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花,一片草,园艺常让我们感到舒适放松。但它的好处不止于此,英国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老人每天坚持做园艺,能够降低心脏病、中风、老年痴呆等疾病风险,甚至起到降低癌症发病和恶化的作用。
养花种草都有什么好处?在家做园艺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受访专家
中国老年学会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秘书长 杨 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副所长 李 迅
本期编辑:王家璇
崇尚自然刻在文化基因中
人类是自然之子,“崇尚自然”更是铭刻在每个国人的文化基因中。
古代文人墨客都憧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中处处保留着自然的痕迹,种花养草,观山听水,一处园子可能包含着大自然的万象。
园艺最初脱胎于农业种植业生产,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栽培各种水果蔬菜,西方古罗马时期,一些贵族庄园开始出现花卉种植。
在中国,农艺和园艺本是一家,史料记载,战国、秦汉时期已有园艺栽培果蔬,发展到唐宋时期,开始出现各种观赏性花卉培养。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上海豫园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无论一处园子,还是一盆植物,都是主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在讲究美学搭配的同时,更有着山石花木的感情延伸。
对于这些,现代人又何尝不向往。但是,随着“工业森林”的扩大,人们能接触园艺的机会越来越少,鸟语花香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整个城市绿化虽整齐划一却少些特色,公园里园艺形态各异却少了些生气。人们每天在钢筋水泥、汽车尾气中奔跑,到了夜晚,到处是五光十色的霓虹,回到家也无暇顾及快要枯萎的盆栽。现代生活让园艺之乐快要消磨殆尽。
种花养草怡情驱病
虽然园艺是一种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技术,但世界各国都把他当做一种良好的爱好,至今备受推崇。园艺的好处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早亡风险
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的这项最新调查涉及了2456名年龄在65~74岁的退休老人,研究结果发现园艺活动能够有效增加他们的锻炼时间,保护他们的心脏,降低早亡风险。
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几率
美国一项持续12年的研究也表明:常做园艺的老人和不做园艺的老人相比,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要少27%,死亡率也下降了30%。最重要的是,和不做园艺的人相比,做园艺的人明显寿命更长。
放松减压
研究证实,患有焦虑和抑郁症的人群,从事园艺工作可以帮助他们平息躁动不安的情绪,还可以增加活力、张扬气氛、抑制冲动。
保护视力
相比红色、黄色等强光,绿色植物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都比较适中,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里的视网膜组织比较适应,能够舒缓视疲劳,保护眼睛。
避免痴呆
学习园艺,还需要学习其中的技巧,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延缓记忆减退。
辅助治疗
正因为园艺拥有诸多健康好处,“园艺治疗”在各地备受推崇。日本有专门的“园艺疗法协会”,并受到日本内阁承认,其全国75%以上的残疾人疗养设施内都有花园和园艺疗法实施制度。
近年来,我国的园艺治疗被更多地运用到戒毒治疗、酗酒和部分精神疾病治疗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注意4点成为“养花高手”
在家种养花草只要注意以下问题,就能成为养花高手。
植物摆放禁忌
家电中释放的热量会对植物造成伤害,浇水也容易将水洒在电器上引发短路,因此不要将植物放在家电旁边。
防异味
肥料经常有一股发酵后的臭味,上肥时可适当加一些橘子皮,既能增加营养又能消除异味。
花盆怎么选
瓦盆:传统瓦盆的排水和透气性是最好的,缺点是不美观也不牢固。
不上釉的陶盆或紫砂盆:美观又透水透气,适宜名贵的花木。
瓷盆、釉盆:适合作为套盆或养大株花木。
塑料盆:适合养吊兰等容易栽活的植物,不适合养娇贵花草。
玻璃盆:适合养豆瓣绿等小型观叶植物。
除虫
将200克大葱或大蒜捣烂取汁,放入10升水中浸泡一夜,用其水喷洒受虫害植物,每天数次,连喷5天,可有效去除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