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第八节 香蕉、芒果、菠萝病虫害,一、香蕉束顶病 二、香蕉枯萎病 三、芒果炭疽病 四、芒果白粉病 五、菠萝黑腐病 六、香蕉弄蝶 七、香蕉象甲 八、芒果横纹尾夜蛾 九、芒果扁喙叶蝉 十、菠萝粉蚧,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一、香蕉束顶病,别名:蕉公病、虾蕉、萎缩病 寄主:香蕉 危害特点:新叶越抽越小而成束,植株矮缩。病叶较直立狭小,硬脆易断,叶边缘明显失绿,后变枯焦。病株一般生长缓慢,矮化,不抽蕾结果。抽蕾时发病的植株抽出的蕾或果实畸形细小,果淡无经济价值。 地理分布: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及台湾等省均有发生。,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1症状,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叶柄和假茎出现深绿色条纹,俗称“青筋”。,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2病原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Banavirccs,BBTV)属黄矮病毒属Luteovirus,病毒粒体球状。 香蕉交脉蚜可传毒。,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3.发病规律 在病区内主要通过病株及蕉芽感染; 在新区和无病区,则是带病蕉苗(吸芽)和香蕉交脉蚜传播。 一般香蕉交脉蚜繁殖较多,本病发生较重。 病害流行高峰一般是45月。 矮把香蕉发病较重,过山蕉类(龙牙蕉、糯米蕉)次之,粉蕉类和大蕉类较抗病。,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4.防治措施 (1)选种无病蕉苗,最好选种组织培养苗。 (2)发现病株要立即挖除,并把地下部的球茎挖干净,集中销毁。可用1015ml草甘膦原液在植株距地面15cm处向假茎基部注射,杀死其地下茎的生长点。 (3)铲除杂草,季春清园时,喷药毒杀蚜虫。,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二、香蕉枯萎病,别名:香蕉巴拿马病、香蕉镰刀菌枯萎病、黄萎病、黄叶病 寄主:粉蕉、西贡蕉和香蕉 危害特点:是植物检疫对象。主要侵害维管束。病株外观叶片变黄,叶柄基部软折,叶片凋萎倒垂,严重时全株叶片倒垂枯死。 地理分布:广东,福建、广西和台湾的很多蕉区都有发生。,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1症状,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严重时全株叶片倒垂枯死,病株假茎维管束呈褐色条纹 横剖呈褐色斑点或斑块,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2病原 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E.F.Smith) Suyder et Hansen。 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型,无色,有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无色,单胞或双胞。,大型分生孢子 小型分生孢子 着生状,分生孢子梗组成疏松状的子座,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3发病规律 (1)越冬:病菌随病残株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 (2)传播:调运带病的吸芽和粘有病土的种苗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 (3)侵染:病菌从根部或球茎感染引起发病。病株多数在未现蕾结实时即枯死。根茎通常不立即死亡,仍能长出新的吸芽,继续生长,到了生长中后期才发病。当母株发病后枯死。发病高峰在每年1011月间。 (4)发病条件:土壤粘重、偏酸性、湿度大、排水不良及伤根均能促进本病发生。,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4防治措施 (1)实行检疫 严禁从病区调苗,若从外地调入苗木时,要隔离种植观察2年。 (2)培育无毒苗 无病区应使用无病自育苗或试管组培苗,病区限制粉蕉、西贡蕉的发展。 (3)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及时挖除病株,同时挖走病穴泥土,病穴撒施石灰或土壤喷洒2%福尔马林。 (4)轮作 发病严重的蕉园可与甘蔗轮作或其他作物水旱轮作2年以上。 (5)治虫防病 结合防治根结线虫、象甲,适时施用3%氯唑磷颗粒剂1522.5kg/hm2,减少根系伤口产生。,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三、芒果炭疽病,寄主:芒果 危害特点:引起叶枯、枝枯、花穗干枯和果腐;在采后贮运期间引起后熟果实大量腐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各芒果产区。,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1.症状,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2.病原 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E.F.Smith) Suyder et Hansen。 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型,无色,有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无色,单胞或双胞。