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兰花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其栽培历史,结合实际经验初步探讨了兰花的栽植,病虫害及其肥水等管理措施。
关键词:兰花 栽培养护 病虫害防治
一、兰花基本特点
别名:兰、兰草、兰华、香祖、王者香、空谷仙子、花中君子
科名:兰科
1.兰花的栽培史
兰花(cymbidium spp)是兰科植物,是一种姿态秀美,芳香馥郁的珍贵花卉,古人誉为“香祖”、“天下第一香”。2000多年前,孔子赞美兰花:“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表达了兰花的骄傲性格和刚毅的气质,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并与“菊、水仙、菖蒲”合称为“花草四稚”,用以题诗作画、风韵尤绝。
兰花栽增历史悠久,在我国春秋未期,浙江绍兴已有种兰,魏晋以后,已用于点缀庭园,到了唐宋,栽培日趋普遍,并对其形态和栽植特点有所描述。黄庭坚在《幽芳亭》中写道“兰蕙丛出,萌以沙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明代是栽培兰花的昌盛时期,《兰史》、《罗篱斋兰谱》较详细地记述了兰花的发展与栽培方法,明代未期,王象晋的《群芳谱》对兰花的种类及栽培等作了综合的介绍,到了清代,兰艺家辈出,并有许多关于兰花的专著,其中较主要的有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许霁楼的《兰蕙同心录》、屠用宁的《兰蕙镜》、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筱舫的《艺兰四说》等。直至民国年间,又有《兰蕙小史》、《都门艺兰记》、《种兰法》等对兰花品种分类及栽培管理方法,有较详尽的叙述,并绘有图版和照片。
建国以后,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对兰花进行大量的引种栽培,并经常举办兰花展览,先后有《兰花》、《四川的兰蕙》、《厦门兰谱》、《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兰花手册、《国产兰属分类研究》等专著相述问世,各报刊登栽了不少有关兰花的知识和专论性的文章。
19世纪以来,国外艺兰者对兰花的分类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对中国的兰科植物作了分类整理。
2.兰花的形态特点
兰花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厚多纤维,内贮丰富的营养,有经验的人根据兰花的根就可辩别其品种的优劣,圆而细的较好,粗而方的品质较差。
兰花叶长而呈革质,从假球茎的上端处展开,花朵着生于从假球茎顶端产生的花梗上,假球茎是指植株基部肥大的茎,几乎是所有室内栽培的兰花具有共同的结构,它是一种贮藏器官,形态有椭圆形、长筒形或球形,每一个假球茎上可产生一对叶片及花梗。少数兰花属单茎形,并不具有假鳞茎的构造,花则出现在单一茎轴的顶端。老球茎是指假球等茎开过花后已死亡的球茎,仍会留存在植株上好几年根茎也是属于基部肥厚的茎,与假球茎边一起。
3.兰花的分类
兰花按生态习性不同可分为地生兰、附生兰、腐生兰,我国传统栽培的兰花是属于兰属的几种地生兰,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从观赏角度看,中国兰主要可分为春季开花类、夏季开花类、秋季开花类、冬季开花类,其中春季开花类有春兰、春箭,夏季开花类有蕙兰、台兰,秋季开花类有建兰、漳兰,冬季开花类有墨兰、寒兰。
4.兰花的生态习性
