回想老师讲授这一知识点时的情况,寻找线索,激发考生在短时间内想起来。
觉得时间不够
考场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乱的情况就是所剩时间不多,却仍有很多题没做完,此时考生会觉得心急如焚,常常是做着这道题,脑子里却想着下一道题,结果哪道题也没做好。
在做题前就要有一个对时间的大概考虑,哪一个时间段做什么题,先做哪道、后做哪道都要有一个统筹的安排。重点、有把握的题应该先答,遇到不会的题不要死缠烂打,思考2到3分钟后,实在不会就要马上放弃,不要再去想它。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考试结束前15分钟,监考老师会提醒考生注意时间,加快答题速度,考生要利用最后的这段时间攻克自己最有把握做对的题,而不是死啃难题。
考试时老走神
有些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总是出现“魂不守舍”的情况,与试题无关的念头频繁地出现在脑海里,让人无法控制。
出现这种情况时,考生不要故意忽略,一味地埋头答题,而是应该停下笔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可以对自己强调一下“我正在考试”,给自己1到2分钟时间放松神经,然后再集中注意力继续答题。
在试卷上乱画
复查对考生很重要,在考试中,应该安排一定时间复查试卷,它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如果考生采用的是灵活答题顺序,最后更有必要复查一遍,看看是否有遗漏,最好能对所有题型做一次总体检查,如果时间不够,也要检查一下重点题型。
考生提前答完试卷后,切记不要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乱写乱画,一旦被认为做了特殊标记,将按照考试违纪处理,取消考生该科目的考试成绩。考试结束前 30分钟,考生可以离开考场,离场前,考生要举手提出,经副监考员核对试卷、考试材料数量无误,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无误后,才能离开。考生离开后,直接回家,不要在考场附近逗留。
相关知识
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初三语文《百合花》的教学实录
心理调节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调节方法有哪些
上班族要学会7种心理调节方法
小学语文常常全校第一的女儿, 到初一竟掉队了!
办税人员如何心理调节
青少年自主调节心理的有效方法
上班族要学会的7个心理调节方法
2016年3月初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网址: 初三语文复习方法及考试七种调节心理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51643.html
上一篇: 白求恩心理服务队:让心灵的花儿永 |
下一篇: 小学考试后心理调节主题班会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