,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3发病规律 (1)越冬:主要以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 (2) 传播:风雨传播。 (3)侵染:有再侵染 (4)发病条件: 幼嫩组织较易感病,熟果感病迅速腐烂。 嫩梢期、开花期、幼果期遇高温高湿病害易流行。 果园荫蔽,光照不足,发病严重。 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泰国象牙芒、云南象芽芒、湛江吕宋芒、象芽22号、广西田阳香芒、白花芒、金钱芒、扁桃芒为较抗病品种。,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注意选用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 (2)冬季清园 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叶和病果,集中烧毁,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 (3)保护新梢 应在新梢萌芽期和抽梢时各喷药一次;保护果实应在盛蕾期、始花期和幼果期各喷一次药,幼果期喷药后套袋。 25%咪鲜胺乳油7501000倍液 25%阿米西达悬浮剂600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1000倍液。 (4)采果后处理 贮运前用25%咪鲜胺+50%混杀硫悬浮剂(1:1)1500倍液浸泡2min后晾干后包装待贮运。,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四、芒果白粉病,危害特点:主要危害芒果的幼嫩梢叶、花序和幼果,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落花和幼果豆粒大时脱落。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各芒果产区。,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芒果受白粉病危害落果剩下花轴,1.症状,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2病原 芒果粉孢霉(Oidium mangiferae Berth.),属半知菌亚门粉孢属。 菌丝表生,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组织吸取营养。分生孢子串生,卵圆形,无色透明。,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3发病规律 (1)越冬:病菌以菌丝体在老叶片及枝条上越冬。 (2)传播: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 (3)侵染:侵染新抽发的嫩梢、叶、花序和幼果上引起病害发生。 (4)发病条件:对湿度要求不严格,但低温高湿条件下有利于花期白粉病的发生。 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开始发病,24月芒果抽叶开花期,病害易发生流行。 芒果不同品种对白粉病抗病性有差异。,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冬季剪除病梢病叶,清除园内杂草和枯枝落叶。 (3)在新梢期、盛蕾期、始花期和幼果期各喷药一次。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6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50%硫悬浮剂2004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五、菠萝黑腐病 菠萝黑腐病又名小果褐腐病、果目病,主要危害成熟果及贮运期间果实,引起果实迅速腐烂. 也可侵害幼苗,引起苗腐。,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五、菠萝黑腐病,别名:软腐病、心腐病、果腐病、小果褐腐病、果目病 寄主:菠萝 危害特点:主要危害成熟果及贮运期间果实,引起果实迅速腐烂。也可侵害幼苗,引起苗腐。 地理分布:我国主要菠萝产区广东、海南、广西和福建等省(区)都有发生。,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1症状,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2病原 奇异根串株霉菌Thielauiopsis Paradoxa(De Seynes) Scorch,属半知菌亚门。 能产生厚壁孢子和内生孢子。厚壁孢子串生,球形或椭圆形,老熟后黑褐色,表面有刺突。 内生孢子长方形或短圆筒形,无色,排列成串。,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3发病规律 (1)越冬: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壁孢子在土壤或病组织中越冬。 (2)传播:借雨水溅射、气流或昆虫传播。 (3)侵入:伤口侵入。 (4)发病条件: 潮湿情况下,种苗有伤口易感染发病。 果园排灌不良,易引致苗腐。 雨天除冠芽,病菌易从伤口侵入。 摘除冠芽过迟,伤口大难愈合,果实受害机会多。 遭受霜冻的植株与果实易发病。,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4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晴天除冠芽。 收获、运输及贮藏期间,避免造成机械伤。 忌雨天收果,晴天收果不宜堆放过厚,贮藏室要通风干燥。 发现病果及时检出,避免接触传染。 (2)药剂防治 降雨或打顶除芽后伤口大,可用药剂喷雾或涂抹伤口,防止病菌侵染。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45%噻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喷或涂伤口 (3)选用壮苗 种苗须经23d阴干,使种苗切口产生木栓组织后定植。