兰花喜凉爽、阴湿、忌高温、强光、狂风、暴雨、干燥、煤烟、尘埃,中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兰花生长,华北各地,均为盆栽,冬季需入温室,只要不低于5摄氏度便可安全越冬。
二、兰花的栽植
1.兰盆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兰盆有塑料盆、紫砂盆、素烧陶盆、瓦盆。如果养的兰花较多,可采用塑料盆或瓦盆,塑料盆为喇叭圆筒形,盆边或底部留有孔洞;通透性较好;瓦盆质地较松,通透性好,价格较便宜,均有利于兰花生长。种植少量或用于窗台,室内摆设,则需选择外表美观造型别致的盆,如紫砂盆、素烧陶盆、瓷盆。
注意:初学养兰者往往以为盆越大,兰花长得越好。其实不然,盛的植料越多,通透性越差,不利于根的生长。因此初学养兰者往往选盆时宁小勿大,否则稍有不慎,容易致腐根。
2.植料的选择
有兰艺家说:“养兰先养根”,这是很有道理的。根旺自然叶长得好,花也开得美。初学养兰者养兰失败的原因,十有八九是因为兰根腐烂或长得不好,兰根的肉质根,决定了养兰的植料清洁、疏松、透气、滋润。植料可以自制,也可以到市场上去买。自制植料可用50%的仙土、30%的腐蚀土和20%的碎砖粒混合配置而成。在自制过程中严格把好三关:一是仙土的浸湿关。把仙土浸泡3-5天,使它渗透,以利持久保湿;二是腐蚀土的清理消毒关;三是碎砖粒的冲洗磨角关。
特别注意,传统的养兰多采用兰花泥(取自产兰山区的腐蚀土),这种土壤虽质地疏松,养分丰富,但用一段时间后,也容易板结。近年来,大多采用颗粒植料。它的优点是颗粒与颗粒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通透性和排水性比粉质材料要好,可营造一个湿润而又不积水的小环境,很适合兰根的生长。
3.上盆栽植
3.1 新购的兰株经整理根系、修剪断根后,放在阴处晾一两天,使根系柔软。
3.2 兰花上盆栽植时,先在盆底孔铺上一小块细眼尼龙网,以防地下害虫从盆底孔爬入盆土内为害兰根。再垫上瓦片,上面铺碎石子或粗砂粒为上盆深度1/5-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使盆中部的土隆起略呈馒头形。
3.3 用手将兰株持于盆中(假鳞茎处于与盆面将近平行的位置)并将兰根舒展于盆土上。另一手加入已配好的植料。
3.4 植料加到一半时,用手轻拍盆边;使植料与根系紧贴。
3.5 植料加至假鳞茎位置即可。
3.6 盖上水苔,即可保持料湿度,又可避免浇水时冲在植料上,还可美化盆面。
3.7 上盆完成,浇上定根水,置于阴凉通风处1周后移至室外。
三、盆栽兰花基本养护措施
1.刚上盆的养护
上盆1-2个月内要少浇水(盆干透时才浇水),不施肥、不用药、不淋雨,遮光管理。每隔10天可进行一次叶面施肥(1:1000的磷酸二氢钾和1:1000的硼肥混合液,也可用芦荟液),2个月后进入正常管理。
2.光照适当
夏季上午8时至下午6时遮荫,遮荫度80%左右为最适宜;晚春、初秋遮荫度在60-70%为宜,其余时间接受全光照,这样可以使兰花生长。
3.浇水
兰花有较厚的角质层和下陷的气孔,比较耐干,需水分不多要经常保持盆土7分干3分湿为好。春天2-3天浇水一次,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夏季浇水除不使盆土干燥外,还要经常向盆边周围地面喷水,以增湿降温,以利兰花的生长。兰花浇水以雨水为最好,河、湖水池塘水次之,若用自来水须晾2-3天再使用。笔者试验,用自来水浇兰花时,可适当往自来水里滴点食用米醋,一可以清洗兰花的叶片,使其翠绿、光亮、油润;二可增加盆土的酸度,利于其生长;三可杀灭盆土中的菌虫。
4.施肥
兰花既要肥又怕肥,因为“百病从根起”,而引发兰根病变的主要因素就是“气”和“肥”,在解决好基质的透气性后,影响兰根的关键就是肥。
