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译文滴落在空空台阶上的细雨终于止住,夜晚如此清冷,正是适宜葬花的天气。
注释葬花天气:指春末落花时节,大致是农历五月,这里既表时令,又暗喻妻子之亡如花之凋谢。
赏析此句“空阶”、“寒更”、“葬花”等词渲染出悼亡的环境氛围,可见词人的丧妻之痛。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译文
这愁绪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滴落在空空台阶上的细雨终于止住,夜晚如此清冷,正是适宜葬花的天气。你离我而去已整整三年,纵然是一场大梦,也早就应该醒来了。你一定是觉得人间没有趣味吧,不如泥土深处的黄泉,虽冷冷清清,但它能埋葬所有的愁怨。你倒是去了那清净之地,而我们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的约定,就这样被你抛弃。
如果可以寄书信到黄泉该多好,好让我知道你这些年过得怎样,是谁在身旁照顾你。夜深了,我仍然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不忍再弹奏那哀怨凄婉的琴弦。让我们来生再结为知己吧,就怕真的有来生,我们两个仍然无法长相厮守。而今,我的泪水已经流尽,纸钱烧成灰,飘忽不定。
注释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代表作。其悼亡词有四十首之多,皆血泪交溢,语痴入骨。此词尤称绝唱。词从空阶滴雨,仲夏葬花写来,引起伤春之感和悼亡之思;又以夜台幽远,音讯不通,以至来生难期,感情层层递进,最后万念俱灰。此生已矣,来世为期?全词虚实相间,实景与虚拟,所见与所思,糅合为一,历历往事与冥冥玄想密合无间。纳兰词“哀感顽艳”、“令人不能卒读”,于此可见一斑。
词起得突兀:“此恨何时已?”此乃化用李之仪《卜算子》词“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成句,劈头一个反问,道出词人心中对卢氏之死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作者既恨新婚三年竟成永诀,欢乐不终而哀思无限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因难产不幸去世,这首词即作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农历五月三十日,为卢氏亡故三周年之时。
参考资料:完善
1、 闵译平编·纳兰词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崇文书局,2015.07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一首悼亡词。该词上片叙天人永隔之恨,起笔直抒恩爱夫妻生离死别的无穷憾恨,虽然三年过去,沉重的哀思仍然缠扰词人,无法释怀;下片抒思念亡妻之情,设想九泉之下妻子会寄来书信,这样就能了解她死后的苦乐和相伴的魂灵。全词虚实结合,层层入深,凄惋缠绵,发自肺腑,不假雕饰。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55篇诗文 ► 1284条名句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相关知识
《葬花吟》原文及翻译赏析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全诗意思及赏析
葬花吟表达了什么情感 葬花吟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的《梅花》全诗翻译赏析!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全诗赏析
凌寒独自开的全诗是什么诗 凌寒独自开的全诗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全诗赏析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全诗赏析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全诗赏析
网址: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全诗赏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55338.html
上一篇: “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 |
下一篇: 杏花岭天气预报,杏花岭7天天气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