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朱有勇院士为小学生上了堂立志课

朱有勇院士为小学生上了堂立志课

六一节,朱有勇院士走进昆明师专附小月牙塘校区,为同学们作昆明市“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先进人物第二讲专题讲座。他希望同学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立志当科学家。朱有勇院士质朴的演讲和他的故事,令师生们深受感动。

图片

朱院士给学生颁奖

★讲述

大学时一天十六七个小时都在读书

1955年我出生在个旧一个普通农家,我熟悉农村,参加种包谷插秧等农业劳作,从小就希望帮助农民有更多的收获,有更大的玉米棒子、收获更多的谷子,所以我就学了农业。

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进了云南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就是做一个“植物医生”,防治植物病虫害。

我学习非常刻苦,每一分钟都珍惜。我们都有书包,里边背一支蜡烛、一本课本,上自习到晚上11点,学校统一关灯,每个同学就拿出自己的蜡烛点起来,在教室里继续读书。

我可以从课本第一页背到最后一页,课本上的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老师的话一字不落记在本子上,一天十六七个小时都在读书。

我是少数民族(苗族),上了大学才开始学英文。笨鸟先飞,英汉小词典都背熟了,你说前两页,我知道后一页是什么,你说前一个单词,我知道后一个单词是什么。每天记50个单词,很辛苦,但是很值。

我热爱自然科学,种地也要学科学,科学可以带来巨大的变化。

图片

师专附小月牙塘校区学生画画感谢朱院士

一辈子只解一道题

大学本科毕业,我考上了硕士。

我的导师段有家(音),早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学习植物学保护,是吉林四平人。硕士生考试,他出了一道题:“追溯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依赖农药化肥的时间没有超过100年(二战后才发明的)。那么,过去几千年,农业用什么方法来防治病虫害?”

考试时,我写了满满两大页纸答这道题,但是,这道15分的题,老师只给了1分。所有人都不会做这道题,因为不懂。能否不用化肥种出最好的蔬菜水果和粮食?因为这道题,我干了一辈子。一辈子一道题,做到极致,就成功了。

我研究的,是遗传工程化学,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研究生物间的相克相生。其中一个理论,我打个比方来加以说明:假如我们这100人都来自同一对父母,我感冒了,打个喷嚏,全部都会传染。但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五湖四海,我们并不会全都感冒。我用大数据把这个证明清楚了,2000年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以封面文章发表,这在我们国家的农业部门是第一个。如何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吃到更健康绿色安全的农产品,我推广了有几亿亩地,获得了国际大奖,包括联合国的奖、国家的发明奖、云南省的,我们拿的都是特等奖。我们团队有55个农大的老师,27个是教授,每年招收20多个博士、30多个硕士。我们有高层次的人才,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的技术中心,也是国际交流中心。希望你们长大后立志做科学家,特别希望你们考硕士、博士。

用汗水把青山变成金山

2015年我去扶贫,当时我60岁,今年65岁,我退休了。中科院定点在澜沧县,农大的扶贫点也在那里,我是党培养的院士,党号召我们去帮助贫困户,我应该响应党的号召。我们去了离昆明有600公里的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怎么扶贫?发展产业。村子里的群众是拉祜族,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过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是深度贫困地区。他们到三年级才用普通话教学,超过30岁的人很多不会说汉语。

村里每人有10亩土地、20亩森林,原来他们只会种包谷,富裕起来很困难,我们就用研究成果教当地人怎么种洋芋。第一年试种了100亩,不用一点农药和化肥。3个月以后,一亩地平均产量5.5吨,最大的洋芋有2公斤半,又大又漂亮。这里的洋芋种植水平,跟欧洲种洋芋最好的国家荷兰是一个水平。