要想施好肥,首先了解兰花对肥料的需求和兰根的特点。兰花和其它植物一样需要N、P、K平衡,需要矿物质参与营养物质的合成。所不同的是兰花发育生长缓慢,所需肥料甚少,且兰根与豆科植物相似根瘤菌(俗称兰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制造氧分,一般可不施或少施肥。同时,兰根是皮薄肉嫩的肉质根,含水量很大,抵抗力很弱,如果肥料积累过多,基质过酸,有害微生物迅速繁殖,易使根部受到感染。另一方面过多的肥液也会对兰根产生反渗作用,造成水分倒析,使兰根枯萎腐烂。
4.1 兰花施肥宜遵循一定规律。
4.1.1 看长势“四不施”
①新根不长满不施。新购兰苗几经折腾,机体处于保守性抑制状态,抵抗力很弱,断根伤口尚未愈合,极易感染病害。栽培时除一定要用弱酸性的山腐殖土或一般素土外,切勿下底肥。由于环境的变化,兰苗上盆后在湿润的基质中功能会慢慢恢复,但这是一段相当长的“服盆期”,此间兰根功能未完全恢复,基本上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肥料,全靠假鳞茎贮存的养分供应根、叶、芽之需,待兰菌逐渐产生,菌生密布,形成适宜兰花生长的环境时下,新根才慢慢长出。不过这里新根很嫩,水分很足,如沾上肥料极易染病。只有到新根生长旺盛,差不多布满兰盆时,兰苗才完全恢复正常,抵抗力增强,可稍施薄肥,但兰菌依然能满足兰苗这一阶段的需要。
②兰株不健壮不施。在“服盆期”兰株如果发育不正常,新芽抽不出,兰叶呈灰绿色,无光泽,叶下垂、焦尖,说明老根在继续腐烂,新根没长出,这时切不能施肥,只能定期叶面喷肥,补充营养。如仍不能恢复正常,就拿出苗消毒,换土重植了。
③新芽不长大不施。当上盆的兰苗抽出叶芽时,表明兰苗已初步形成,新根逐渐长出,开始吸收养分了。但这时的新根仍然很短很少,功能很弱。为了不影响其发育,也不能施任何肥料,要待新芽长到15厘米高以后才可施一点肥。
④兰芽不饱满不施。待到初秋,新根愈来愈壮,开始抽出花芽,如果抽出的花芽不饱满甚至畸形,说明根的功能仍不旺盛,只能勉强满足生殖生长,不能满足营养生长。这种底气不足的兰根也是不能施肥的,仍需要通过叶面喷肥的,仍需要过叶面补充营养。
4.1.2把握季节和时间“五不施 ”
①早春不施。早春气温很低,兰苗刚从休眠状态中逐渐复苏,活动能力很弱。如果此时施肥,会因不能被兰根完全吸收而残留于根部,造成肥害。
②夏天不施。一般温度达35摄氏度左右时,兰苗处于半休眠状态,营养生长放慢,根系活力减弱。此时施肥很难被兰根吸收,易造成伤害。
③冬天不施。冬天气温很低,兰花进入休眠期,花芽进入春化期,营养生长停止,不能施肥。
④天气不好不施。下雨或即将下雨时不能施肥。一是所施肥料易被雨水冲走而损失;二是因天气变化,兰根活力相对减弱。
⑤中午不施。宜选晴天的早晚施肥,中午气温较高,施肥易伤害兰苗。
4.2 盆栽兰花肥料种类
4.2.1 腐熟农家肥。农家肥是很好的有机肥,但一定要堆放腐熟1年以上才能施用。可用这种肥液兑水10-20倍浇施,尽量放在盆沿处,不接触根部,不沾兰叶。
4.2.2 化肥。施用化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平衡,并严格控制浓度。叶艺苗因为要控制叶绿素的合成,不宜施氮肥,也不可施含锰、镁的肥料(如钙镁磷肥等),因为锰、镁元素能加速叶绿素的合成。对花艺兰,如要培育大瓣型花,可适量增施氮肥。
4.3 盆栽兰花施肥方式
4.3.1 勤施薄施,少吃多餐。兰花在发育生长期需要的肥料不多,对生长旺盛的健壮兰株,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
4.3.2 以叶面喷肥为主。叶面喷肥既可通过兰叶吸收补充兰株的营养,又不会使肥接触根部引起肥害,对兰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施肥方式。只要在生长发育季节坚持10天左右进行一次叶面施肥,完全可以养兰花,不需要往盆土里施肥。可用1:1000的磷酸二氢钾和1:1000的硼肥,也可用芦荟液,因为芦荟里含有的芦荟酊几乎可杀死所有的病菌和病毒,施用后无需再施农药防病。
