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2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2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2.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

3.阅读《十二月花名歌》,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2.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新华字典》;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看,他就是可爱的状状,他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掌声欢迎他吧!

状状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会了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从那以后他就特别爱学习,字典成了他的无声“小老师”。走到哪儿,状状都会带上他的“小老师”。可是今天,他遇到了新难题!

2.明确目标。

(1)课件出示状状遇到的难题。

我在读《小鲤鱼跳龙门》这本书的时候,读到一句话:“那龙门像一座桥,可是没有一个桥洞,高高的,斜样儿的,全是大石块堆砌起来的,又像个山坡……”可是“砌”怎么读?不知道字的读音,我该怎么用字典找到这个字呢?

(2)你知道状状遇到了什么困难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学会了语文园地二中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你就能帮助状状解决困难了。

板块二 学习方法,迁移运用

1.区分用法。

(1)课件出示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课本上的儿歌,注意旁边泡泡框中的提示。

(2)同学们,读了提示,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用音序查字法,什么时候用部首查字法吗?谁愿意告诉状状?

(3)小结:知道一个字的读音时,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掌握步骤。

(1)如果要用部首查字法查“狐”字,该怎样做呢?

(2)自学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和方法。

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课本上的查字典步骤,看明白了,再说给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

(3)交流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谁来说一说部首查字法有哪些步骤?请小老师来交流交流。

①确定所查字的部首和笔画数。

②从“部首目录”中找到相对应的部首和它所在的页码。

相机提醒:以“狐”为例,“部首目录”对应的“三画”中只能找出“犭”和它所在的页码,而不是“狐”字所在的页码。

③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查的字在正文中的页码。

④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

交流:字典上有“狐”字的哪些信息?(读音、意思、组词等)

小结: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4)课件出示填空,指名再说一说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要用部首查字法查“狐”字,可以分为__四__步。

第一步:先确定这个字的__部首__,再数一数“__犭__”的笔画,共__三__画。

第二步:在“__部首目录__”里的“__三__画”中找到部首“__犭__”和它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在“__检字表__”中找“__犭__”部。再数数“狐”字除去__部首__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置找到“狐”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

(5)总结方法,出示部首查字法儿歌。

看清部首数笔画,部首目录查页码。

除去部首数笔画,检字表里找到它。

再看页码翻正文,竖线两边仔细查。

四个步骤分清楚,记忆部首查字法。

3.小试牛刀。

依据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帮助状状查到“砌”字。

第一步:先确定这个字的( 部首 ),再数一数“( 石 )”的笔画,共( 五 )画。

第二步:在“( 部首目录 )”里的“( 五 )画”中找到部首“( 石 )”和它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在“( 检字表 )”中找“( 石 )”部。再数数“砌”字除去( 部首 )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置找到“砌”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砌”字了。

板块三 指导练习,训练提升

1.布置任务。

同学们,掌握了部首查字法,下面的任务一定难不住你们,动手试试吧!(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的三道练习题)

2.再练一练。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完成三道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

3.交流展示。

(1)和小组同学交流课本中的练习题完成情况。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习题,并由学生汇报完成的情况,师生共同评议,给全部正确的学生点赞。

4.形成习惯。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的收获大吗?你们瞧,状状来感谢大家啦!

状状说:“感谢大家的热情帮助,这节课我学会了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这下我就可以开开心心地独立阅读了。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遇到不认识的字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你觉得学会了部首查字法有哪些好处呢?你打算以后怎样和字典交朋友呢?(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在学习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过程中,设计内容环环相扣,螺旋上升。通过引入状状阅读时遇到困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轻松学习部首查字法,再恰当运用这种方法,逐步提升识字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图文结合,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法理解名言的意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十二月花名歌》,培养独立阅读的兴趣,了解农历各月份开花的花名及其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日积月累,多层练说

1.导入:同学们,状状为了感谢大家教会了他部首查字法,这节课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好玩的句子和一首有趣的歌谣。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3个句子。

己所不欲jǐ suǒ bú yù,勿施于人wù shī yú rén。

与yǔ朋友pénɡ you交jiāo,言而有信yán ér yǒu xìn。

不bù以yǐ规矩ɡuī ju,不能成方圆bù nénɡ chénɡ fānɡ yuán。

(2)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3)和小组内的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准。

(4)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读准“欲、施、规、矩”的字音。

(5)去掉拼音后你还会读吗?(指名读,评价)

(6)这几句话分别出自哪几本书?(《论语》《孟子》)谁能说说对《论语》和《孟子》的了解?