,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六、香蕉弄蝶,学名: Erionota torus Evans 别名:香蕉卷叶虫、蕉苞虫 分类:鳞翅目弄蝶科 寄主:香蕉、粉蕉、大蕉、紫蕉、美人蕉、马尼拉麻等蕉属植物均可受害。 危害特点:以幼虫吐丝卷叶成叶苞,食害蕉叶,阻碍生长,影响产量。 地理分布: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以幼虫吐丝卷叶成叶苞食害蕉叶,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1形态特征,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卵表面有放射状线纹,幼虫体表披白色蜡粉,胴部第一、二节细小如颈,各体节具横纹,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蛹圆筒形,黄白色,披有白色蜡粉,前蛹期,成蛹,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2发生规律 华南地区1年发生46代。多以老熟幼虫在苞内越冬。幼虫孵化后至叶缘咬一缺口,随后吐丝卷成筒状藏身其中,边食边卷,加大虫苞,也可迁出另结新苞。 成虫清晨和傍晚活动多,善飞,只食花蜜,产卵于叶上。幼虫老熟后,在虫苞内吐丝,结薄茧化蛹。,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3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冬季和春暖前,将枯叶残株集中烧毁或沤肥,以减少越冬虫源。 (2)人工捕杀:摘除虫苞,杀死其中幼虫和蛹。用捕虫网在清晨或黄昏捕杀成虫。 (3)药剂防治:幼虫低龄期喷药防治。 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加0.1%洗衣粉喷雾 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学名: Cosmoplites sordidus Germar 别名:香蕉黑象甲、香蕉双带象甲 分类:鞘翅目象甲科 寄主:危害蕉类植物,尤以香蕉、西贡蕉受害重。 危害特点:成虫取食叶片和假茎,幼虫蛀食假茎自地下根头至地上假茎顶端。为害严重时,蛀道纵横交错,引起茎部腐烂,使之死亡。 地理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香蕉产区都有分布。,七、香蕉象甲,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1形态特征,香蕉黑象甲 香蕉双带象甲 香蕉象甲危害状,成虫,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幼虫和 蛹,香蕉黑象甲 香蕉双带象甲,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2发生规律 华南地区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各虫态均可越冬,但以幼虫为主。 5、6月间虫口密度最大。 两种产卵位置和蛀食部位比较 成虫畏光,多夜出活动,具假死性,产卵于表层叶鞘内。幼虫孵出后即在茎内蛀食。,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3防治措施 (1)采用春、夏生长旺盛季节抽生的吸芽为种苗,并严格检查。 (2)及时清除收获后的残株,消灭茎内的象甲。冬末春初结合清园,将有虫的叶鞘割除,集中烧毁。在产卵前后,剥除假茎外层枯烂部分,防止成虫产卵为害。 (3)在春暖期去掉假茎外层,捕捉群集于叶鞘基部或假茎外鞘内的成虫。 (4)药剂防治 在越冬代幼虫的幼龄期(约11月底)和第1代低龄幼虫的高峰期(约4月初)防治。 3%丁硫克百威颗粒剂穴施,每株2040g 在蕉身上端叶柄内灌注或淋喷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八、芒果横纹尾夜蛾,学名: Chlumetia transversa walker 别名:芒果尾夜蛾,芒果钻心虫、芒果蛀梢蛾。 分类:鳞翅目夜蛾科 寄主:芒果 危害特点:以幼虫危害芒果嫩叶的主脉、叶柄、嫩梢和花穗。被害梢生长衰弱,严重时枯死,花蕾被害引起枯蕾而脱落。 地理分布:国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台湾等省
相关知识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指南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三版)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保护 园艺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园艺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一).pptx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有效措施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简介
园艺植物病虫害,做好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园艺植物健康生长
网址: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6.8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54767.html
上一篇: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19) |
下一篇: RNKW 4寸PFA花篮半导体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