4.3.3 以天然有机肥为主。天然有机肥营养元素比较全面,不必再施其它肥料,且性情平和,对植物没有副作用。而化肥容易使基质板结,且化肥大多为酸性,长期施用,会造成基质过酸,引起病害。
5.病虫害防治
兰花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为害兰叶,发病时应剪除病叶,及时烧毁或深埋,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600倍夜,效果甚佳;兰花的主要虫害有介壳虫,若少量发生时,可用人工轻轻刮除,在孵化期,体面形成介壳,可用0.1%浓度的氧化乐果乳剂喷洒防治,另有红蜘蛛为害时,可喷洒4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效果亦较好。
四、兰花的繁殖 繁殖通常采用分株法
翻盆分株的时期:一般兰花的假鳞茎每年都会长一两个新芽,因此,植后三、四年兰株就会长满盆,这时就要翻盆分株。分株最好在春、秋季进行少量分株,四季都可以,不过在花期应将花莛剪除。一般以两三个假鳞茎为一新株。
分株时可用经过消毒剪刀剪或小刀切,也可直接用手掰开。兰株分开后,整理兰根,剪去腐烂根,经晾晒一两天后上盆。对于无叶假鳞茎,不要弃去,重新用水苔包裹后种植,可望再萌发新芽。如翻盆时,发现根部已腐烂不要将兰株遗弃,可做处理后重新用水苔种植。方法是:去除腐根(可保留根心,以起固定之用)用0.1%高锰酸钾溶液侵泡假鳞茎及兰根15分钟消毒;取出晾干,用水苔包裹,然后重植。
五、盆栽兰花栽培中常见的问题
1.叶片上有褐色斑点显得坚硬而干燥,这是植株因阳光照射而产生的灼伤现象;此时并不要移动盆栽,只要增加遮阴设施就可以了。若斑点的组织呈现软腐,就是感染真菌病害,应该立即将感染的部分去除,以免造成传染。
2.植株呈水平或下垂生长。常因光照不足所致;兰花的生长环境需有良好的光照,若光照足够但植株生长仍显衰弱,能是浇水不正确引起植株生长势衰退。
3.叶片上有凹痕。起因:当叶片在低温状态时,水分无法很快地蒸发掉此时若过度雾,就可能会引起露菌病原菌的侵入。
4.不开花。起因:当植株生长不良或栽培环境不适宜时,可能导致植株无法正常开花,若植株生长情形良好,就可能是光线不足了。
参考文献:
1《花卉栽培与药用》 闻子良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兰苑莳艺、国兰篇》 唐莉哪 2003/1.NO.128 园林
3、《兰花翻盆分株》 唐莉哪 2003/5.NO.132 园林
4、《春兰上盆栽植与养护》 田桂云 2003/3 花卉
5、《兰花的栽养》 于丽萍 2003/4 花卉
6、《兰花》出自《中国花卉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7、《观赏植物栽培学》 袁通泉 农业出版社 1987
8《中国花经》陈俊愉 程绪珂主编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0
相关知识
花境发展历程初探
倒挂金钟人工花期调节技术
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
我国新花卉作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pdf
花卉养殖:盆栽菊花养护技术
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栽培形式与养护
【年宵花展】组合盆栽的制作与养护
盆栽花卉栽培技术培训讲义
[农广天地]火鹤花温室盆栽技术(20131120)
兰花的浇水和空气湿度
网址: 盆栽兰花的栽培与养护技术初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702.html
上一篇: 17种常见盆栽养法大全,把它们养 |
下一篇: 三维工匠带根竹富贵竹水培易活植物 |