2.指导朗读,读通句子。

同学们,句子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得通顺,细细品味。

(1)指名读,将句子读准确,读通顺。

(2)师生对读,赛读,读出趣味。

3.小组讨论,理解意思。

(1)你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吧。

(2)指名说一说对句子的理解,重点说一说是如何读懂句子的。

(3)理解句子意思。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自己不想要的或不愿意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现多指应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多为别人着想。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说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要讲诚信。

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指画圆的工具,“矩”指画方的工具。这句话是说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做成方形和圆形的东西,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

(4)小结:这些简洁精练、生动形象的句子不光记录了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言行,还启发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4.创设情境,运用句子。

(1)同学们,遇见下面的情况,你会用到我们刚刚学习的哪句话来进行评价?

(2)课件出示相关情境,指名说句子。

小明不想打扫教室,却叫小刚去打扫。

花花和兰兰约好周六下午两点去公园,虽然那天下雨,但是花花还是按时赶到了。

同学们在一起玩游戏,有一个同学不遵守游戏规则还不以为意。

5.发现特点,背诵名言。

(1)再来读一读这3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说发现。

(3)小结:这几个句子精练深刻,有教育意义,而且是很有名气的人说的话,这样的句子叫“名言警句”。

(4)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名言警句呢?(全班交流、补充)

言必信,行必果。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师生对读,学生背诵这三句名言警句。

板块二 我爱阅读,诵读品悟

1.学习歌谣。

(1)复习旧知,引出歌谣。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田家四季歌》吗?谁来背一背?(指名背诵)一年中的每一个月份也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状状带给我们的歌谣《十二月花名歌》吧!

(2)板书:十二月花名歌。

2.自读歌谣。

(1)提出自读要求。

①自由朗读儿歌,注意读准文中注音的字。

②在读不懂的地方画上小标记。

(2)小组内互相检查朗读,正音,交流儿歌中有疑问的地方。

3.理解歌谣。

(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强调“正月”的“正”读“zhēnɡ”,“牡丹”和“石榴”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2)图文对照认识花名。

①课件出示十二种花的图片,借助插图认识十二种花。

②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花吗?我们一起来说出它们的名字吧!

(3)读懂歌谣。

①“姿百态、正上妆、案头供、斗冰霜”分别写的是哪种花?能看图说说你的理解吗?

ɑ.九月菊花姿百态:九月,菊花盛开,姿态万千,各不相同,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

b.十月芙蓉正上妆:芙蓉花大而色彩艳丽,像少女上妆时那样漂亮。

c.冬月水仙案头供:水仙花清丽、馨香,大家都很喜爱它,常常被放在案头来欣赏,有些地方还盛行水仙花迎春的习俗。

d.腊月寒梅斗冰霜:联系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梅花》帮助学生理解。

②歌谣中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提问,教师点拨。

(4)这些美丽的花儿分别在一年中的哪个月份开?读一读儿歌,记一记。

(5)按歌谣中描述的顺序给图中的花儿排顺序。

(6)“正月、冬月、腊月”分别对应一年中的哪一个月份?歌谣里面的月份指的都是我们国家的农历月份。

4.通读歌谣。

(1)你最喜欢哪一个月份的花呢?能不能把它的样子读出来?

学生一边想象花的样子,一边有感情地朗读歌谣。

(2)师生打拍子,练习有感情地对读歌谣。

(3)同桌打拍子合作诵读。

(4)看着图中的花儿,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朗读歌谣。

5.拓展训练。

你还知道哪个月份的花?能仿照歌谣的形式说一说吗?

6.积累拓展。

同学们,这些名言和歌谣你都记住了吗?别忘了回家背诵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另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名言和哪些有关花的歌谣呢?课后试着找找看。(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查字典 不认识的字―→部首查字法 名言警句 花名歌

教学反思

刚上课,我用漫画人物“状状”引出本次教学,明确了本次教学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无负担地、快乐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且表现得兴致盎然。在教授部首查字法的具体步骤时,我安排了让大家帮助状状的环节,不仅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上,而且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关注不同学生的现有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课教学时,我知道大多数学生不是“零起点”,他们对于部首查字法基本已经掌握,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自告奋勇做小老师,给大家讲解具体的步骤和方法,但是他们大多只是会演示,却不能准确表达。这时,我让学生拿出课本,试着按照书上给出的方法合作练习,互帮互助。同时我进行巡视,个别指导,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教授“日积月累”与《十二月花名歌》时,我针对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把直观形象的画面、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表达欲望。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要继续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体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时时处处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让他们想,让他们说,尽量提供一个让学生展示的平台。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当点拨一下,巧妙引导。

相关知识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 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二 十二月花名歌教案(表格式)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粤教粤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 13 百合与朱槿 教学课件.pptx
一年级《语文园地一》的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园地二(教学设计)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开满鲜花的小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网址: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2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6752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春字的解释
下一篇: 客服花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