种洋芋一年,每家每户都收入2万元,一个村一个村地脱贫了。

我们还教农民在森林里种中草药,在森林里种三七、天麻、石斛、重楼,最好的人家一年可以收入10多万元。这是我们的团队历经多年研究出的一套重大成果,有企业出10个亿买我们的科研成果,我们不卖,因为我们的理想是每一个人都能吃到最好的中药材。团队开了3天的会,决定把这个技术免费教给每一个老百姓,每年有10多个县试种,每年都培养很多农民学生。我们也希望有钱,但更想实现我们的价值取向。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科研成果、写出论文,年轻人很快能成为教授。通过在山里推广这个项目,让农民不光脱贫还要致富,我们可以把森林变成钱,用我们的汗水,把青山变成金山。

图片

朱院士的演讲让孩子们深受感动

★学生感言

三年级四班汤明一:朱爷爷做的事非常好,我以后要珍惜生活,节约粮食。

三年级四班蒋晨曦:朱爷爷扶贫时,遇到了语言交流的困难,他没有放弃,花一年的时间学习拉祜语,终于可以跟当地人交流,我很佩服。

三年级四班宋锦茹:朱爷爷小时候就立志要帮助农民,他长大了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他成功了。未来我要去当兵,或者从事一个特殊的职业。

五年级一班姜正国:朱爷爷非常善良,富有同情心,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我想成为朱爷爷那样的农业科学家。

★学生提问

“用技术让农民富起来,比什么都光荣”

学生:朱爷爷,您退休了,可以享清福了,为什么还要到农村去?

朱有勇:那年去考察,发现当地人很穷,但他们的土地很好,我可以帮助他们。我们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帮助他们?我们应该响应党的号召,而且,用技术让农民富起来,比什么都光荣,比获什么奖都好。

学生:朱爷爷,您为什么种土豆?

朱有勇:这要看市场。试想,如果种白菜,要拉到北京去,还没有拉出山白菜就臭了。土豆没有问题,而且冬种秋收,那时候全中国土豆都还没有上市,可以卖一个好价钱。

学生:您扶贫遇到困难会放弃吗?

朱有勇:在扶贫过程中,我遇到最大的困难是语言交流。拉祜族群众见着陌生人都会躲着,但如果你懂他们的语言,他们就会把你当作兄弟。我在那里现学拉祜语,用一年时间基本克服了困难。

学生:朱爷爷,您为什么一下当校长,一下当农民?

朱有勇:年轻时当校长,老了就干不动校长了,退休下来就去当农民,去种地,帮助农民赚更多的钱。

学生:您喜欢“农民院士”的称呼吗?

朱有勇:“农民院士”,挺好,挺喜欢的。我在大山里见到当地的农民兄弟那么穷,差点落泪。他们一年就养两头猪,我们有责任让他们致富,这是我们学科学、有科学的人的责任。

★记者提问

“农业科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科技”

记者:六一儿童节您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希望?

朱有勇:希望他们立志当科学家,从小立大志,立科学家志,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国家经济社会做贡献。

记者:有的人认为农业没有什么可学的,您怎么看?

朱有勇:农业就是生命科学,所有生命科学的应用都在农业里面,如基因测序、基因编辑,都在农业里边,而且农业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农业科技的贡献非常大。我们国家因为有袁隆平先生的杂交稻,以及一批又一批的科技工作人员,让我们国家在7%的土地上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农业科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科技,人都要吃都要穿,没有农业我们吃什么穿什么?

记者:年轻人能考您的硕士博士吗?

朱有勇:先上本科,本科在哪儿念都可以,当然要学理科生物类,然后考硕士、博士就可以做我的学生。

相关知识

小学生上网课心得体会(通用28篇)
李天来院士为“头雁”学员上乡村振兴课
信阳罗山县朱堂乡:推进廊道绿化 建设魅力朱堂
【金陵晚报】“开什么花,就上什么课”这堂植物课“穿越”近百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经济、能源植物撬动“双碳”产业丨绿美广东在行动
朱有勇:生物多样性原理与生态农业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课教案(22篇).doc
朱永官院士团队:土壤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正堂:发挥好地球科学服务“双碳”战略的作用
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 广东最大都市园林式酒店群开业

网址: 朱有勇院士为小学生上了堂立志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6637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和花有关的国画教案
下一篇: 国画花鸟画的用笔你掌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