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学报》 2017年02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周建霞 张玉屏 朱德峰 向镜 陈晓阳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Ⅱ优7954(热敏感品种)和Ⅱ优7号(耐热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方法,研究了水稻抽穗开花期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对高温热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空气湿度加重了高温诱导的颖花不育。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水稻气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减小,叶温高,柱头上萌发的花粉数少;高温干旱条件也导致叶温升高,使开颖率降低,颖花不育率提高。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鹏;徐富贤;张林;周兴兵;朱永川;郭晓艺;刘茂;陈琳;张容;熊洪;高温高湿区增密减氮对杂交稻‘内6优107’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年10期 2 林强;罗曦;谢鸿光;何炜;王颖姮;蔡秋华;张建福;水稻CMS-WA育性的光温敏感性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晓龙;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振振;紫苞鸢尾在林缘和林下生境中繁殖特性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2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ir and Organs of Rice Plant and Its Relation to Spikelet Fertility[J];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8年06期 2 童志婷;李守华;段维新;邓运;田小海;中稻花期致害高温主导的田间气象特征及其对不同杂交组合水稻结实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05期 3 Relationship Between Canopy Temperature at Flowering Stage and Soil Water Content,Yield Components in Rice[J];Rice Science;2007年01期 4 宋忠华;庞冰;刘厚敖;李红;灌水深度对杂交稻生产中高温危害的缓解效果初探[J];杂交水稻;2006年02期 5 王忠,李宏业,顾蕴洁套袋对水稻结实和籽粒发育影响的原因探讨[J];杂交水稻;1993年06期 6 朱兴明;高温干旱对杂交籼稻开花结实的影响研究初报(续)——Ⅱ.高温下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杂交籼稻结实的影响[J];四川农业科技;1980年01期 7 陈湘涛;高温对杂交稻南优六号结实率的影响[J];农业气象;198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霞;张玉屏;朱德峰;向镜;陈晓阳;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对高温诱导水稻颖花不育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7年02期 2 宋有金;吴超;高温影响水稻颖花育性的生理机制综述[J];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16期 3 何永明;张芳;生长素调控水稻颖花开放的效应研究[J];作物学报;2023年06期 4 黄友明;曾晓春;二氧化碳浓度对不育系和可育系水稻颖花关闭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02期 5 姚佳瑜;于吉祥;王志琴;刘立军;周娟;张伟杨;杨建昌;水稻内源油菜素甾醇对施氮量的响应及其对颖花退化的调控作用[J];作物学报;2021年05期 6 陈毅敏;张建红;李世东;邹亚兰;浅析部分杂交水稻品种颖花退化的原因与对策[J];种子科技;2021年02期 7 解嘉鑫;熊若愚;陈丽明;蒋海燕;谭雪明;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曾研华;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晚籼稻颖花分化与退化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02期 8 韦还和;张徐彬;葛佳琳;陈熙;孟天瑶;杨洋;熊飞;陈英龙;戴其根;盐胁迫对水稻颖花形成及籽粒充实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年12期 9 董明辉;江贻;陈培峰;赵步洪;顾俊荣;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水稻颖花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20年10期 10 姜辉;姜树坤;陈丽丽;王嘉宇;白良明;孙世臣;张凤鸣;丁国华;王彤彤;张喜娟;夏天舒;水稻顶端颖花退化的形态与发育学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川;范天云;阮关海;洪晓富;陈合云;陈珊宇;徐彬彬;郑学强;水稻颖花育性对高温的响应及其差异机理[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学海;卢乃弟;水稻颖花中的鳞被形态建成[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3 宋平;夏凯;吴传万;周燮;曹显祖;新型植物激素调控水稻颖花开放[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李仕祥;吴晓玉;冠毒素对水稻颖花开放及其稻谷的影响[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杨从党;朱德峰;周玉萍;周能;袁平荣;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6 邹春梅;何永明;曾晓春;MeJA诱导水稻颖花开放作用机理的研究[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姜树坤;刘丹;王嘉宇;陈丽丽;徐凡;徐正进;张凤鸣;水稻顶端颖花退化基因ATS1的遗传分析及定位[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马科锋;何永明;曾晓春;茉莉酸甲酯对玉米颖花开放及浆片内含物的影响[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何永明;水稻颖花开放前浆片JA水平及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A];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0 张金恩;聂秋生;李迎春;田俊;王尚明;陆魁东;颖花分化期低温处理对早稻叶片光合能力和产量的影响[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业丰产增效[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昆;不同穗型水稻品种颖花分化与退化机制及其调控[D];扬州大学;2023年 2 曾晓春;茉莉酸类对稻、高梁和果园草颖花开放的诱导效应[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符冠富;花期高温热害影响水稻颖花育性及同化物转运的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翟夏琬;内源脱落酸对水稻颖花关闭的效应及其分子机制[D];江西农业大学;2023年 5 何永明;内源茉莉酸(JA)在水稻颖花开放中的作用[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6 闫川;水稻穗叶体温和颖花育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付永琦;基于花前浆片转录组变化的水稻和高粱颖花开放的分子机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8 王连敏;寒地水稻秕粒形成的源库调节[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9 李爱宏;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筛选及与水稻颖花颖壳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扬州大学;2006年 10 靳德明;杂交水稻强弱势颖花异步灌浆结实特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蕊;氮素穗肥对水稻不同时间开花颖花灌浆充实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2 张文地;水氮调控对水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与颖花形成的影响[D];扬州大学;2023年 3 陈燕华;高温下油菜素内酯参与调控水稻颖花形成的生理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年 4 杜燕;开花期低温对寒地水稻颖花结实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5 李玲锋;水稻颖花退化及白条纹叶基因的精细定位[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6 胡靖宇;水稻和薏苡颖花开放的调控[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7 宋有金;不同生育阶段高温对水稻产量及颖花育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20年 8 胡欣;水稻内源茉莉酸定量检测及其含量变化与颖花开放的关系[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9 周沈琪;穗分化期施氮与茉莉酸甲酯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颖花分化和退化的影响及其机制[D];扬州大学;2024年 10 胡声博;水稻高温诱导颖花不育品种间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水稻从种到收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N];四川日报;2023年 2 本报记者 崔吕萍;马传喜委员:“科技”搭台,“龙头”唱戏![N];人民政协报;2022年 3 ;空气湿度与人类生活[N];中国气象报;2005年 4 郭炜桐;科学家研发“空气发电机”[N];环球时报;2023年
相关知识
水稻颖花退化的遗传研究进展
高温影响水稻颖花育性的生理机制综述
高温胁迫导致水稻颖花败育的机理及其防御措施研究进展
水稻花时调控机理与育种应用
化学杀雄剂Ⅲ号诱导水稻雄性不育过程中幼穗、颖花、花药中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研究
关于水稻浆片调节颖花开放机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肥田出瘪稻,水稻颖花退化可能是氮肥过量,与品种、气候也有关
2.2.3水分对花卉的影响.pdf
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
网址: 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对高温诱导水稻颖花不育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56456.html
上一篇: 第六章设施土壤环境及其调控.pp |
下一篇: 北京植物园市花展开幕,40余万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