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28日,“行业媒体成都世园行”采风团走进世园会几大会场,参观展馆建筑与展园,感受园林与花卉文化、花木产业发展,充分领略世园会亮点、特色。
成都世园会东部新区主会场的未来园艺展区,由7个大师园和3个高校园组成。其中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展园——耕读畅想园,由师生团队携手校企合作企业共同打造,设计师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展现了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将传统耕读文化、非遗技艺传承、现代植物工厂以及声光电与9大植物景观融入在一起,使传统、时尚和科技融于一体。
展园总占地面积1653㎡。以“宜居、低碳、未来、包容”为设计理念,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为总体设计思路,整体采用自然式布局,以时间、文化和景观三大主线展开传统、现代和未来三大功能分区,分别是耕读园林区、现代园艺设施区、元宇宙沉浸花园。
耕读园林区
该区连接主入口,以川西林盘布局将林田宅院等景观要素融合为一体,并以乃粒耕读学堂为中心配合农田景观元素、非遗技艺传承,表达“农耕文化沁润心灵,耕读精神砥砺品质”的树人强国理念。
从主入口依次布置了紫薇编艺门、可食花园、城市菜园、西蜀非遗竹编、麦浪稻田、川派盆景、动物造型花木编艺。这些景观节点以“川西林盘”有机分布展现了成都平原这种随田散居的独特幸福田园生活方式,并延申发展创设农牧景观形式,表现出设计者对农业景观与园艺结合的独立思考。
可食花园
非遗竹编
主体建筑为乃粒耕读学堂。“乃粒”最早出自《尚书·益稷》,意思是百姓有粮食吃,天下才安定。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以《乃粒》作为首卷。主体建筑以一颗麦粒的造型对农耕文化进行了诠释和表达。
乃粒耕读学堂
野花草甸与农牧田园
野花草甸与农牧田园,利用低矮的、具有野趣的宿根花卉和观赏草结合景观置石、动物造型编艺营造疏密有致、自然野趣具有农牧特色的野花草甸景观。
农牧田园
野花草甸
现代园艺设施区
以种植盒子为核心展开布置了旱溪花境、沙池嬉戏两个景观节点。种植盒子是一个无需泥土、不撒农药、不受自然环境影响的高效植物系统,它通过对环境的高精度控制,实现植物的周年连续生产,是物联网技术和植物工程技术的结合与创新。同时还配套了数字孪生平台,可以将生产信息直观地展示到数字化大屏上,打造了“产、学、研”一体的综合实践中心,为植物生产、教育创新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种植盒子
元宇宙沉浸花园
利用声光电数字技术创设元宇宙创意梦幻星球。在这样的元宇宙语境之中,游客可以向深渊球呼唤“hi成农院”唤醒它,看技术解构空间和时空;也可以走向球花群,看机械生命的呼吸,呈现充满新技术质感的未来图景,展现时尚与科技感共存的现实中的元宇宙。采用新自然主义草甸花境虚拟人类未来栖居生活,在小尺度空间模拟自然群落植物种植理念,创造出自然栖息的原野景观,探索生态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现代花园式花境
旱溪花境
结合旱溪的地形以观赏期长、景观效果好的两栖植物为主模拟干涸的河床两边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旱溪景观。
旱溪花境
城市菜园
主要采用药用蔬菜如黄秋葵“五角”和红秋葵“红玉”,可食用蔬菜黑糯玉米“黑玫瑰8号”和辣椒“二荆条”及观赏蔬菜“金蛋”茄子等营造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城市菜园景观,其中黑糯玉米“黑玫瑰8号”、番茄“蓉樱黄2号”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自主研发新品种。
城市菜园
麦浪稻田
以川地优势品种大小麦、水稻、彩稻和次生稻多品种模拟梯田形态在整个展期呈现出一副大自然的诗和时间的画。它以金黄的麦浪和翠绿的稻田为笔,以大地为纸,绘制出一幅幅引人深思的画卷。每一粒麦子、每一株稻谷都仿佛在诉说着关于生命、关于时间的故事。麦浪稻田不仅是一个农业景观,更是一个心灵的栖息地。
麦浪稻田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行业媒体成都世园行丨清华李树华大师园
“行业媒体成都世园行”——规划设计、花卉园艺
成都世园会倒计时200天 2023农科家庭园艺峰会在郫都开启
成都世园会倒计时200天 一场家庭园艺峰会来预热
世园会大幕开启,成都这样走花路丨2024成都世园会
成都世园会设展园112个 参展城市覆盖五大洲
人民日报海外版聚焦成都世园会:园艺界奥林匹克即将花开成都
成都世园会参展城市覆盖全球
成都世园会预热倒计时丨2024年成都花卉苗木供需对接会,五大亮点提前看!
世园会大幕开启,成都这样“走花路”丨2024成都世园会
网址: 行业媒体成都世园行丨成都农科职院展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51965.html
上一篇: 宁波颐合园艺景观设施有限公司 |
下一篇: 设施园艺复习要点(自己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